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揭晓看有你认识的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程巍巍,女,36岁,范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物证鉴定室主检法医师。“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愿意在短暂的生命里专注做好一件事——忠诚尽责,砥砺奋进,扎根警营。”这是程巍巍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最朴素的追求。法医是一份性质特殊、强度高、专业性强的工作,从警10多年,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逐步成长为沉着冷静、专业过硬的优秀法医。勘验各类现场案件1000多起,受理各类损伤检验1000多起,尸检鉴定500多起,结论无一差错。她用一次次严谨细致的科学检验,让死者“说话”,让现场重现,让证据明晰,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19年,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优秀技术员,2022年被市妇女联合会评为濮阳市三八红旗手,荣获2022年范县五一劳动奖章。
杜长帅,男,35岁,市青联社会科学界别副主任,市青年社会组织团工委委员,濮阳市龙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河南中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建濮阳市龙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帮扶100多名残障儿童、56名福利院儿童、38名乡村儿童服务站留守儿童。组织公益活动近百场,为特殊青少年提供生活、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为家庭困难的残障儿童募集康复治疗费。近年来,冲锋在防疫防汛一线,关爱防疫医护人员,关爱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汛情期间,向辉县、浚县、滑县等灾区募集运送物资价值30多万元。获评河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濮阳好青年、濮阳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贡献奖、濮阳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
董杰勤,男,56岁,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高级主办、登记注册科负责人。在全国首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全省率先发放开办企业“大礼包”,使我市市场准入、市场准营领域改革做法全国先进、全省领先。“一码集成”改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等奖,濮阳市受到2022年国务院督查激励政策支持,是河南省唯一受激励的地市。先后被中央广电总台、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市场监管报》、《河南日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报道。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多次获评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个人、濮阳青年创业导师。市主要领导点赞他是“专家型科长”,称赞他主导的“一码集成”改革开启了“破冰之举”。
杜利华,女,38岁,濮阳县海通乡宁家村村民。杜利华的公公因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婆婆患有食道癌。2017年在外务工的丈夫又被高空坠物砸中导致高位截瘫,脖子以下不能动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十年如一日服侍患癌的婆婆,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和丈夫,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杜利华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精神,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杜利华说:“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个儿女、每个妻子都应该做的分内事。公公和丈夫能早日康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韩长遵,男,46岁,濮阳市公安局华龙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2020年以来,带领刑事侦查大队同志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582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15人,成功打掉犯罪团伙119个,追捕逃犯654人,逮捕536人,起诉887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亿多元。在全市开展的“雷霆1号”“2022龙剑”行动中,多次获得第一名。2022年,破获多起涉恶跨省盗窃大案要案。2010年,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至今,成功帮助50多个家庭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个人事迹先后被中央广电总台,河南、四川、陕西等省内外媒体报道。被省公安厅授予中原卫士、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被濮阳市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濮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刘训江,男,77岁,原范县辛庄镇毛楼村党支部书记、郑板桥纪念馆馆长。任毛楼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以临近黄河的旧村址为基础,建成面积320亩、高出地平面5米的大型“避水连台”。高标准建设毛楼生态旅游区,建成三个景点、八大景观,各有特色、步步入胜,省内外游客接踵而至,村民借助旅游经济过上了富裕生活。2000年年底,毛楼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和中州新村, 成为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刘训江任郑板桥纪念馆馆长20多年来,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800多个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义务讲解郑板桥清正廉明、勤政爱民故事4000多次,撰写《郑板桥》《郑板桥在范县》,被著名作家二月河称为当代“活板桥”。
