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德祠治水名人录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据文献记载,开封修筑护城堤与黄河水患有关。由于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沉淀淤积,致使河床逐年增高,造成黄河常常泛滥成灾。尤其是开封附近的一段黄河,据测量,其河床床底比开封的城墙还高,黄河因此在这段又称“悬河”。在明代,每当农历六七月份,黄河暴涨,浊浪滔天,冲出河床,淹没了田园和村庄,直接威胁到开封的安全。人民为了保家卫城,只得修堤筑堰,以御洪水,于是有了开封护城堤。
于谦在巡抚任上,把“修筑堤防、发展农业”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于谦治黄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他首先和名臣年富增修了临河大堤,深得民望。同时,他又修筑了开封护城堤,为古城增添了一道新的屏障。经过周密调查和规划,于谦发动民工和兵丁,从开封城西、北、东三面修筑了一条长40余里的护城大堤,宽6丈、高2丈余,该堤有效地保卫了开封城的安全。于谦还下令,在护城堤上每5里设立一座窝铺,名曰“亭”,指派亭长负责看守。大堤若有损坏,及时修复加固,同时在堤岸两旁栽植果树、花木,防止土堤流失。
筑堤工地上,由官军和地方百姓组成的筑堤大军,人山人海、不计其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数十里长的护城大堤初具规模,它充分起到了遏制水患的巨大作用。此堤至今犹存。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七载:“护城堤,离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后被河水冲圮。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于谦因河逼汴城,乃筑东、西、北三面以御之。”东护城堤自城东南的横船湾,向北至城东北的刘寨,转弯向西;北护城堤东起刘寨,向西至城西北的辛堤头村,转弯向南;西护城堤北起辛堤头村,向南至城西南的刘寺村,转弯向东。
于谦从开封调往北京第二年,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冲决荥阳姚村口,经过中牟县境、杏花营及陈留,继续东流,汇涡河而入淮,转而从南面威胁开封。这时,开封反而位于黄河北岸,城南变成了黄泛区,水灾时常发生。一到汛期,黄河咆哮,开封人民又处于恐慌不安之中。明景泰二年(1451年),河南巡抚王暹效法于谦,为确保开封安全,在城南续筑护城堤40余里,东、西两端与原护城堤衔接了起来,成就了一条完整的环形护城堤,周长80里。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七载:“景泰二年,巡抚都御史王暹补筑南面,与东西相接,凡四十余里,号大堤焉。”南护城堤西起城西南刘寺村,向东至城东南的横船湾,东西相接,四周合围。南大堤上主要种植柏树,远远望去,柏树茂盛,一年四季常青。这就是开封环形护城堤的由来。
明正统四年(1439年),天下暴雨,冲坏护城堤500余丈,于谦派兵夫日夜守护,河堤在大水冲刷之下不断坍塌,险情横生。为鼓舞士气,于谦将皇帝赐予的蟒袍脱下投入水中,抢险的民兵深受鼓舞,大家齐心协力才终于化险为夷。
于谦在河南期间,黄河在河南境内只溃决3次,而开封附近没有发生过溃决。这和于谦重视堤防、沿堤广植树木、加固堤基、加强巡查是分不开的。
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开封附近决溢达46次之多。但由于护城大堤的防护,开封城内仅进水3次,其他危害不大,防洪大堤可谓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大力修筑黄河大堤,并且修坝安闸、引黄灌淤,将黄河从害河变为利河,造福于民。70多年来,黄河大堤一直没有决口,开封护城堤减轻了它抵御洪水、护城安民的作用,而成为一处名胜古迹供人游览。
在开封城东北隅清水河畔,有一座白墙红瓦辉映、绿树红花相间的村落,名叫铁牛村。著名的镇河铁犀就雄踞在该村北一座飞檐挑角的小亭内。
镇河铁犀坐南向北,背城面河而卧。它威武雄壮、神态逼真,被安放在高约一米的青石墩上,下为方形须弥座,四周砌有80厘米高的水泥围栏,东南西北四面蹬道,北面蹬道东西两侧各立有康熙三十年间石碑两座,系河南巡抚阎兴邦所立。
铁犀是由于谦所铸,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表现了黄河两岸广大人民期盼根除黄河水患的强烈愿望,记载了开封人民同黄河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业绩。
古人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为了制服兴风作浪的水怪,有在大江大河上铸铁牛、水兽的惯常做法。
为了顺应民心,祈求神灵庇佑,增强百姓的治黄信心,于谦下令铸铁犀镇河,并亲撰《镇河铁犀铭》,铸于犀背,希望铁犀镇守堤防、捉拿水怪、保城安民,体现了他治理黄河、造福于民的一片诚心。其铭文曰:百炼玄金,镕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水怪潜形,冯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四时循序,百神效职。亿万闾阎,措之衽席。惟天之庥,惟帝之力。尔亦有庸,传之无极。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五月,铁犀铸成,被安放在当时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铁犀当时为坐北向南、面城背河,并受到沿河人民的供奉。后来,于谦在天顺元年(1457年)的“夺门之变”中遇害,开封人民深感其治河爱民之德,遂在回龙庙旁又建了一座庇民祠(因为于谦官至兵部尚书,加少保,又称“于少保祠”),用来祭祀于谦和与他同时治豫的名臣年富,纪念于谦治河的无量功德。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灌城,开封百姓葬身鱼腹者不计其数,回龙庙和庇民祠被黄河吞没,镇河铁犀也深陷于泥淖之中。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农历六月十四,农民军“千余人掘河,使逆流而上,水势缓,高不过五寸”。李自成决河淹城失败,以为是回龙庙镇河铁犀作怪,便派人“用万夫移犀”“千锤百煅,声闻十里”。镇河铁犀左肋被穿一洞。至今,铁犀肋洞仍清晰可见。
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历九月,李自成“匝围困城”,开封岌岌可危。大水过后,回龙庙被洪水淹毁,镇河铁犀被淤埋于黄沙之下。
入清以后,黄河在开封一带危害不断。人们怀念于谦,为求解除水患灾害,在开封城西七里墩重修回龙庙,幻想以龙王治水,以保太平。后来庙宇附近渐成村落,遂以庙宇为名称为回龙庙村。清末,回龙庙遭洪水破坏倒塌,庙毁村留。现该村位于开封西郊,仍名回龙庙。
清顺治年间,铁犀被掘出。康熙年间,巡抚阎兴邦治豫,三年中无大水患,阎兴邦认为有神灵庇佑,遂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捐俸重修庙宇。
阎兴邦认为回龙庙面城背河,失其方位,所以,重建的庙宇共三进院落,改为背城面河、坐南向北之势,前院供奉着河神——金龙四大王,铁犀则置于后院亭中,也改为面北而卧。阎兴邦亲自撰文,改回龙庙为铁犀镇河庙,并勒石记铭,即今日尚存的改建铁犀镇河庙碑和铁犀铭碑。
然而,迷信和祭祀激发不了铁犀的镇河神通。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农历六月十六,黄河决祥符(开封)三十一堡(今水稻乡张湾村东),开封再次遭受水淹,铁犀镇河庙又遭水浸。至清光绪年间该庙已废,仅存镇河铁犀和一八角亭。
目前,这尊凝聚着黄河两岸人民血泪的铁铸怪兽屹立在古城北边的黄河故道旁,与北边滚滚东去的黄河遥遥相望。铁犀用它那坎坷的经历告诉每个游人:只有中国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根除黄河水患。
移动版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开封市新区汉兴西路与七大街交叉口0371 - 22924343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