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此贴已关闭

2023-04-11 02:54分类: 北京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过去,它们是一处处“温柔富贵乡”,如今,它们则是占据全国GDP近20%的超级城市群。

  我国东部夜间卫星图,中间大面积连续的明亮区域为长三角地区 图片来源@NASA

  在重重高手之中,颇显低调的无锡,竟以高达16.58万元的人均GDP脱颖而出。

  它是中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超千亿级产值的城市,物联网产业营收约占全国的1/4。

  见证中国万米深潜记录的“奋斗者”号诞生于此,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也在这里繁忙运行。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同样在无锡研制而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摄影师@应威

  远古时期,无锡所在的太湖流域,还是一片荒野沼泽。其东、南、北三面临江滨海,西部则为天目山等山麓丘陵。

  从海上跋涉而至的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俯瞰整个太湖流域,大江大河肆意奔腾,沼泽湖泊密如星斗。

  5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种植水稻,于玉器、陶器上雕琢刻画,形成了著名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示意 制图@陈志浩&陈随/星球研究所

  至于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风起云涌,太湖流域的发展却未有太大突破,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此处才开启了璀璨的篇章。

  彼时,黄河流域的“周部落”受商王赐地,周人建国。周太王欲立三子季历为王,却有违礼制。

  《史记 吴太伯世家》片段节选;文中的“太伯”即“泰伯” 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这里气候湿润、水源充足,于是两人在此定居,传播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第一代开拓者)。

  相较中原各国,此时的吴国仅是一个偏远小国。在吴国近700年的历史中,每一代君主的使命便是“强国”。

  用于纪念泰伯的泰伯庙守望千年;下图是无锡泰伯庙附近的泰伯塑像 摄影师@应威

  为了防洪防涝、灌溉农田,第一代吴王泰伯便带领吴人开凿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条人工河流——泰伯渎。

  河道既有农田灌溉之便利,又是连接四方之要道。历经一代代吴人的辛勤开拓,一条长达200千米的“吴古故水道”就此形成。

  第二十四代吴王阖(hé)闾(lǘ)挥师征楚,吴国水军经此西进,被视为“以卵击石”的战役以吴胜而告终。

  吴王阖闾伐楚示意;自此战役后吴都迁至姑苏(今苏州) 制图@陈志浩&陈随/星球研究所

  无锡城在今梁溪区,因城池形似龟背又名“龟背城”,城中河网密布;相传无锡之名或源于“吴墟” 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摄影师@应威

  800余年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始成,流经无锡城的古运河,便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苏北等地的部分棉花,也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逐渐兴盛,城中“布市”绵延百米。

  无锡成为名噪一时的“米码头”、“布码头”、“钱码头”,堪称“商贾云集”。

  南长街依无锡古运河而建,有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之称 摄影师@梁俊杰

  东吴时期,无锡便有佛教传入。始建于梁的南禅寺塔,共八角七层,檐角悬铃,蔚为壮观。

  除此之外,书院、学社、私塾、蒙馆等大小学院也纷纷建立,明清两代共建有800余所。

  沐浴在书香中的无锡人,历史上共走出了5名状元以及500余名进士,可谓人才济济。

  然而自有建置以来的2000余年,无锡始终为县,或隶属常州,或隶属苏州,发展水平与苏州等大城无法相提并论。

  直至近代,这座城市才获得了崛起的契机。它所积蓄的千年之力,即将厚积而薄发。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各国纷纷来华建立租界。旧时代衰落,新时代登场。

  而紧邻上海的无锡,不只看到了乌篷船的飘摇与江南的动荡,也看到了工商业时代正拉开帷幕。

  1867年,16岁的周舜卿赴上海谋生,一边做学徒一边研读英语,后入职“上海大明洋行”,数年后实力大涨。

  1872年,17岁的祝大椿经人介绍,于“上海大成五金号”打工,精通钢铁五金等购销业务,资产日益积聚。

  1900年,自18岁便来到上海的荣瑞馨,已担任英商鸿源纱厂经理,后自己开设商号。

  而同为荣氏兄弟的荣宗敬与荣德生,做上海学徒时也不过十三四岁,历经数年打拼,掌握了粮棉产销之道。

  现代的工商业经济,让无锡人大开眼界,而上海人的开放与机敏,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此时,“实业救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那些曾叱咤上海的无锡人选择重返故土,开创新业。

