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地市过年的习俗进来看看你家是这样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过年,有一件大事是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辟邪!不论是贴门神还是放鞭炮,最初的用意都是辟邪。以前,在郑州,人们贴完春联之后,还会用白柴灰把院子围起来,意思是将其他不祥的小鬼小神挡在门外,避邪纳福,财不外流,祈求来年一家人健康、幸福和平安。这种习俗在周围的地市都有,不过细节上有差别。
听老人讲,在郑州及周边一带,春节习俗里有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说。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是因为新年期间有很多忌讳,比如期盼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不吵架不骂人,不摔盆不打碗等,以图吉利。
另外一个说法是为了“补窟窿”。以前的老百姓不富裕,过去的一年可能欠了不少债,老百姓管这些债叫“窟窿”。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一种表达方式。
全国大部分地方都祭灶,但在开封,祭灶有着特别的含义。开封的朱仙镇特产年画,其中灶王像比较特殊,一是因为出的最早,二是每年都要用新版,不能用以前的。为啥?你仔细看,上面有“X龙治水,X日得辛”,每年都不一样。
在开封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腊月二十三是仅次于中秋的团圆日,但又讲究“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为啥啊?你早看看灶王像,上面写着四个字呢:一家之主。
开封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农历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节日盛况:“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亲自率领盛大的队伍参加赏灯活动。
至今,开封灯会胜景依然,每到元宵佳节上元灯会,古城开封,到处是灯的世界、灯的海洋,每个造型灯前,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洛阳郊区农村,初一五更家庭主妇不起床,男主人早起。一是怕女人五更说不吉利的话,二是婆母之意:媳妇辛勤劳作一年,初一早上应该休息。
所以初一早饭由男性掌灶,把除夕或初一五更包好的水饺煮熟后,首先敬祖先、老天爷、灶王爷诸神,然后再依家中辈次盛用。
大年三十天黑之前,还没吃饭,男人们要去上坟送灯,意在接先人回家过年,家里已经挂好了写着家谱的轴帐,各种供奉一应俱全,哪怕是煮好了饺子,也要先上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
前面说到郑州人用柴草灰围院,焦作用石灰,除了要把门、窗、排水沟围起来之外,大门外还要用石灰撒上各种吉利话,以及十八般兵器。民间说法是防止孤魂野鬼进家,其实是在用石灰消毒,但不管怎样,都符合辟邪的说法。
马街,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这里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都要举行一次曲艺盛会,艺人云集、曲种繁多,俗谓“十三马街书会”。
一年一度,来自河南各地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四川、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的千余艺人云集马街,亮书会友、交流技艺,周围百里村民扶老携幼听书赶会,马街内外人头攒动,千座书棚吹拉弹唱,盛况历年如此。
说起河南地区的庙会活动,就一定不能不提浚县庙会了。浚县庙会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
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保持着明清特色,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
泥咕咕是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作为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
泥咕咕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泥咕咕,是一份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新年贺礼。
一说到春节的传统饮食,人人都会想到饺子,在濮阳地区,花糕也是春节的重要饮食之一。腊月二十六家家都要蒸花糕,这也是过年时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春节的花糕一般都是摆供用的,用来祭祀,也是用来食用的。蒸的花糕一般要在元宵节前吃完。现在在农村最流行的花糕造型是各种花、动物等。这项风俗在河南很多地区都保留着。
在很多地方,当然也包括许昌,正月初三似乎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诸事不宜”,当然也就不适合拜年啦,不过现在大家时间都那么紧张……
禹州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禹州人早早的上床休息,把灯熄了,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还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这一天,如果小孩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老奶奶就会说是老鼠要娶亲了。
三门峡灵宝市最独特的年俗当属“骂社火”,现在已被批准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骂社火”由来已久,相传尧舜时期就有了,如今,骂的内容丰富多样,已成反映民意、教育公众、扶正社会风气的利器。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前来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影响深广,声名远播。
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灶糖那是必须有的,周口一带祭灶时,还摆有黑豆、干草和一碗水,这不是祭灶王爷的,是喂灶王的马的,为的是让马增加体力,兼程而回,在路上别惹恼了灶王爷。在商水、西华一带,有些人们还专门用秫秸扎出一匹灶王的乘马车,同灶王一起焚烧,以送灶王爷登程上天言好事。
遇到过年,太昊陵前可谓水泄不通,摩肩接踵。人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先的无限敬仰。这种祭祀从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二,并形成一年一度的太昊陵人祖庙会。
驻马店有个风俗,大年初一早上小孩子都要去抱抱椿树,并要念几遍:“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这样来年就会长得高了。
还是祭灶,其他地方是供奉灶糖,南阳是供奉火烧……为啥是火烧呢?据说以前火烧是用糯米做的……
其实,除了祭灶,整个过年期间,南阳人会准备不同的面点。有供祖敬神的有大馍、枣馍、年糕,还有圆形面食,上端刻十二凹缺,叫“蒸月”,圆仓形面食,叫“蒸仓”,做十二生肖面食叫“蒸属”,又蒸鱼、猪、狗、鸡、元宝等形状的面食分置家中各处,供节后食用。
正月初七为“人日”,吃糕,吃面条,正月初八炒蚂蚁蛋,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家家户户烙烙馍,立春日吃“春饼”,正月十五日滚元宵,正月十六,家家户户要蒸灯盏馍。
信阳淮南各地民间都有腌制咸肉的习惯。对于爱吃、会吃的信阳人来说,腊鱼、腊肉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年货。信阳腊肉跟其他地方烟熏火燎的腊肉不同,纯属自然风干,没有一点烟熏味,四五个月之后,味道极佳,腊肉鳝片,腊肉炖萝卜……
“杀年猪,做米酒,打糍粑,腌腊肉!”打糍粑是信阳流行的年俗,为信阳传统名吃,主要产地有商城、新县、潢川、光山等地。糍粑的吃法很多,可烤,可煮,可煎,可炸,烹饪起来非常方便,软糯可口。很多人家选择把糍粑炸得金黄蘸着红糖吃。
对于安阳人来说,大年初一早上一般吃饺子;到了初一的中午,安阳的老百姓大多会做上一锅特有的“安阳烩菜”。以前,普通百姓做的烩菜一般用豆芽、白菜、土豆、红薯等垫上底,然后用大块的皮渣封顶,最后用大肉盖上一个尖。而生活稍微富裕的人们则会在烩菜中加入酥肉等肉类,这也被称作“上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