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农村婚礼风俗独特场面相当热闹村民趁机“狂欢”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十一假期,河南商报记者回到驻马店老家,一个位于汝南县和上蔡县交界处的农村。7天假期在农村只是意味着农忙赶紧收尾、中小学生在家休息几天,受重视程度不高。外出旅游,那是走出农村的少数年轻人才会盘算的计划。
记者的一个堂弟结婚,临时搭建的乡村歌舞舞台上的吵闹,才给这个熟悉而又越来越陌生的农村带来一个不小的轰动。
堂弟十几岁既在南方打拼,和女友相识一段时间后,结婚提上日程。后来双方商定日子,先在男方家里举行婚礼,回门后过几天再在女方家里举行婚礼。
早上6点,帮忙的人们陆续来到堂弟家里,准备迎亲需要的东西,匆忙吃大锅饭。一个多小时后,堂叔和堂弟一前一后,跪拜在祖宗牌位前祈求护佑。8点,婚车司机领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纸,两位打花子的堂弟带头,迎亲队伍从村东出村去往县城。
打花子貌似是记者老家附近才有的习俗,既两个年轻人手持枝杈上别满红艳小花的新砍竹子,迎亲队伍走到村里,会有大人帮小孩子要一两个,一是孩子喜欢,二是沾沾喜气。以前小花会手工做,现在会做的妇女不多,另外图省劲也不会再去做,也没有买的用起来方便。但是有一个规矩,到家时竹子上必须还要有花子在,所以打花子也是婚礼上增添热闹气氛的一环。
迎亲的队伍出发,家里帮忙的人们也不会闲着等,大家各有分工,临时有事再协调人去办理。记者一上午干的活不多,但也是忙前跑后,折腾到迎亲队伍回来。
11点左右,队伍从村西回来。婚车停在堂弟家门口后,两个打花子的堂弟接到新任务:一人拿一捆绑有鞭炮的麻杆,点着后围着婚车转圈,另外一人挑着烧得红烫的耧头在后面追赶,寓意驱邪祈福。
两位花客扶新娘下车后,正式开始举行婚礼。一些在城市悄然兴起的西式婚礼做法在农村兴起,而农村的好多习俗则渐渐消失。花轿变成汽车,新郎和新娘在婚礼上喝交杯酒…
不过,结婚本来就是一件大喜事,人们不会去计较这些,热闹、高兴就好。堂叔和堂婶的脸上被用墨水抹成花脸以后,更是惹得男女老少哈哈大笑。
农村举行婚礼,除了热闹,还有个很大的优势——方便,因为定日子不用再考虑能否订到酒店的事情。农村婚宴,一般都会在新郎家举行。
记者记得小时候,结婚时都会有几个人去村里各家借八仙桌、长条凳子,酒壶、酒盅。后来有人专门准备这些东西,人们不用再去张罗借东西。再后来,酒壶、酒盅消失,方便拆装的桌子和长条凳子也都由木质变成金属的,更方便使用。
婚礼举行的同时,堂弟家门口外的路上开始铺桌。家门口外的路上摆上两排桌子,摆不下就往邻居那里摆,有的是地方。
赴宴前,人们会把礼钱交给专门来收钱写礼单的人,然后拼桌等着开始婚宴。写礼单的人,基本上是村里的老教师或者有一定名望的人。
婚宴要用的菜肉,是堂叔和村里会做菜的厨子提前两天去买食材,回来提前处理、备好。迎亲队伍一到家,菜肉随即按上菜顺序开始准备。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瓜子、糖先上,随后开始上饮料、白酒、冷菜。菜上齐以后,司仪宣布婚宴开始,人们开始动筷。当然,有很多小孩子耐不住馋,提前开吃。小时候听了多少年的那句话:帮忙的上壶。已经很久没有再听到过。
婚宴进行到一半,新郎和新娘一起出来敬酒。人们过去喝酒都比较凶,敬酒也会倒很多,所以婚宴上一看开始敬酒,大部分会借故离席,等敬酒过去再回桌。现在好了很多,攀酒的很少,敬的酒也很少,一次喝不完就放下。但是,喝多被扶走的依然也有。
热菜、热汤一般会有8个,讲究排场的新郎家会准备12个,但是最后一道汤都一样。汤里放上猪大肠、蛋花,因为汤水烧得很开,同时汤里有鸡蛋,所以名叫滚蛋汤。和记者同席的一个侄子问:大(老家对叔的称谓),咱是不是该滚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