  1895年,杨氏兄弟创办了无锡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矗立于无锡运河边上的第一根烟囱,开启了这片土地的崛起之路。

  保兴面粉厂后改名为茂新面粉厂,下图中的工厂均为荣氏企业 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图片来源@无锡市图书馆

  短短30年间,以荣氏、周氏、杨氏等家族为代表的工业集团迅速壮大,富甲一方。

  这座昔日小城,竟成功跻身中国“六大工商业城市”之一,与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同台竞技。

  无锡也是当时中国“六大工商业城市”中,唯一一座非通商口岸且没有外资参与的县级城市;下图是经过无锡的货船 摄影师@尹士

  与此同时,积累了财富的无锡人在此造园、修桥、筑路、办学,渐渐改变着故乡的样貌。

  其中号称中国面粉业与棉纱业巨头的荣氏家族,还创办了江南大学,为今无锡江南大学的前身之一。

  1956年,无锡东亭镇将具有手艺特长的农民组织起来,开办了一批“社队企业”,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东亭春雷造船厂。

  由于此地河网密布,人们生产生活几乎均要用船,所以船只的修理与养护,成为这里的特色行当,历史颇为悠久。

  于1965年从上海迁至无锡的中国船舶702所,现已是世界著名的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研发基地 摄影师@应威

  悠久的传承造就了过硬的技术,外加农村费用相对低廉,于是城区的不少船只也来此修理建造,船厂经营愈渐兴旺,业务范围逐渐扩大。

  随之,一大批小型农机具厂、化肥厂、农药厂、水泥厂也陆续兴建,形成了无锡乡村发展的第一波高潮。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80年代,满怀憧憬的中国人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

  日益开放的环境激发了市场的庞大潜力,在社队企业的支持下,无锡人轰轰烈烈地开启了创办乡镇企业的新篇章。

  曾于乡村田野间忙碌的农民,开始奔赴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带回大大小小的项目和订单。

  一批批工业产品如潮水般涌进城市,变成丰厚的资金,人们建起更多更大的厂房。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很快成为与无锡城市工业平分秋色的力量。与此同时,无锡的行政区划也历经多次变革。

  无锡行政区划示意;江阴与宜兴后改设为县级市 制图@陈志浩&陈随/星球研究所

  1987年,无锡惠山西塘村,成为江苏首个“亿元村”,而与之齐名的华西村,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全国最大的乡镇工业集群由此形成,其领域涵盖机械、电子等7大行业,产品足有3000余种,无锡乡镇工业经济总量曾连续14年位居全国之首。

  而这些乡镇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革后,则成为了华西集团、红豆集团、海澜集团等大企业集团。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成为沿海地区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城市,工业门类渐趋齐全。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无锡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智能化在此得到大力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纷纷设立。

  在国家与地方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总投资20亿美元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落户无锡,使无锡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地之一。

  2011年,无锡高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高端产业占据引进项目的主导地位,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行业领跑全国。

  至此,无锡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以及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的经济总量,超越了诸多省会城市。

  走进今天的无锡,蠡湖大桥、金匮(guì)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现代化桥梁横跨江上。

  从无锡坐高铁去上海和南京均在1小时以内;下图是无锡东站 摄影师@殷瑱达&李玉&应威

  而在繁华之外,这里依旧保留着江南水乡的秀美安逸,处处回响着温柔动听的“吴侬软语”。

  而酱排骨、小笼包、梅花糕、肉酿面筋、开洋馄饨等以“甜咸”著称的锡帮菜,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无锡鼋头渚樱花;拥有目前世界最高青铜佛像的无锡灵山景区 摄影师@张子玉&应威

  从泰伯奔吴到驰骋江河,从实业救国到乡民致富,这里见证了王权霸业,也见证了凡人伟业。

  他们不信命,所以要“改天换地”。他们不认命,所以敢于在狂涛巨浪中,毅然前行。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东南西北四大“京”北京和南京还都在东京和西京去哪儿了

下一篇:北京:黄酒企业的生金之地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