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们用燕赵形容河北而简称却非燕非赵用看似平庸的“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每当张飞出场的时候,他都会高喊:“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是东汉时期涿郡人氏,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涿州市。
韩愈在《送董邵南序》中,开篇第一句便是“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其中的燕赵之地,指的也是现在的河北。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河北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燕赵”,反而省份的简称却是“冀”呢?
其实想要搞清楚河北简称“冀”的称号的问题,就必须先明白“燕”和“赵”的由来。
周朝建立之后,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姬姓族人和开国功臣都分封了土地,继而诞生出周初71个诸侯国,位于北方的燕国就是其中之一。
“燕”作为一个国家的名字,同时也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首先它包含了广袤的土地和独立的行政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质。那么形容这个国家和国人,必然先称国号,之后才能计较地名。
比如我们能在国外介绍自己是中国人,却不能直接说自己是哪个省份的人一样,因为中国包含了太多省份和城市。就像奥运会台湾运动员入场牌子写的是中国台湾一样,单纯形容地域不具备代表性。
其次,燕国管辖的范围不仅有河北地区,还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陕西和河南等一部分地区。那么“燕”单独作为河北的称号,显然太过宽泛,不够严谨。
至于赵国,原本开国之君是晋国的臣属,三家分晋之后,周天子无力掌控诸侯,只好承认赵国的地位。
赵国定都邯郸,这个名字直到现在还在沿用,这也是为何会有人质疑为何不用“赵”简称河北的原因。
同样“赵”也能如上文那样解释,赵国所统辖的地区,虽然也涵盖了一部分河北,但同样也涵盖了山西、内蒙古、河南部分地区。所以也不能单纯地指代河北。
最关键的是,在当时齐国的势力范围也占有河北不少土地,如果单纯以古代国家地名称定义现在省份的简称,恐怕各个省份都会存在同时几个简称共存的情况。
搞清楚“燕”和“赵”的来历,那么在分析“冀”之前,我们还需要搞清楚“河北”为什么叫做“河北”。
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名许多都和“东南西北”有所关联。例如湖南,因为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北刚巧相反,管辖区域大部分处于洞庭湖以北。
同样的,山东地区是崤山以东、山西是太行山以西。那么河南和河北,就泛指的是黄河南北地区。既然是泛指,就说明河北最开始并非单指一个地区。
在《战国策》中,“河北”这个称号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六国正陷入合纵连横的局面当中,乐毅就提出了“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用以均衡列国。
到了三国时期,同样也用来泛指,例如河北袁绍、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等。以概括袁绍掌控冀州、幽州等地,颜良、文丑勇冠北方的事实。
故而从这里看来,“河北”作为全称似乎更加“平庸”,它甚至是燕赵地区的统称,更加不具备代表性。而现在的河北只是一小部分黄河以北的地区,远远比不上前人对“河北”一词的释义。
中华文化一直以博大精深著称,汉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其囊括的内涵极其深厚。汉字分为形声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指的是通过常见字形作为声旁以标注其读音,再通过另一个形旁表示其含义。
例如“鹭”就是个形声字,“路”表音,“鸟”表意;而“歪”就是会意字,一看就知道表示位置不当。
“冀”的甲骨文是“北”和“異”叠加起来的,看起来像是头戴面具的人在跳舞。实际上“冀”本身就有着希望的意思,例如“希冀”、“冀望”等。
在上古洪水泛滥时期,大禹治水的第一站就是现在的河北地区。当时水患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没有科学知识和应对手段的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神明之上,故而祭祀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除开民俗以外,地理也是能够从会意字上看出端倪的。《墨子》曰:“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这里的“異土”就是他乡的意思。
很显然冀州远离中原,就被大禹视作“最北方的異土”,两个字连在一起,便就有了“冀”字。
故而在大禹安定天下之后,便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州”最初的本意,也是指的被水围绕的大片的土地。所以大禹最开始治理的那片地方,被他命名为“冀州”。
到了周朝时,《周礼》描述为“河内曰冀”,是在分封诸国的基础上,对于地名的传承和官方认定。彼时的冀州西起山西临汾,东至河南濮阳,北到辽宁,无愧“九州之首”的称号。
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过于庞大政治范围导致内部局势十分不稳定,故而冀州自古以来就充斥着战争的烟火。在不断地割据和统一的过程中,冀州管辖范围逐渐缩小。
秦统一六国之后推行郡县制,设立了三十六郡,这个时候州名存实亡。西汉时期,由于刘邦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故而州的概念再次出现。
随着消除异姓王以及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颁布,冀州一部分地区被单独划分出来,成为幽州。晋代时,原属冀州的邢台、邯郸又被划到了司州的管辖范围。
到了隋唐时期,天下由州改郡,又由郡改州,但实际上,“州”已经成为了低级单位,不复当年的风采。元明清时期,冀州依然存在,只是河北的名字换了又换,从“腹里”变为“直隶”。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历史如何变迁,“冀州”这个名字仍然存续了上千年。它的范围即便一直在缩小,可其承载的文化底蕴依然在延续。
可以说现在所有省份的名字,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识别和管理,其简称才是最具深意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