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公共文化的“特色”与“门槛”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王笈 郁玫)在上海首批建立的62个“基本管理单元”里,有35个都在浦东。在浦东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既有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区,又有大面积的农村地区,文化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尤其是开发开放的这26年来,在浦东孕育起的国际金融中心陆家嘴、非遗保护古镇新场、川沙迪士尼度假区等,让各具特色的人群纷纷汇集在浦东,对文化的需求也更显多元。这些都不禁令人心生好奇: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立足于浦东?浦东的公共文化是否存在着“特色”和“门槛”?
不久前,记者在采访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主任周新国时刚刚获悉,其办公室正计划于今年打造一个新的文化品牌——咖啡节。这恰好就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浦东公共文化是否存在着“特色”。“因为咖啡文化和白领更有关系。国际上的几大金融城里其实都有咖啡节,我们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陆家嘴金融城应该说是中国成长得比较成熟、影响力比较大的金融城,所以我们觉得这里更适合打造咖啡节,尤其在紧靠黄浦江的滨江大道打造这样一个活动,一定会很有效果。”
周新国所在的地区,是浦江之畔最具魅力的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则聚集着一批浦东开发开放后最具特色的人群——白领。为了满足这些白领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在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这两年,陆家嘴地区共开展了约600场大小活动,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白领文化品牌,如已经连续举办九届的上海陆家嘴文化节,以及去年在第一八佰伴商圈新推出的公益文化集市。就连金融城的文化中心大楼也处处透露着对周边白领的考量,专门设有运动休闲用的乒乓室、健身室、跆拳道室和专业剑道室,并定期向白领们开放陶艺的培训、制作和展示等活动。
“我们要让白领们在金融城里除了工作,还能享受到公共文化生活,形成一个有陆家嘴特色的白领文化圈。”周新国说。白领特色的公共文化便这样在浦东落地生根了。
但“特色”是断不能和“门槛”划上等号的,白领文化也只是浦东公共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事实上,自浦东创建示范区以来,街镇文化活动广场已经增加到了80个,电影广场增加到了50个,每年都有500多场大型公益演出和约1.5万场电影放映;公共文化活动数不胜数,诸如上海港码头号子、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红色经典诵读之类的“草根”文化品牌频频出现,面向不同年龄段和所有职业。
浦东公共文化的“门槛”到底是什么?塘桥文化中心主任罗建川告诉记者,公共文化是一种“无门槛”的服务,“要把群众文化转为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公共文化。”
近几年来,塘桥便一如既往实践着罗建川所说的“无门槛”服务——其每年举办的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体育节、社区围棋赛等文化活动都是适合全年龄、全职业市民共同参与的。而在去年上海市针对“居民满意度”组织的第三方暗访测评中,塘桥曾连续两次排名全市第一。“未来,我们还将推进居民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的升级。”罗建川说。
“浦东的上海中心代表着中国的‘高度’,浦东的‘磁悬浮’代表着中国的‘速度’,浦东的自贸区代表着中国的‘开放度’,”浦东人民政府在今年4月的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浦东实地验收汇报会上曾有过如上发言,令记者记忆犹新。拥有着如此多“度”的浦东,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正因为“特色与无门槛并存”这样富有海派风味的特质,才更符合其独特的“身份”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