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近代名人》生平简介(2)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931年春在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青年团,并任该校共青团支部书记。
1932年秋因叛徒出卖被捕,1934年在北平监狱里转为中国党员,1936年秋经中共中央北方局营救出狱。先后任中共直鲁豫特委宣传部长(书记黎玉)、书记,中共冀豫地委书记、太南区委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委副书记(书记王从吾)、书记、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书记张霖之、黄敬),中共冀鲁豫区第4地委书记兼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司令员赵承金、政委张国华),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秘书长(书记黄敬)兼分局党校秘书长。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共冀鲁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王秉璋)、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委张霖之)、政治委员(司令员赵健民),中共豫西区委兼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曾希圣,代司令员李成芳)。
1949年4月起,历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兼河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陈再道、政委李雪峰)、政治委员,政务院计划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2),国务院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4—1959)。
他具体组织研究编制了1954年至1957年的四个年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并提出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929年夏考入国民革命军第17军21师军官教导队(驻扎烟台),同年12月加入中国并任该部中共支部书记。
1931年返乡,先后任中共南宫中心县委书记,中共直南特委委员、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1937)、组织部长(书记黎玉),中共鲁西区委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委书记兼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崔田民)、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书记黄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部部长(书记黄敬)兼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晋冀鲁豫军区第7野战纵队政治委员(司令员杨勇),中共冀鲁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王秉璋),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政治委员(司令员王秉璋),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政治委员(司令员王秉璋)。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副政治委员(司令员杨勇、政委),渡江战役后兼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工委书记、市委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2—1955)兼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1955—1956),国务院电机制造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1956—1958),国务院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和党委书记(1957—1967)。
1967年1月22日被,他是“文革”开始后第一个死于直接暴力的政府部长。
徐冰(1903—1972),原名邢西萍、邢萍舟。生肖:兔。河北省南宫县人。
早年在上海读书,1923年赴德国留学,1924年在德国柏林加入中国。
1925年因参加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爱国示威,他与朱德等人遭德国警察拘捕。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后,他转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回国到上海,相继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翻译,上海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中共中央职工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干事。
1931年6月,他和浦化人从中央机关迅速秘密地转移出大量文件资料,从而减小了因向忠发变节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1935年在太原和北平等地组织成立了华北救亡会、北平文化救亡会和华北民众救亡会,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北平“12.9”学生爱国运动。
全国抗战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解放社编辑;参与编辑《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并与成仿吾等人合译了《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939年到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宣传委员会秘书(主任何克全)兼文化组组长,南方局文委书记,中共重庆工委委员(书记董必武)。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军调处北平执行部中共方面顾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潍坊市委书记,济南特别市副市长(市长郭子化)。
1949年初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接管谈判工作,并任北平市副市长(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49—1964)、部长(1964—1972),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夫人张晓梅(1911—1968),原名张锡珍。生肖:猪。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人,是张锡媛(前妻)的妹妹。
1925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党员。曾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和沪西区委妇女部长,《北平新报》副刊编辑,延安马列学院学员(1937),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委员会委员兼妇女组副组长(组长),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驻渝代表团主任,中国妇女联谊会常务理事,山东潍坊市妇联主任、济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政协第一次全国会议代表,中央妇委委员,北京市妇联主任,全国妇联第一、二届执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33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1934年在校加入中国青年团。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9军中共支部委员、书记,中共太行区委党校教员,中共太谷、黎城县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4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书记王孝慈)、第4地委书记兼八路军129师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石志本)。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共太行区第14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韩卫民)、第2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鲁瑞林、政委刘建勋)、第2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皖西区委副书记(书记彭涛),中共河南省确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王国华)、信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卜万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云南省委秘书长兼省土改委员会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1952)兼云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1954—1957)、省委第二书记(1956—1962)兼省财委主任,云南省省长(1958—1964);曾兼任昆明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1955—1965)、云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0—1965)。
