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古港到国际都市 《大上海》全景展现上海历史和发展历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背靠长江,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从近代史中的对外通商口岸,到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再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百年发展变迁是近现代中国沉浮蜕变的缩影。百年来,上海何以生生不息?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次全方位的历史回眸。
为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上海发展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大上海》从“百年中国看上海”的核心立意出发,不仅全景展现了上海170余年的发展建设历程,还用影像书写了上海在党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上的澎湃篇章,深刻诠释了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品格。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宣言》首个中文译本出版、中国的诞生……这些历史大事件为何“机缘巧合”地发生在上海?在制作《大上海》的过程中,总制片人韩芸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生于斯,长于斯,却是借着做纪录片的机会真正走进她的心里。”韩芸说道,“制作《大上海》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希望讲述一段历史,更意在让当今的人们理解上海。”
为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大上海》主创团队可谓呕心沥血,从前期筹备到播出耗时整三年。开拍前,主创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前往北京、香港等20多个城市,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150余人,撰写了超过40万字的调研报告。正式开拍后,摄制组对冒险家华尔的祠堂遗址、蔡元培的爱国学社旧址等百余处遗迹进行了超过1000余小时的抢救式拍摄,很多历史遗迹更是首次呈现在历史纪录片中。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甄别、提炼、比较、选择,是为了努力讲清楚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城市发展轨迹。由于全片涉及大量历史资料,主创团队为了让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在表现手法上积极寻求创新。在画面呈现上,采用胶片上色、照片再生等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历史资料的表现力;采用沙画的表现手法呈现上海租界的演变、轮船招商局的商战等历史故事,丰富了视觉层次。在声音层面上,利用修复技术还原了孙中山的声音,让历史人物立体丰满起来。此外,还邀请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王珏创作了气势恢弘的交响乐。
“这部纪录片以翔实的史料和思想的力量,打动观众并引发大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如此评价《大上海》。回顾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后,我们才更能感受到她的苦难与辉煌。随着上海城市传记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也被一一揭晓。
“关于这座城市有太多可讲述的历史,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历史,如何挑选历史节点和人物,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以往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叙事上,基本以时间轴为线索,按照时间线性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但《大上海》的主创团队希望打破这种叙事呈现。
“以人说史”,是团队找到的方法论——故事从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亲历者或者历史学家的讲述,来构建整座城市的历史。“纪录片不是说教而是讲故事,我们选择以人带史,同时加快叙事节奏,提升观看体验。”韩芸说道。《大上海》从人物入手,挖掘那些在中国近代史上未被充分发掘、却又非常重要的人物,解读他们与这座城市间的关系。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属的“阿美士德勋爵号”抵达上海,卸载鸦片的同时收集情报,这是鸦片战争的前奏。在这段历史中,英国传教士郭实猎成为关键人物,现在上海外滩仍然矗立着“郭实猎”信号塔。他是全片第一个人物,在《大上海》之前,关于郭实猎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不准确的,比如他名字的翻译就有“郭实腊”“郭士立”等多种版本。
在最初的资料收集中,分集导演郑波发现了郭实猎。“他是一个极其分裂的人,一方面他是传教士,要把上帝的福音带到这个国度;另一方面他为了个人利益,又加入到贩卖鸦片的行列中带来灾祸。”更重要的是,郭实猎在以往的纪录片中从未被深入挖掘过。《大上海》通过证据确凿、逻辑严谨的资料把郭实猎带到观众面前。
抗日战争爆发,淞沪会战打得异常惨烈。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此时已经97岁高龄,由于钱都捐给了学校,囊中羞涩无钱支援前线,他就上街写字、写对联卖钱,整整筹集了10万元资金。后来,更是举全家之力,购买医疗用品办起了医院。不仅是马相伯,上海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如果用一些史实和数字来呈现,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但我们更想用个人细节来展现,放大人性光辉。”韩芸说道。
此外,最早向欧洲人讲述中国的麦都思、擅自签订丧权辱国协议的上海道台吴健彰、中国左翼作家发起者之一殷夫、最早预言南京路崛起的哈同等人物也在片中一一登场,串联起上海开埠至今176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引人入胜。
观众对很多历史事件有所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人和细节,而这往往是让大家深有触动的。主创团队也希望借《大上海》“开创关于城市历史讲述的新模式,而且可以被复制推广”。“以人说史”的叙事方式让历史叙述变得真实可感。上海纪录片元老刘景琦说,“过去我们拍的都是一个一个的人,这次是拍一群人,使纪录片的主题更深、更有说服力。看完全系列,上海之‘大’就跃然而出了。”
为什么上海这座城市,既有浪漫优雅的生活气息,又有厚重朴实的工业底蕴?为什么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的文化精髓在这里完美融合?上海总被人称作“大上海”。上海之大,不在面积,也不在人口,而在于视野、格局和气度。“开放、创新、包容”,已经成为上海的标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更是直接概括出了上海的气度。上海有海一样的宽广胸怀,始终能够立足大局,不断向外辐射,也能兼收并蓄、接纳包容,把自身变成一块生机勃勃的土壤。
从上海人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设新上海,到成为支援全国建设的工业基地;从发行第一支“小飞乐”股票,到开放浦东开启崭新篇章;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到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上海》作为一部全景式回顾上海城市发展历程的影像志,展现上海170多年城市史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以及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敢为人先的宝贵品质是题中的应有之义。
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层面的延续与发展,在《大上海》中被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在片中不仅能看到在内外交迫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工商业如何坚强地孕育生长;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现代科学、新式教育、现代金融和新文化如何负重前行;更会在近年来上海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五个中心”建设的图景中,看见这座城市的生机活力。此外,它还讲述了上海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以上海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大上海》不仅有文献价值,更具备城市形象的传播价值。其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立足上海,更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有这样的格局,该纪录片自然有不一样的襟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武说道,“大上海的‘大’,首先在于它是东西方两个世界连接的纽带,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带入中国的枢纽。第二层‘大’,体现在上海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整体发展走向提供了一种参考。站在某种角度看,上海的方向体现着中国的方向,上海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发展。”
《大上海》既包含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展现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随着多语种版本的上线,《大上海》将成为向世界介绍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进一步提升中国和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全球观众将看到,上海站在中国和世界的连接点上,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