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河南好人榜”揭晓!通许1人榜上有名!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2年11月16日,通许县厉庄乡云庄村一名2岁幼童不慎落入枯井。由于井口直径只有约25公分,消防员多次尝试始终无法下井开展救援工作。危急关头,村民陈瑞杰挺身而出,3次倒挂金钩进入深井施救,经过长达30分钟的倒挂救援,陈瑞杰成功将男童救出。经过全力抢救,男童身体已无大碍,而她自己却因为长时间倒挂加上井内缺氧,躺在地上许久才缓过来。面对男童家人的跪谢,她表示“身为3个孩子的母亲,我深知孩子就是一家人的命,我必须把孩子救出来”。陈瑞杰的英勇事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万千网友纷纷为她的英勇果敢点赞。
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社会活动中他无偿献血,为灾区捐款,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无怨无悔做志愿者。2018年8月10日,在大广高速巡查过程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从熊熊大火中救出货车车头,为司机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诠释了大火无情,人间有爱。2021年9月29日,在大广高速日常巡查中,他挽救了一名将瓜子皮卡在气管壁上的两岁幼童的性命,争分夺秒,托起了明天的太阳。2022年2月1日,在大广高速公路日常巡查中,他挽救了一位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六旬老人性命,救死扶伤,铁肩担道义。他就是“开封好人”王文飞,坚守初心,不负韶华,用满腔大爱诠释了一位人的果敢与担当。
2010年3月15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十二楼血液科移植手术室里,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器嗡嗡的运转着,殷红的鲜血汩汩地从一位目光坚毅的男青年手臂中抽取出来,一场挽救18岁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移植手术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而这跨越生死之交的另一端的主人公,就是徐航。
他是开封市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从1999 年徐航第一次献血开始,12 年间他21次献血、捐献血小板干细胞,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银奖”,6年间他本人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了3条生命,十年间,他带领的志愿服务队挽救了33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作为一名税务人,他秉公执法,敢于担当,从事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工作,十年间累计为国家挽回税款3100余万元;作为一名热心百姓,他热爱公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作为一名员,面对疫情,他一面为武汉疫区捐款和义务献血,一面积极为本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亿元无抵押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的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辞去高薪工作,坚守父亲遗言,将灯笼事业发扬光大。他长期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公益性传承传播,展现新时代河南风貌。2010年他将百年祖宅改建为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免费对社会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十余年来,他义务讲解2000多场次,为学校举办传统文化与技艺讲座数百场,并将汴京灯笼技艺带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故宫香港展等30多场国家级展会。他还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元旦晚会、元宵晚会的舞台,作为文化使者在英国、南非、伊朗等多个国家举办汴京灯笼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使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成为传播中原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文化桥梁。
开封好人灿若星辰,是闪耀在汴梁大地最闪亮的星。近年来,我市厚植崇德向善沃土,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驰而不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常态选树“开封好人”,以及在就医、就学、就业和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广泛礼遇,树立起“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用“好人精神”画出最深的文明底色,让开封在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征程上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