1965年受到错误批判。后任郑州柴油机厂副厂长、厂革委会主任(1968),郑州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顾问(1974),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兼市革委会主任(1977)、省委副书记(1978)、省委书记(1981—1983,设有)、省革委会副主任(1978—1980),河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1990)。
1930年在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并任该校支部书记,1931年领导创建了平山县第一个中共支部。
1935年起任中共尧(山)内(丘)工委书记、直南特委宣传部长(书记张霖之)。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中共晋冀边区特委军事部部长,八路军129师冀西游击总队政训处主任(总队长杨秀峰),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组织部长(书记李菁玉)、冀南区委组织部长(书记),中央组织部地方科副科长(1940),延安中央党校第1部学员兼第5支部书记。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相继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工委副书记(书记王盛荣)兼组织部长、工委书记,中共嫩南省委秘书长(书记郭述申)、龙江特委委员兼林甸县委书记,中共沈阳市南市区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人事部第2局局长,国务院劳动部部长助理(1955)、副部长(1959—1970),国家劳动总局副局长(1975—1984)、党组副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30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党员。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共青团北平市西城区团委书记、北平城区团委书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总队总队长,中共冀中区委青年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程子华),冀中青年救国会组织部长,延安中央党校学员(1944)、党校第1部3支部委员,中共七大会议候补代表。
抗战胜利后回华北,相继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书记吴砚农),中共天津市工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冀中区委城工部天津市内三人领导小组组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平津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部长刘仁)。
1949年1月起,历任中共天津市委委员、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兼研究室主任、市委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农村工委主任、市委保密委员会主任、市委常委(1954—1958,直辖市)兼农村工作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委员、职工工委书记,河北省总工会主席(1958)、党组书记(1961),政协河北省第二、三届委员会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天津市第五(1979)、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1936年毕业于深县简易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相继任深县小学教员,冀中人民抗日自卫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八路军河北游击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主任李晓初),冀中行署武装部武装科科长(主任吕正操),固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东区第3专署秘书主任,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参议长成仿吾),中共冀东区第16地委委员兼专署专员、第12地委委员兼专署专员。
1949年春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历任中共湖南省零陵地委副书记、书记兼行署专员,中共湘南区委委员兼行署主任(1952),中共湖南省委工业部部长、工交部部长,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1956)、省委工业办公室主任、省委书记处书记(1959)兼省经委主任、省委工业交通小组副组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1960)兼中南局秘书长、中南局财贸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中南局财贸委员会主任(1962—1966),中共广州市委书记(1970,设有)兼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务(1971)、书记(1973—1977,设有),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1977),中共陕西省委书记(1977,设有),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主任(1979),陕西省省长(1979—1983),中共河南省委书记(1982,设有)、副书记(1983),河南省代省长(1983),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党组书记(1983),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国家审计署特邀顾问。
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先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唐县自卫队队长、人民武装总队总队长、游击大队大队长、县武委会主任兼游击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游击第7区队参谋长、第2团营长,晋察冀冀晋军区第42团参谋长(团长成少甫、政委熊光焰)、副团长、团长(政委孙树峰)。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第1旅2团团长,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11旅参谋长(旅长李湘、政委张明河)、12旅参谋长(旅长曾保堂、政委李志明)、12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4军192师首任师长(政委王海廷)。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64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副军长(1951—1953),解放军第64军第一副军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56)、参谋长(1969)、军区副司令员(1970—1985)。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31年在唐县县立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后在唐县、定县等小学执教。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唐县第4区抗日动员会主任、县抗日民主政府财经科科长、唐县第3区区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1938),中共冀晋区委秘书、繁峙县委书记、冀晋区第5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陈坊仁)。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共冀察区第5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钟辉琨)、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曾威)、察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钟辉琨),中共冀热察区委副书记(书记段苏权)。
1949年5月起,历任中共皖南区委第三书记(牛树才,第二书记胡明)、副书记、第三副书记,中共皖南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1950)、区委农村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业部副部长(1952)、第一副部长、部长,华东局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54—1956),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1954—196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1956—1967)兼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主任(1959—1962),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1967—1971),中共上海市委书记(1971—1976,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