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聚焦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让千年文脉焕发全新神采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8月1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让千年文脉焕发全新神采》,报道山东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
文中提到,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时代大课题。作为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怎样才能让千年文脉焕发全新神采,济宁在多个层面开展了积极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如何契合时代,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开新?孔子研究院是重要的抓手之一。几年来,孔子研究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00余部;举办“四个讲清楚”征文评奖座谈会、“儒家思想与文化强国建设”座谈会、“贯彻‘两个结合’深入推动‘两创’”座谈会、“《孔子家语》与中华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努力打造儒学研究的新高地。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义,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济宁建立“和为贵”矛盾调处机制,是一项重要尝试。目前,济宁已经在全市成立了家庭婚姻等专业性“和为贵”调解组织273个,案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8%。通过推行“五老”调解、“平安周例会”、法治大讲堂,济宁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和”的乡村善治治理体系。近3年来,全市43801件案件在诉前调解,41%以上民商事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
如何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旅产业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为古城再添新风采?保护利用与文创开发是“两翼”。作为曲阜新的建筑地标、文化地标,“新三孔”已经成为曲阜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仅尼山圣境,自2018年9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0万人。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