李雁斌,男,42岁,濮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科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他成为一名抗击疫情的逆行者。近3年来,他一次次逆行而上,夏抗骄阳,冬战严寒,饿了吃泡面,下班住单位,始终战斗在抗疫前线。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管控组的联络员,他随身携带笔记本,防疫物资申请、入库清算、出库核对……保证了所有工作零失误,保持24小时电话开机,每天最多接打电线年多次参加深夜道路桥梁安全排查、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专项行动,连续3年被评为濮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濮阳市交通运输局最美志愿者、2020年疫情防控交通管控组先进个人、濮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李艳丽,女,45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2019年7月,被评为第八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2019 年 11 月,成立河南省李艳丽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5名,省、市优秀班主任10多名。2021 年 4 月,工作室在《中小学班主任》开专栏;2021 年 7 月,一项省重点课题、一项市重点课题顺利结项;2022 年 2 月,《积极教育理念下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被省教育厅立项为重点课题。
作为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认证指导师,疫情封校期间,策划班会思政课“给抗疫父母的颁奖典礼”,先后被《教育时报》《河南师德》《河南德育》等多家媒体重点报道,获评濮阳市最美教师、濮阳市十大师德标兵、“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
孙立平,女,48岁,范县第一幼儿园园长。扎根幼教30年,从幼儿教师到班主任、教研主任,再到范县实验幼儿园园长、范县第一幼儿园园长,孙立平把青春献给了幼教事业。潜心于幼儿教育的探索,结合地域文化,建设园本课程,开辟生态基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2022年,所带领的范县第一幼儿园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吸引全省多家幼儿园参观学习,濮阳市连续2次在范县第一幼儿园召开现场交流观摩会。
孙立平先后获得国家级课题一等奖、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评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名师、濮阳市教学能手、濮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濮阳市优秀教师、濮阳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濮阳日报》等媒体报道,在中国家长大会作家校共育工作经验介绍。
魏强,男, 42岁,濮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从警17年来,日夜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一线,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20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00多人,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千万元。作为刑侦大队负责人,2022年,全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带头攻坚,加班加点,形成“大案精办、小案快侦”的打击新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下流调溯源“加速键”,核查信息2万多条,拨打流调核查电线多次,调取确诊、密接人员活动轨迹视频350多次,核查密接1200多人、次密接5400多人。荣获市局颁发的集体嘉奖荣誉,个人荣获2020年度“濮阳榜样·最美警察”称号,2021年荣获濮阳市人民满意的十佳公安民警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
王相娟,女,49岁,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小学教师。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用30载的坚守,诠释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内涵。每天,她早早站在教室里迎接学生;放学后,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生活上,她细致入微地照顾学生;学习上,她严格要求,因材施教。2022年1月,她被诊断出癌症,病情刚稳定,就一边治病,一边回学校上课。站不住的时候,她就靠在讲台上继续讲。父亲患重症肌无力需住院手术,她为了学生没有请假照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肩上那份责任,她舍弃了孝道,把仁爱送给了学生。先后获评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濮阳市市级骨干教师、濮阳市学科带头人、南乐县优秀教师。
邢玉川,男,48岁,范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从教29年,一直秉承“办适合的教育,为孩子幸福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打造幸福教育的名片学校。通过“鹰雁沙龙”“头脑风暴”帮助新任教师快速融入集体,适应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节奏。创设研讨课、诊断课、示范课、过关课“四课制度”,打造精英教师团队。多方协调,解决200多个滩区迁建子女入学难题,完成初三年级搬迁工作,为范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再添新力。2022年,各项升学比率均位居全县第一。范县第一初级中学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党建优秀示范校。邢玉川获评河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管理人才、河南省劳动实践教育先进工作者、濮阳市十佳师德标兵。
邢永杰,男,52岁,郑州医美健康产业集团创始人。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成立集团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推进企业正规化管理。专门设立慈善事业部,积极参与“爱心工程”“希望工程”“孝心工程”“慈善工程”“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活动,累计捐助医疗设备折合资金2.47亿元。医美集团被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被国家卫健委授予人类健康事业特殊贡献奖,被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授予希望工程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河南省工商联评为河南省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100强。个人被河南省工商联评为第一届民营企业“出彩人标兵”。
