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烩面走红坦桑尼亚当地人飙河南方言非洲为啥到处都是河南人?

2023-04-27 18:44分类: 河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位叫王国杰的周口大叔,把烩面卖到了坦桑尼亚,惹得非洲小伙飙起河南方言大赞好吃,而与坦桑尼亚相邻的苏丹,则有一个河南广场。50年的对非援建史中,河南人几乎承担了所有中国援建项目的基建施工,源源不断的河南人和河南企业进入非洲大陆落地生根,仅2017年前10个月的出口额就达到104亿元。非洲为啥到处都是河南人?

  在非洲大陆东岸,印度洋西海岸的坦桑尼亚累斯萨拉姆市,有一家名叫“又一新”中餐馆在当地华人圈颇为有名气。

  餐馆里,三五华人围坐在方桌前,拿着筷子叨菜,据说,这家店的招牌美食是河南特产——羊肉烩面。甚至有非洲兄弟,直接狂飙中文:烩面好吃,好吃。中文也就罢了,这还是一口地道的河南话。

  饭店的老板,叫王国杰,正宗的河南人。40岁的他已经在坦桑尼亚生活了12年。2005年,王国杰来到坦桑尼亚,做一些中国生产的陶瓷餐具和玻璃器皿、不锈钢产品等生意。

  故土难离,人的胃总是会第一个想家。王国杰经常把他的华人朋友圈聚在一起,自己下厨做几道中餐,其中就有家乡的美食——烩面。

  次数多了,王国杰的手艺也愈发精进了,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朋友们开玩笑说:王国杰,你要是在这里开餐馆该有多好啊,我们也能吃到正宗的河南烩面了。

  不料这句话成了真,王国杰真的干起了餐馆,卖羊肉烩面。千万别小瞧这个餐馆,它的建筑面积就有1000多平方米,30多个员工,除了厨师和管理人员是河南人,其他的服务迎宾人员都是聘请来的坦桑尼亚姑娘,一溜穿旗袍的美人儿。

  店里偶尔还上演河南武术、中非朋友一起包饺子之类的节目,去店里吃饭的河南人,也会拉上他们的非洲小伙伴,在坦桑尼亚卷起了一股不小的河南风。

  非洲小伙伴热情、能歌善舞,总能把活动气氛搞得很high。王国杰也十分喜欢和非洲兄弟来往,但凡当地人在他这办婚礼,聚会,他都会主动减免费用。

  无独有偶,坦桑尼亚的邻国苏丹,有一座中国风爆棚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处翘着飞檐的凉亭,喷泉底座画着青花瓷和金色的龙。

  广场的名字叫“河南广场”。因为它的建造者是赴苏丹的维和部队,那批小伙子,大部分都来自河南。他们在援建非洲的同时,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怀念家乡。

  中国对非洲的援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到1977年,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超过24.7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占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58%。

  当年,赞比亚紧需一条连接坦桑尼亚的运输铁路,中国援建这条铁路时,在1970年起开始划拨资金修建,用了相当于当时中国GDP的5%的经费用于修建这条铁路。

  这条铁路在1975年开始通车,长达1860公里,成为赞比亚出口铜的运输路线,成了该区主要的经济管道。这条铁路被称为“非洲自由之路。”

  修建坦赞铁路时,在先后向非洲派遣的近5万工程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河南人。

  铁路建设完成后,不少的中国铁路工人就留在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成了那里的永久居民,以至于直到今天,在这两个国家的中国人中,河南人占的比例最大。这大概是最早进入非洲的河南人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见好,华为、中信、中建等企业开始进驻非洲市场。1984年,河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塞舌加尔开办第一家境外企业,由此,河南踏上了对非投资之路。

  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河南人来到非洲大陆。到2003年,河南在非洲成立了46家公司,投资金额一千多万美元。

  2008年,许昌的瑞贝卡进入非洲市场。乍一看,有点惊悚,非洲人满头小辫子,哪儿轮得上戴假发?

  其实不然,非洲人的头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又密”,由于地理环境、生理等因素,他们的头发不仅长得很慢,稍微长长一点就开始打卷,发质更是又细又弱,长到一定的长度,还会自动脱落重新生长,根本留不长。

  在非洲,因为不佩戴发制品甚至很难区分性别,所以非洲人喜爱戴假发,我们看到的那极具艺术气质的满头辫子也是用假发和真发缠在一起编的,而那些造型各异的发型,几乎都是假发,需要去专业的理发店打理。

  假发在非洲可以称得上是“刚需”了,非洲的男女老少们只要具备经济条件,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佩戴发制品,爱美人士尤其是上班族,每人至少拥有三四顶假发。

  而非洲本土并没有配套的第二产业,这样的条件下,瑞贝卡拿到今天南非假发市场份额的20%。

  2017年5月,纳米比亚东部道路开始通车。纳米比亚的总统亲自到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条道路是纳米比亚国家独立以来建设质量最好的道路,河南国际是纳米比亚的好朋友……”

  这条路是由河南国际承建的,这个河南企业,作为第一批在非洲扎根的企业,至今已经在非洲22年了。

  河南国际已经获得几内亚558平方公里铝土矿的开采权,预测这个矿区的资源总量在100亿吨以上,超过目前中国国内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的总和。河南国际也是在几内亚唯一一家拿到矿区开采权的中国公司。

  在几内亚、赞比亚、利比里亚,河南国际是最大的外国承包商;在莫桑比克、塞内加尔,河南国际是最大的中国承包商。

  而这些河南人,不但把技术、美食带到了非洲大陆,还把中国文化甚至河南文化分享给了非洲兄弟。

  如果你在非洲看到有当地人熟练地用手机玩微信,发语音,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他们不仅会用微信,还会说河南话,偶尔会对着语音不耐烦地回骂“你个信球!”

  2012年前后,中国影视剧曾在非洲引领了一阵热潮。《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以当地语言播出时,曾引发“万人空巷”,以至于很多当地人看到中国女人就喊“豆豆”。

  伴随着试播成功,2015年,坦桑尼亚人民家的电视又有了一个新频道——中国非洲电影频道。

  这个频道每天播出4部影片,全天播出时间为18小时。覆盖了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区及周边乡村约600万人口。在达累斯萨拉姆,使用数字机顶盒的电视用户可直接收看到中国非洲电影频道。

  中国非洲电影频道是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与坦桑尼亚E电视台合作设立的,专门播出中国电影、电视剧。

  而2017年11月,河南文化走进毛里求斯暨中国功夫电影周把河南的功夫、太极等在当地展播,这两个最具中国风的标志又把非洲人民迷得直说中。

  援建50年,很多人不理解中国为什么援助非洲。为啥要受那罪,花那么多钱援建?

  “一带一路”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不是无偿援助,要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半个多世纪吃不倒的河南烩面咋叫响世界?

下一篇:烩面“申遗”怎么吃得更“香”?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