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民俗不完全收录浙里过年天天好戏连台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过年除了是全家团圆的大日子外,令人挂念的还有那些家乡专属的年味儿!无论大小朋友说起这些年俗总是格外兴奋,因为它们就是家的代表,年的味道。
致力于领略乡村之美的牧小童搜集了浙江各地奇特民俗,希望能给你的年增加一点趣味。
春节期间,祭神、祭灶等习俗都与传统的对神仙的信仰有关,在东阳一带,就留存着一种自唐朝起便有的“抲年鬼”风俗。
“抲年鬼”者,都为街头乞丐或无业游民,头戴一顶武状元帽,脸挂一串红胡子,手执宝剑,腰系铁索,打扮成钟馗的样子,挨家串户地进行吆喝抲鬼。主演者吆喝一句,随从者接应一声“抲”,这样边演边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怪抲完斩绝。
这个习俗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各家各户欢欢喜喜“抲年鬼”迎新年的同时,还会给予钟馗扮演者相应的谢情报酬。
世代以渔为生的石塘在时间流逝中孕育了种种极具渔村风情的特色风俗。而在各项民俗中,顶顶热闹的要数有“中国渔村第一舞”之称的大奏鼓。
当一艘渔船克服万般险阻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不过现在敲锣打鼓的变成了妆容夸张的男人,如果想要一场别样的视觉盛宴就一定要到石塘逛一圈了。而且现在大奏鼓只在节庆时才演奏,不抓住机会就不知道何日才能相见了。
如果你不幸没有赶上大奏鼓,那么元宵佳节,石塘还有热闹的抗台阁活动等着你。
选七到十岁左右的玉童玉女扮成旧时戏台上人物模样,端坐于花轿之上,三两壮年男子抬轿颠簸,鼓声开道,如同小舟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热闹了整个石塘的夜晚。
要说特色年俗,少数民族自然少不了,不说民俗,单只那一身漂亮衣裳就让无数人感到新奇万分。
在安吉藏着一个少数民族村,郎村村,每到年节,这里都会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穿着华服的畲族姑娘送上迎客酒,手巧的厨娘现场制作清明粑、番薯干、黄金棕、茶叶蛋等十余种畲家小吃;听着原生态的山歌,跳起木鼓舞和竹竿舞。
“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的习惯。正如鲁迅所写,“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的社戏是每个绍兴人童年时的快乐回忆。
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小划船、出畈船、乌蓬船。随着“锵锵”的锣声,船上的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图。
大年初一照理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但在舟山,大年初一却是拜祭祖先的日子,舟山土话叫“拜坟头岁”。
由于临海,舟山许多习俗也与大海有关,特别是以打鱼为生的渔家,更是有约定俗成的过年习俗。
每年正月初四,鱼行要请渔家吃“世饭”,鱼行主在年三十前便要预先发出“恭贺新喜”的年帖,并预约吃“世饭”,将与本行有关系的或将发展新关系的渔户,请来吃饭。
如果你想近距离接触渔民文化,不如去探访浙江最美的乡村之一,被称为“舟山小婺源”的干施岙。
这个兼具海岛乡村气息与世外桃源风格的小村庄,四时风景不断,到了春节,更是热闹非凡。
传统的舞龙舞狮、欢乐的渔鼓舞、豪迈高亢的渔工号子、炫目的马灯舞、历史悠久的民间小调、刚劲有力的舟山船拳,诙谐幽默的跳蚤舞……全都在这里一一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