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蒋铁骊:“上海精神”在雕塑里变得具象|喜欢上海的理由

2023-08-04 18:18分类: 上海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序厅,大型雕塑作品《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与参观者直面相对。这件雕塑表现了13位中共一大代表步伐坚定地迈出石库门的历史瞬间,激昂的革命情怀喷薄而出,令观者无不为之震撼。这件雕塑作品的作者,便是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蒋铁骊。

  作为一位久居申城的雕塑艺术家,蒋铁骊就连气质和谈吐也已染上了浓郁的上海气息。他从事雕塑艺术教学与创作至今已30余年,其中27年时间都在上海孜孜不倦,深耕具象雕塑。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也温柔地接纳了这位来自北方的游子,并给予他发展的机遇和豁然开朗的未来。

  “外地的朋友会问我,你的作品怎么越来越上海了?我后来才意识到,他们指的应该是一种创作态度,创作一件作品时那种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的一种状态。”蒋铁骊说,“当你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成绩融入这座城市,就会随遇而安地被同化为城市的一份子。对此,我是觉得很温暖的。”

  对一位雕塑家来说,生活给予他什么样的经历,很自然地他会融入在雕塑里。因此蒋铁骊也将对上海的感情,挥洒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近两年,他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上海各处落地生根:新天地太平湖畔的《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龙华烈士陵园的《龙华烈士陵园英雄浮雕》、多伦路文化街上的瞿秋白塑像、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前的万吨水压机艺术装置、上影演员剧团(武康路395号)小院深处的老团长张瑞芳胸像、徐家汇地铁站公共空间内的“地铁之父”刘建航院士塑像……“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用作品讲述中国故事,这是时代赋予雕塑家的责任。”正如蒋铁骊所说,那些曾经为上海奋斗过的人们,那些曾经影响过上海历史和精神气质的事物,在他的手中清晰生动起来,跨越时空与当下的观众对话,展现澎湃的时代力量。

  有趣的是,正因为创作了许多有上海生活背景的人物,蒋铁骊也养成习惯去寻访他们当年在上海的故事。历史资料中人物性格吉光片羽的描述和脚踏实地去感受人物曾经的生活轨迹,都成为了他塑造人物的依据。“我们雕塑家做一件人物作品,就像演员要扮演一个角色,要把自己设身处地代入他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那就必不可少地也涉及到他们的生活范畴。”例如在为多伦路度身定做《瞿秋白》雕塑时,他就去多伦路周边身临其境感受人文环境,最终将其塑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文人形象,与人物自身悲剧式的命运产生共鸣。

  一位在上海的艺术家,会有怎样的日常生活呢?蒋铁骊笑着说,肯定不是很多人想象中,天天泡在咖啡馆里或者在高级餐厅里吃牛排。事实上,他觉得,街头小店的一碗小馄饨更有上海的味道。灯红酒绿背后的市井生活,也是上海极其有魅力的一部分。

  没事在上海的小巷子里溜达溜达,或者寻找一个感兴趣的文化主题来实地研究,把节奏放慢一点踏踏实实地看看上海,一直是他喜爱和憧憬的出游方式。“上海很多的建筑都给人一种故事重重的感觉,当年在这栋楼里生活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今天想想都是一部电影,一部小说。每次经过这样的地方,我的情绪都会被感染到。”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蒋铁骊觉得对上海的阅读和发现经常会出现新的感受,为他的艺术作品带来新的灵感。他希望将他所热爱的“上海精神”在雕塑里具象起来,走出美术馆,走进公共空间,走进更多观众的心里。

  我觉得上海的包容是高层次的,作为一个外乡人可以和所有人一样平等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个城市看得懂你的优点,也能用客观的态度认同你的奋斗,给你一个合适的舞台。在上海的时间越长,我越能体会到这种包容和认可的珍贵。

  1966年生, 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行走城市”寻觅老上海痕迹

下一篇:孙萍:恬静、悠闲、优雅的早上海是上海这座包容城市展现它江南文化的一面 早畅想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