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遗亮相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2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暨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于8月25日至2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工作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扎实做好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全面提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河北、浙江、山东、河南、重庆、云南六省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本届博览会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共设有“新时代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茶和天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4个板块。来自全国各地的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河北省曲阳石雕等20个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16位传承人参加了此次展会。
在“新时代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板块,河北省以图文形式展现了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非遗保护成果,以及从我省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6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优选出的传承实践案例。
在“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板块,精选了邯郸磁州窑烧制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泊头生铁冶铸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吴桥杂技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雕漆技艺、传统造船技艺、京簧竹刻、冀州田园棉手织布技艺、石影雕等省级非遗项目参加展示,体现大运河文化、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的成果及特色非遗项目和保护传承实践。
现场展出了景泰蓝《红心向党 贺岁百年》、石影雕《千里运河图》(沧州段)、磁州窑《写意荷花大圆瓶》《现代陶艺余》、威县织字土布《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等近千件作品。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爱国、石影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方士英等在现场与观众交流互动。吴桥杂技传承人万毅表演的传统戏法绝活《三仙归洞》,不断引起观众的喝彩。
十八大以来,河北共设立了572家非遗工坊、8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0个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带动脱贫人口43637人。在“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板块,衡水内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赞皇县原村土布非遗工坊、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非遗工坊、曲阳定瓷非遗工坊等4个非遗工坊参展。展区里,衡水内画的精美摆件、茶叶罐,定瓷的茶具,赞皇原村土布的传统织布、服饰,曲阳石雕的炎黄始祖雕像等让人啧啧称叹。
央视及山东主流媒体对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曲阳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英坡等做了现场采访。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一行参观了河北展区,并与部分传承人亲切交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赵学锋对河北展厅进行工作指导。
中国非遗博览会是非遗领域的全国性重要品牌活动,已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宣传非遗保护理念、引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平台。河北省非遗在博览会的精彩亮相,将带动我省非遗在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在非遗与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承接传统、连接现代的非遗实践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