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字看上海风情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使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流光异彩、风情万种的上海,事实上,从近代以来,无数作家、画家和学者就没有停止过表达他们对上海的喜爱、依恋,抑或是种种难以名状的情丝。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充满吸引力的冒险家乐园、风花雪月的十里洋场,还是早年的东方明珠和如今新建的金茂大厦,在中国几乎再找不到一个城市能像上海这样集开放、优雅、前卫、神秘于一身,令人着迷了。
上海辞书出版社从2005年起开始潜心策划,并不断推出的“上海书系”系列图书,正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来探究这个城市的前生今世、梳理这个城市的纵横经纬、品味这个城市的细枝末节,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都能真正深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底蕴中。
“上海书系”系列图书,迄今已出版《上海老房子里,点点胭脂红》、《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老上海小百姓》等二十余种,囊括了张乐平、戴敦邦、杨华生、沈寂、马尚龙、薛理勇、仲富兰、淳子、孔明珠、何菲、茅晓玮等老中青主力作者,力图以一批反映上海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的人文读物,来展现上海的都市生活、文化气质以及变革意识。其中,何菲的《上海熟女》等被誉为“有亲和力”和“最有嚼头”的上海读本,被数次重印。“上海书系”不仅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了新的“上海热”。
也许是出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文化的敏锐触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营销部主任朱志凌在2005年就萌生出策划“上海书系”的念头。“在以城市为主题的图书中,上海较之中国的其他城市更加受到出版人,特别是上海出版人的青睐。据悉,有关上海题材的读物内容涉及上海的政治、文化、教育、历史、宗教等各方面,形式包括理论读物、工具书、画册、小说等,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全面解读上海。与百万言的史学论著相比,我们发现,上海题材的小说、散文等文化、纪实作品更能将触角从上海弄堂深入到上海的方方面面。”朱志凌说。
当然,从有理念到为读者呈现出一部部精彩的图书并非易事。在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书系”是一套全社各编辑室都可以参与的开放性系列丛书。这其中,朱志凌担任责任编辑的为数众多,并且基本上是他自己策划,再与选题风格合适的作者约稿。无论是新老作者,他都一视同仁,唯一的标准是:必须符合“上海”主题的才行。据说,有一位作者文笔一流,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但近40篇文章里有1/3不符合“上海”的主题,朱志凌便和她逐篇议定话题。朱志凌说:“作者的身份和背景在我这里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唯一的优势,你必须是上海人,无论你是旅居海外,还是你是新上海人,至少这个作者正在或者曾经生活在上海。当然,作者的优势还要取决于市场。”
“上海书系”实际上是以散文随笔为主打的文体。作者主要是活跃在文坛、媒体的中青年群体,其中有资深的杂志社主编主笔、电台主持人、大学教授,如《现代家庭》主编马尚龙、《交际与口才》主编孔明珠、《上海采风》主笔何菲、东方电台主持人淳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静等。除了传统的约稿方式,朱志凌还开始在网络中寻找作者,如《上海格子间女子在办公室闲逛才是正经事》的作者是旅居美国硅谷的才女茅晓玮,“我与这位女作者之前并不相识,实际上我们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进行这本书的选题策划、设计编排的。这本书写出了在超级办公室里工作的白领的喜怒哀乐,唤起了读者对上海格子间女子这个时髦集团的极大兴趣,风靡一时”。而《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的作者周林也是朱志凌从博客里找来的。
从哪里开始解读上海文化呢?“上海书系”系列图书为我们展开了一个个小细节,这些细节浸润在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历经岁月沧桑后海派文化的变与不变。其中,无论是对上海新派青年的把握,还是对老上海故事的钩沉,都紧紧贴近了新时代读者的阅读趣味。
号称上海女人“蓝颜知己”的《现代家庭》主编马尚龙,在“上海书系”中不再品评女人,而是开始了《上海男人》的“自我解剖”。男人帮:上海这一个“大染缸”;男人居:安家乐业是行为艺术;男人谋:一生与女人温情暗算;男人门:路数最清爽;男人装:得女人心者得天下在充满上海式魅惑的标题下,他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并融合虚构的经典人物、著名的社会生活事件、真实的历史人物、翔实的调查数据、细微的时代心态,以独特的个人叙述风格,描述了错综复杂的上海男人。
而与之相对应的“女人篇”《上海妹妹》,却采取了另外一种叙述方式。作者《交际与口才》主编孔明珠用平实而细腻、平和却机智的笔墨,在一个个或幽婉或佻脱的故事中,一点一点地勾勒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大约30年里生活在上海的女性群像。这些女性的身份、年龄、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却又共同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尤其是情感的困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身心纠结,也正是在她们所不得不应对的种种生活冲击中,让我们体验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给予她们痛苦、焦虑、彷徨的同时也给予了她们的宽容、理解和机遇。
