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俗(关公信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关公信俗属于传统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是一种传统信仰文化。
2008年由运城市、洛阳市申报并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992 X-85),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洛阳关林管理处、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获得“关公信俗”保护单位资格。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信仰,关公信俗文化的地域和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关羽戎马一生,征战南北,其传奇故事从关公故里传播到各个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 ”,就是关公信俗地域广泛的最好写照,近代随着华侨的飘洋过海,他们也把信仰关公的习俗带到了全球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有对关公的信仰与传播。“庙宇盈寰中,姓名走妇孺”,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巷陌妇孺,从现代的政要商贾到平民百姓,人们都信关公,敬关公,拜关公。这个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
河南洛阳的关林是我国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因葬有关羽首级而形成庙祀,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形成今天庙会的基本规模。关林庙会于每年春、诞、秋三祭日即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举行,祭祀仪式汇集了狮舞、鼓舞、武术、杂技、面塑、海神、高跷曲子等洛阳地方民间艺术,同各种信俗传说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