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br宣传推介活动候选人(集体)事迹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日,记者从“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传推介活动组委会获悉,“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集体)评出。从12月17日起,公众可通过“大象新闻”手机客户端进行投票。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传推介活动是我省着力打造的人文精神公益品牌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5届。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具体承办。该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我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宣传这些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树立一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榜样,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出彩河南人,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宣传推介活动自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人选。截至11月15日,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有效推荐材料192份。活动组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从中推选出了20名候选个人和2个候选集体。现将候选人(集体)名单及事迹公布(按姓氏笔画为序),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选出您心目中的“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投票方式:为确保此次投票活动的公平公正,组委会将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作为投票唯一通道入口。公众可手机登录“大象新闻”客户端,进入首页“感动中原”活动专区,查看“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集体)事迹并进行投票。
作为环保事业30年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丁世毅先后在民权县环境监察、监测、规划、生态、宣教、法制等多个岗位工作,被称为“环保战线老黄牛、黄河故道守望者”。他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撰写《转点源治理为集中控制——关于县级污水集中处理的调研报告》,推动了全国第一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民权开工建设。32年来,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他都尽心尽力坚守在头顶的蓝天和脚下的热土之间。
2005年起,王光辉先后参与非洲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多次投标,累计中标项目约20个,累计中标额超过10亿美元,为中铁七局集团海外业务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河南人坚守海外、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在建设一座座优质工程的同时,王光辉还非常注重企业在当地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2019年3月10日,一架客机在埃塞俄比亚比绍夫图附近坠毁,王光辉第一时间组织20余人的救援队,携带10余台救援设备赶往坠机事故现场,仅用20多个小时就从地下十几米深的大量飞机残骸中找到了两个黑匣子,为早日还原坠机真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王杜娟成为项目组18位成员之一。凭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她和团队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地铁建设城市,钻隧道、爬高坡、下井坑,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施工难题。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4月,王杜娟和同事们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产品远销新加坡等十六个国家,实现了“中国中铁盾构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王杜娟先后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9年7月21日凌晨,在珠江天字码头附近,正在等待乘客的驻马店“的哥”王海超突然听到呼救声:“有人跳江了!”他迅速下车前往事发江边。发现两名年轻女子在水中挣扎,很快就要进入深水区,情况十分危险,王海超把手机塞给路人请其报警,然后迅速跳入江中,和另一名河南“的哥”邓伟强合力救援2名落水女子,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中央媒体进行了报道。王海超也因奋不顾身跳江救人的英勇事迹,获得了广东省“最美职工”“广州好人”“南粤河南好青年”等称号。
作为一名1938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申六兴一辈子对党忠诚,心系人民,无私奉献。多年来,他多次向灾区捐款,捐资助学、济贫扶困,先后捐出工资、养老金等50多万元。2019年10月23日,申六兴在家人陪同下,将自己多年积蓄的15万元存折和组织发给他的2000元慰问金,作为特殊党费一起交给了党组织。老人动情地说:“现在国家还有一定的困难,扶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我这一切都是党给的,交纳党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自己都占用了。明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富裕,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理想。”
代玉建是兰考县代庄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自主创业。2014年,他毅然放弃郑州的事业,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回到家乡挑起村支书的担子,引企业、拉项目、调结构,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5年来,他累计捐款230余万元,用于村委办公楼房、公共设施建设和贫困户、贫困学生帮扶等工作。5年来,他带领全村实现了三个转变,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2万元,连续5年零上访,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代玉建先后获“河南省优秀员”“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1年起,仵民宪先后参加中国援厄立特里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在非洲工作生活11年,是我省援外时间最长、参援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医疗队员之一。11年里,他参与诊治病人4万人次,12次感染疟疾,5次艾滋病暴露,4次车祸惊险逃生,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誉。他先后出版了《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我的非洲十年》等反映援外医疗的著作,后者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还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队员出国培训资料,在国内和非洲产生了积极影响。2019年8月,仵民宪获得第三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
刘岩松2004年进入周口市审计局工作,15年来他凭着对审计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专注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审计事业的光荣与梦想。他勤于钻研,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2019年4月,刘岩松担任商水县扶贫和“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项目主审,在项目攻坚阶段,他长期加班加点,发烧后仍坚守工作一线,诱发真菌性脑膜炎,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幸于2019年6月10日因公殉职,年仅36岁。刘岩松被追授为“河南省优秀员”“全省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周口市优秀员”等称号。
2015年8月,刘俊义开始担任郸城县石槽镇马庄行政村。驻村以来,刘俊义白天走访、帮扶贫困户,处理村里的大小事;晚上填档案卡、完善资料,按要求上报信息。他筹资修路种树,带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种植和日用品加工产业,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驻村4年,马庄村的贫困发生率由42%下降到1.31%,刘俊义却因劳累过度患上了尿毒症,组织要求他结束驻村、安心养病,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在驻村一线岁,河南爱馨养老服务集团创始人。
