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举行 十余位文学名家新锐畅谈“河南印象”

2023-04-18 11:38分类: 河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月1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河南郑州举行。文坛大家聚中原,共襄文学盛事,这是该论坛自举办以来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举行。

  活动期间,在不同场合,十余位名家新锐从多个角度聊起心目中的河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梳理,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学名家视角下的河南印象。

  “我对河南并不陌生,来过很多次。”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魏微谈起对河南的印象时说,“这片土地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孕育了中华文明,脚下一颗绊脚石都有可能是文物遗产,从某种程度来说,河南代表了真正的中国。”

  青年作家杨知寒此前曾来过河南延津县,由于当时时间紧,没能好好品尝当地美食,通过这次的河南之行,她希望能对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诗人韩东也说河南底蕴深厚,是“正宗的华夏”。

  “河南人就是一定要把话说逗了。”在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看来,河南人爱玩话,说话得有机锋,“河南话,有时候就是话里有话。”石一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时两个玩得特别好的同学都是河南人,在他印象里,河南人对生活极其有热忱。

  作家孙晶岩也聊起了她与河南的渊源,她曾3次到访河南,“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河南。”

  鲁迅文学奖得主艾伟常年在江浙一带工作生活,河南这片土地对于艾伟来说有些陌生,而对于河南的历史和文化,他侃侃而谈。

  “浙江人和河南人渊源颇深,我想浙江人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来自河南。”说起浙江与河南人的交集,他感叹河南文化深厚,是中原文化中心之地,在文学上河南作家创造力旺盛,创作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谈及几年前来过郑州参加活动,当时看到的是忙碌建设的场景,而这次郑州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他说:“现在郑州是国际大都市,无论是河南的人口、经济实力,还是厚重的文化底蕴,都可以与欧洲国家的城市媲美,绿化更好了,地标建筑也很多。”

  “昨天从机场一路过来,感觉郑州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坐在酒店往窗外眺望,感觉它跟我几十年前印象中的地方完全不一样。”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感慨道。

  “我一直觉得郑州是个熟悉的地方。”对于著名作家笛安而言,河南并不陌生,因为有亲戚在这里,她很小的时候就来过河南,最近一次是前年,来郑州参加表妹的婚礼。

  著名作家苏更生说:“这不是我第一次来河南郑州,从前来过,也路过过,这是个崭新又有底蕴的城市。”

  梁晓声对河南文学和河南作家都很熟悉,他说:“很多河南籍作家都是我的朋友,如李佩甫、刘震云、周大新、刘庆邦等。他们的作品都很好。一些文学杂志也团结了很多来自基层带着泥土气息的作者。”

  鲁迅文学奖得主、《小说选刊》杂志主编徐坤来过河南多次,她说:“河南是个伟大的地方,中原作家群很了不起。”徐坤和河南许多女作家都很熟,比如何向阳、邵丽、乔叶等,“她们的写作都非常棒,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中,我觉得她们都具备上帝的眼光,同时又兼具少女情怀。”

  在鲁迅文学奖得主王跃文看来,河南是文学大省,产生了很多大家名家,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是文化上、地域上的河南作家。

  谈及河南各地的作家,南阳籍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如数家珍,“河南许多城市都有作家群,比如南阳就有擅长历史题材的作家,比如大家熟悉的二月河,还有军旅、科幻等题材,也有不少诗人、散文家,品类很多。”柳建伟说,河南是文学强省,十届茅盾文学奖中,河南籍获奖作家有9位,数量居全国之首。

  柳建伟认为,这是因为河南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像肥沃的土壤,滋养了河南文学这棵大树,培育了很多作家。他总结说:“擅于塑造人物群像、会讲故事是河南文学作品的优势,这些特点将是河南文学能够在未来继续独领风骚的法宝,一定要坚持下去。”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天下名人中州过半。历史上的河南到底有多牛?中原大地“近现代”名人大盘点

下一篇:河南三门峡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