袁冰洁,男,43岁,濮阳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二部主任。19年如一日用冒着热气、粘着泥土的新闻,讲述濮阳故事,传播濮阳声音。2022年1月、5月,分别开设《疫线日记》《封控日记》栏目,30篇近5万字的文章,增添了濮阳的抗疫力量,受到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点赞和广大市民好评。组织记者对我市50多个小区扫码情况进行暗访,内参报道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督促相关社区进行整改。加入濮阳市文明城市市民巡查团,利用工作间隙进行文明巡查,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获评河南省2022年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2次获评濮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次获评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6篇新闻作品获河南新闻奖一等奖,10多篇稿件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杨孟林,男,59岁,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市中医先进个人。因针灸、小针刀医术高超,获“神针”“神刀”美誉。他40年如一日守护濮阳人健康,为5万多名患者解除病痛。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他一边用高超的医术为3000多名病人做中医康复治疗,一边进行医疗健康知识普及,先后走进市公安局、市龙丰纸业等30多家单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人们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同疫情作斗争。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面对疫情高峰,他第一时间在医院开设新冠肺炎中医康复门诊,为“阳”后身体出现不适的人进行康复,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杨孟林说:“治病救人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快乐,如果来生还能选择,我依然要当医生。”
闫培泽,男,48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从教24年来,以尽心、忠心、爱心、用心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不改。2021年初,查出罹患罕见疾病——腹膜后纤维化,患病概率几十万分之一。他利用周末时间赴京检查、治疗,晚上连夜赶回,从未因病影响工作。筹办1个国家职业鉴定所、6个社会评价工种、12个院校评价工种、20项专项能力考核项目,正在筹办4个应急口安全培训工种。建立了8套技师、12套高级工、7套中级工、14套专项技能考核题库。指导学生多次获奖,参加横向课题研究3项,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7篇。下企业锻炼170多天,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改造2次。2022年,获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年度最美教师。
张翼翔,男,32岁,南乐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负责人,南乐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南乐县红十字会驻西邵乡袁东邵村驻村干部。推动成立13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200人,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南乐深入人心。2022年以来,出动救援人员1200多人次,组织开展寻亲活动80多次,成功挽救家庭82个。积极组织参与无偿献血及现场服务累计时长8600多小时。用热血真情挽救生命。经常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以赤子之心传承中华孝道文化。驻村帮扶,始终奋战一线岁老人。大雨过后,跳入西湖救出落水女子。疫情期间,不分白天黑夜转运物资,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卡点值班,成为服务“疫”线.张秀林
张秀林,男,51岁,汉族,濮阳县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民二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审结民事案件5100多件,无一错案。注重调解,处理各类矛盾470多起,案件调撤率达70%以上。获评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原卫士、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全省法院调解年活动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河南好人、濮阳市道德模范、市先进工作者、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县十大好人,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法制与新闻》《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曾作为全省法院系统唯一代表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英模巡回演讲活动。
赵玉甫,男,48岁,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作为远近闻名的“蘑菇书记”,带领村民建设大棚650座、大型烘干房10座、冷库2500平方米,建设日产8万包、年产值1亿元的菌棒加工厂,创建年销售额1.5亿元的大地密码电商平台,赵家村成为全国最大茶树菇生产基地。探索“包棚创业、菌包托管、劳务承包、互助救济”四种带贫模式,被河南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典型模式,河南卫视以90分钟纪录片推广。赵家村先后获得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河南省康养村、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以来,个人获评全国优秀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由濮阳市人民医院作为队长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瑞强同志任队长。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战火纷飞、疾病肆虐的埃塞俄比亚,医疗队无惧艰险,牢记使命,服务当地居民33699人次,接诊10869人次,影像诊断8420人次,超声诊断3291人次,中医诊疗3080人次,指导手术1068例,抢救危重患者153人次。队员自制医疗器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创该院多个“第一”。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全面参与“春苗行动”,为海外同胞和当地群众9066人接种疫苗17788剂次,保障海外同胞健康安全。医疗队连续2年被国家卫健委授予援外医疗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重要新闻媒体先后报道142次,并代表非洲50多支医疗队,接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频道专访。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