“上海书系”系列图书中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插图,朱志凌说:“图随文走,是我掌握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任何图书都应该是这样的。”婚姻,可以看做映照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的一面再好不过的镜子。《上海姻缘》便是讲述了上海这座城市从建国前,一直到今天的婚恋、家庭、情感,以及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而《上海姻缘》中的插图,他请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人、“上海花样经”的传人郑树林先生特意剪了20幅作品。“花样经”就是剪纸,剪纸是最符合婚姻这个主题的,所以可称得上是绝配。剪纸作品中把大量的“上海”元素、特色穿插其间,又带有了鲜明的“海派”生活特色,展示了一座城市跨世纪的婚姻风情。而《上海男人》中则采用了知名的摄影家、《新民晚报》首席摄影记者雍和的纪实摄影作品,并且由马尚龙特地为每幅照片配上300字的解读文字,和正文内容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侬好、阿拉、伊拉、乓乓响、顶脱勒、吃上风、老娘舅侬阿(也)是上海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中的流行语则更加突出地反映了这个地域的市井文化。上海人,是由上海本地人与常住上海的外省籍人、外国人交融在一起构成的,上海文化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但方言是用来讲的,人们总有一个习惯,到一个地方会入乡随俗学几句当地话来拉近彼此的关系”,所以在策划《上海市井闲话》时,朱志凌就考虑了这本书的实用性。他请该书作者之一、沪语专家阮恒辉先生将文中出现的经典流行语单独拎出,用汉字和自创音标两种方式对其注音,文末再附上“关于上海话语音”部分和“词汇索引”,以使读者能快速地学会和实践,并更好地体会上海流行语的韵律和趣味。
《上海市井闲话》中介绍了很多上海流行语,有市井称谓、上海市井闲话、上海市井经济生活用语、上海市井中的婚恋用语等等,生动有趣,通过这些“闲话”我们可以透视市井上海人深层次的生存状态,反映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沪语专家的作者阮恒辉、吴继平,既有长久的上海市井生活经验,又积累了丰富的沪语研究理论,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完成该书,对各词的溯源和阐释既实事求是、紧扣要点,又颇具深度,体现了作者个人严肃、正统的价值取向。
千百万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是城市特质的全方位展示。在轻松好读的“上海书系”系列图书之外,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另一套图书则是从社会学的学术方面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一种表述与探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已推出18卷,据介绍,其余10多卷亦将于2010年陆续出版。
以往的城市史研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多从城市结构或城市功能入手,相对说来,对居住在城市里的活生生的人,缺少从人文学科角度进行的剖析与理解。上海社科院研究城市社会生活史,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揭示、认识上海城市的特质。“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这套丛书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展示了不同时代的上海人是怎么生活的。熊月之说:“选择城市社会生活史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在学术上,城市社会生活史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有比较好的研究前景;第二,研究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揭示上海城市的特质;第三,研究城市社会生活史,有利于充分依托上海城市的资源优势。基于这些考虑,该丛书注意从多时段、多角度、多群体切入,各卷关注点以广义的社会生活为主,包括人们的居住、饮食、服饰、交通、娱乐、交往、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工作环境、工作特点、收入、消费等方面。为城市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范式。”
上海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吸引人的主题,而上海世博会也正在拉动国内出版界不断推出以上海为题、具有“海派”气息的出版物,“上海题材”俨然成为今年图书市场一大热点。但是在对上海辞书版的“上海书系”系列图书,朱志凌抱有信心:“我只坚信两点,一是精心策划选题,深入挖掘资源;二是把握时代脉动,展现都市风貌。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让你的产品保持唯一性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版人不要怕选题撞车,怕就怕没办法把选题做出色。出版人需要练练内功,狠抓出版质量。世博会后,希望有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上海书系留下来。所以我不会去搞献礼工程,也不会去谋求资助,申请什么基金,而是要静下心来筹划选题新颖、质量过硬、大众喜读、专家乐见的图书。”与此同时,《上海魅影》、《上海的七俗八土》、《与上海私奔》等一批“上海书系”新生品种还在不断地酝酿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