上海有这么多“高颜值”公共文化空间!你打过卡了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勾连着生活于此的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美学记忆。正在进行的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于7月15日启动,旨在发现和推出一批基层文化空
间“美”“好”“新”的典范案例,现已征集到来自苏、浙、沪、皖的324份参赛案例,较首届大赛增长近三倍。目前205个案例通过预审,涵盖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和美丽乡村文化空间等六种类型。
耳目一新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由商业主体开拓的首家夜间美术馆、改头换面的社区活动中心,都在细微处丰富着上海的文化生态。若将目光投向长三角,杭州的乡村学校、苏州的水乡民宿、扬州的古城书店,更以风格迥异的巧思装点着城市的公共空间。“功能性、审美性、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空间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趋势。”正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蒯大申所言,空间设计的“高颜值”标准,是对地方文脉的传承和审美风格的锤炼,“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的开放度,也是公共参与和公民意识培养、促成社区认同及文化认同的平台。”
借大赛契机,记者走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多家既“高颜值”又颇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实地探访这些空间中的文化生活。
在愚园路居住的魏阿姨,最近把逛美术馆列入招待老朋友的清单,“有时买完菜、吃完饭就上来看看,这个空间很漂亮,拍照很灵的。”愚园路1088弄,诞生不久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以一种颇具“烟火气”的姿态迎来各种年龄层次的参观者。
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位于二楼,以展示社区、街区文化为特色。一楼是附近闻名的“愚园公共市集”。正值午饭时间,网红“耳光馄饨”、老面馆、“老字号”泰康食品人头攒动,不大的铺面里,几张小餐桌加上热腾腾的面食,是周围居民最熟悉的场景。沿着木楼梯登上二楼,穿过泼墨长廊便来到美术馆,一墙之隔,瞬时由喧闹踏入幽静。
参观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更像是一场巧遇。这里的展览多是与愚园路、与街头巷尾有关的里弄记忆。“社区美术馆注重社区视角,虽然空间不大,但小而美。”策划运营方、CREATER创邑品牌及会员中心总经理许引兰说,在社区美术馆的公共空间里,人人都能参与艺术创作,“即便只带来一点点变化,都是美的培育。”就像菜场的马赛克瓷砖,留存的是宿舍楼时期公共浴室的风格;“粟上海”期待在一个公共空间中,回应社区的细节、生活的细节。
另一家坐落于张江科学城酒店旁的昊美术馆是国内首家夜间美术馆。每个夜晚都有不少艺术爱好者,逆着人流走向这座运营至22时的美术馆。“夜间美术馆不缺观众。”副馆长张莉娸说,抛开最热门的展览,昊美术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三四百人,“夜间的客流量占全天近1/3。”
犹如“博物馆奇妙夜”,从2017年开馆之初,昊美术馆就通过延长运营时间,打造“美术馆奇妙夜”,从时间上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昊美术馆的当季展览是《丹尼尔·阿尔轩“现在在现”》。从前厅转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型邦尼兔,这也是阿尔轩迄今为止最大的雕塑作品。展览中,艺术家还根据昊美术馆的空间特点,创造了一个未来的考古现场。电话、收音机、吉他、夹克、篮球……人们熟悉的物件以一种陌生、被挖掘的形式出现在巨大的白色坑洞中,仿佛经历了千年地质演变。
“夜间美术馆的观展体验很棒,可以长时间、安静地去体验每一个展项。”在展项“移动分析实验室”前,“90后”潘娅驻足良久。另一旁,大一学生郑卿羽和3位同学压低声音讨论着。她们的校区在徐汇,下课后花一个多小时赶来。郑卿羽说,美术馆夜间开放契合学生的时间安排,“给我们在课后的文娱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
昊美术馆常规对外开放时间为13时至22时,周末及节假日延长为10时至22时。白天票价在100元—120元区间,夜间打折出售,八九十元。运营两年多来,昊美术馆夜间展览参观量呈“阶梯式增长”。“去年夏天的热门展览,日均观众数达一两千人。”在万和集团副总裁助理张艺泽看来,选择夜间开放是必然选择。“作为国际大都市,夜间的消费行为会迅速增长。对学生和上班族来说,下班后大多数美术馆早已闭馆;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文化消费及欣赏艺术的空间场所。”
打造“夜间美术馆”,看似只需延长数小时运营时间,实则并不容易。张莉娸算了一笔账,运营、安保人员的岗位制度,夜间服务的标准流程,环境的清洁、艺术品的保护、票价的设计,都需重新安排,“更关键的是如何让大家晚上愿意来,简单到一杯咖啡、一个休息的角落,都要考虑在内。”昊美术馆与昊美艺术酒店比邻,美术馆三层除了展厅,还有一家售卖衍生品的How Store艺术商店。参观者通过艺术商店的出口到达酒店,即作为美术馆参观的结束,也是酒店公共艺术空间游览的开始,可以前去酒店休息,也可以去艺术商业区进餐。“美术馆奇妙夜只是一个开篇,我们更希望以美术馆和艺术酒店为载体,融入艺术展览、艺术策展人与艺术家驻留项目、艺术公寓、艺术品商店、图书馆等综合社区概念,营造昊·艺术社区。”
“小而美”的不只是社区美术馆,改头换面的还有众多社区空间。今年4月28日,位于陆家嘴乳山路的“活力102”新型“体育+社区”生活空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逾3200平方米。这是一个融合体育健身、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在这里,最具“陆家嘴特色”的要数国际象棋。“活力102”的林峰国际象棋图书馆,是国内首家智力体育图书馆,现依靠志愿者实现高度自运转。最初,居住在北京的国际象棋大师林峰与妻子捐赠了18箱图书,4位志愿者接力开车将书带来上海,来回整整四天。陆家嘴街道办事处聘国际象棋爱好者朱先生为馆长,他捐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珍贵棋具,使图书馆兼具小型博物馆的功能。随着图书馆名气渐长,一些国际象棋大师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近期一群少年将在此参加青少年国际象棋网络对弈大赛。陆家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磊说:“街道提供的仅场地和基本运营,馆员聘用和日常运营都由馆长负责。对我们来说,成本不是很高,但社会效应很大。”她感慨:“社区里真是卧虎藏龙。”
射箭也是“活力102”的优势项目。25岁的小朱曾去过几家商业射箭俱乐部,后来得知自家小区斜对面的“活力102”就有射箭室。“去之前没抱很大期望,去了之后还有点惊讶,感觉很不错。”她说,相比一些商业俱乐部,“活力102”提供的射箭活动价格较低,教练的指导也更专业。
相比静区各种“高大上”的活动,动区则充满活力。刚满20岁的小严在附近从事餐饮工作,偶然发现“活力102”篮球场。前天,他趁休假第一次来打球,从早上8时多一直到晚上。费用是一个人十元钱,可以线上预约,也可以现场付钱。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坐在场边休息,“不算休息时间,我也打了七八个小时的球,这十块钱太值了!”酷爱街头篮球的刘女士有时会来打球。她认为“活力102”方便周边居民和白领。不过,目前篮球场19时半关闭,她希望关门时间可以延后。
张磊介绍,这里原是城中村,拆除后征求居民意见,建成一个体育和文化融合空间。动区包括篮球场、幼儿游乐区、健身器材区,静区是一栋两层的配套用房,引进海派秧歌、国际象棋、射箭、垂直登高这四大陆家嘴传统体育品牌,此外还有陆家嘴咖啡文化中心。
不到半年,颇具特色的微市集、英语角、朗读会等楼宇课堂,让陆家嘴金融城内素不相识的白领在动手、感受、学习中度过其乐融融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