20年来,豆雨霞坚守养老一线,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她所创造的养老“五位一体、六大标准”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引领更多养老从业者创业,使千千万万老人受益。从与媒体联合开展“寻找流浪母亲”行动开始,到2012年每年向郑州市慈善总会为社区居家养老捐赠近百万元,再到帮助百岁老兵恢复其中共党员身份的圆梦行动,豆雨霞十多年来组织开展了“致敬抗战老兵”“关爱贫困失能老人”“让爱回家”等一系列公益项目,让众多贫困家庭得到救助。
1982年12月,李应贤从部队退伍后,面对父母双双卧病在床的家庭困境,选择了自立自强的创业方式,自筹资金、自学知识、自选课题,历时十五年艰难实验研究,从豫西深山野果中培育出了果树新品种——金珠沙梨,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科技发明奖金奖。为了使更多的劳动群众通过种植金珠果脱贫致富,他通过免费赠送树苗、技术培训、赠送资料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广泛种植、拓展销路、打造品牌,2019年金珠沙梨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如今,洛宁县金珠果种植3.6万亩,带动全国各地发展10万亩以上,成为洛宁县及外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产业。李应贤先后荣获“全国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出彩河南人之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河南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等荣誉。
为了帮助群众脱贫,李松辰着力打造曾经是革命老区的田湾村,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大山、实干创业,带领当地群众相继打造出伏羲大峡谷、三泉湖、红石林等4A景区,让数万亩荒山荒坡变成了生态之山、致富之山,带动12个自然行政村山区百姓2482户7752人脱贫。同时建立新社区,将田湾村旧址改造成“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使伏羲山成为全国首座个人出资建造的红色教育根据地,传承红色文化。李松辰先后荣获“河南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员”等荣誉称号。
张军从1985年参加治黄以来,在基层一线余年,主要从事黄河、沁河防汛抢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及科技创新工作。他研制发明了多种减轻职工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的养护工具与生产设备,其中4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4项成果被水利部及黄委会评为“科技进步奖”和“三新成果”,5项成果分获“河南省水利创新成果奖”“河南黄河河务局科技进步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牌成立(国家级)“张军技能大师工作室”。
陈伟起是一名脑瘫患者,6岁时父亲去世,他自己也曾3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面对先天的生理缺陷和病魔折磨,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坚持创作,通过文学点亮自己的生命之光。自2003年尝试创作以来,他用嘴唇以小鸡啄米的方式敲击键盘,创作出版了《生命进阶》《百口莫辩》等多部科幻小说,字数多达百万。2018年3月,陈伟起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荣誉称号;2019年10月,他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生命进阶》获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
2017年10月,带着家长的信任与外界的质疑,郑美玲接过了一个连续两任班主任请辞的年级垫底班。此时,她有罹患5期癌症的母亲、行走不便的父亲以及小升初的儿子要照顾;此时,距离中招考试仅剩7个月。可她排除万难,摒弃杂念,运用小组管理激发内能、让成功看得见、育人先育心、同餐谈话等方式多管齐下,带领这个曾经的垫底班级打造“中考神线分的成绩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从教22年,郑美玲的教学评估连续22年保持第一。她也曾毅然放弃管理岗职位只为当一名普通的教师。郑美玲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3河南省首批十大中原名师”“2019年河南最美教师”等荣誉。
索良民是一名“特别党员”。新中国成立前,他一直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特别党员”身份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确认。直到2014年,索良民正式恢复党籍,重新成为一名中国党员,老人激动地写下:“顿觉轻松迈快步,力求奋进细耕耘。余年还做中国梦,再建功勋报党恩。”2019年6月,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对索良民进行了专访,并在全国宣传报道,随后央视军事频道、新华网、中国军视网、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2004年,袁金芳从父亲手中接过扫帚和铁锹,祖孙三代一个梦,养路护路一辈子,她秉承爷爷、父亲任劳任怨的精神,开始了自己的道路养路工作。15年来,她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对奉献的执着默默地书写在不断延伸的公路上,把“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作为责任和坚守,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分管路段的“畅、洁、绿、美、安”。作为道班班长,袁金芳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赶到工作岗位,重复又脏又累的劳动,不停地在责任路段巡查,随时清理杂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从不懈怠,用心血和汗水展现出一名合格基层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200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郭亚培返乡创业,在郏县承包流转土地60亩,开始尝试通过种地致富。随后几年,他通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逐步增加承包土地面积,2018年种植面积达2160亩,其中特色谷物1300多亩、富硒林果700余亩,走出了一条集特色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健康农业新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郭亚培还通过免费提供优质种子、技术培训、和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等方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郭亚培科技种田的故事,是河南“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
黄德耀出生在新县的一个红色家庭,一家“6个老红军、3名忠烈魂”。2013年,信阳大别山干部学院开班,从新县检察院退休的黄德耀受邀成为第一批特聘教师。从一名检察官到踏上讲台当老师,他很快适应了这种人生角色的转变,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家史故事,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2019年9月16日,黄德耀等18名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听完黄德耀讲的革命家史之后,习总书记称赞说:“太好了,你讲的课是有感染力的、有说服力的。”
从事煤炭工作20多年来,游弋始终坚持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600余项。他发明的钢丝绳全自动除尘装置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2018年11月,作为农民工出身的矿井维修电工,游弋获得国家对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励“中华技能大奖”,是该项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唯一获得该荣誉称号的煤炭行业工人。他还是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南阳市“三八”女子疏浚班成立于1997年,现由9位女性队员组成,负责南阳中心城区南部的10条主次干道2894座窖井的掏挖疏浚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女子疏浚班对南阳排水设施情况了如指掌,她们提出的排水改造建议多次被设计部门采纳,不仅节约了经费,也为排水设施改造完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2年来,这个疏浚班累计掏出了6万吨左右的污泥,能装600多节火车车厢;她们日日疏通着城市的地下主动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奏响一曲昂扬激越的巾帼赞歌。
2002年,浚县职业技术中专音乐老师蒋立炜和他的5名学生怀着对音乐的无限热爱走到了一起,组建了一个乐队。因为6个人都来自农村,农民身上特有的勤劳和纯朴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所以他们给乐队命名为“农民兄弟”。2013年,由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主办、河南省消防总队参与的农民兄弟乐队“盛放”河南高校消防宣传巡演,先后走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所高校,用音乐唱响青春,传播正能量,彰显新时代青年新活力。2019年为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作的宣传歌曲《这里是郑州》MV推出以后,短短数小时阅读量突破20万,在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播放量数十万,10月13日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点击量高达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