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遗址还原4000年上海历史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揽尽上海千年历史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广富林文化遗址(一期)将于6月26日起试运行,开放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陈子龙纪念馆、富林塔(仅外部观赏)等十余个展馆。
广富林以上海历史文化之根备受关注,从遗址筹备建设期间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陆续来此参观。那么,为什么说广富林是“上海文化之根”呢?在广富林文化遗址即将开放之际,东方网记者采访了参与近20年广富林挖掘工作的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听他从考古学的角度讲一讲广富林文化的深厚底蕴。
“广富林文化遗址可谓是揽尽上海数千年历史。”陈杰表示,广富林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遗址于1959年被当地农民意外发现,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广富林小范围发掘了两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及其他遗址遗物,研究发现,这是上海最早发现良渚文化墓葬的两处遗址之一。
陈杰表示,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文化谱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在广富林遗址发现之前,考古研究一直认为上海地区史前史是从马家浜文化经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就过渡到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
直至1999年冬,上海博物馆发掘确认了一类以侧装三角足鼎为代表的遗存,此后在相邻的江浙地区也不断发现该类遗存,考古学家们才开始把它命名为“广富林文化”,介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
据陈杰介绍,从1999年至2005年间,在广富林遗址共发现良渚文化墓葬32座,各时期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300多个。此外还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的遗存,不少文物表明周代这块区域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目前,广富林出土了数千件可复原的文物,大部分已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此外,陈杰还透露,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文化遗址,遗址公园内还有近十万平方的未经挖掘的“核心保护区”。“那块区域是遗址的主要埋藏区,地下有着丰富的古代遗存,蕴含着更多的未解之谜。”
近年来,松江区着力发掘深厚历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目前正逐步形成集考古、会展、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根”文化集群——“上海之根”根深叶茂。交通:地铁9号线至松江大学城站,出松江大学城站(2号口),步行至松江大学城客运中心(100米),乘坐松江15路或松江24路,至华东政法大学站(6站)下车,步行80米至广富林遗址公园。
广富林遗址位于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两岸一带。交通提示:上海地铁9号线号口出,往前走到梅家浜路右转,过梅湘路,乘坐松江24路(梅家浜路嘉松公路站),到华东政法大学站,往回走就是。
昨日,市科工贸信局对该局挂点的8个农贸市场整治情况进行调研。王晓东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抓好农贸市场的场容场貌、排水排污、垃圾中转、消防安全等工作。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上海文化之根”广富林遗址还原4000年上海历史,“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揽尽上海千年历史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陈杰表示,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文化谱系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