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龚继先:笔墨“悟”世间万物在自娱中享受创作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龚继先,当代著名书画家,出生于北京,工作于上海,师承水墨花鸟画大师李苦禅。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主编《艺苑掇英》,是中国美术出版史的重要见证人。
他的画,不论是大幅、条屏,还是册页,都能尽得自然的流美,而后笔墨灵秀,意境深邃。这些,其实都与他的文化修养有极大的渊源......
1939年,龚继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在紫禁城城门下度过童年的他,自幼浸淫于传统文化。因为家里跟故宫离得近,偶尔他还会在巷子里,碰见以前给慈禧做饽饽的老太监,听老人们讲宫里的旧事......潜移默化中,老北京的乡土人情、民风民俗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中学,痴迷于绘画的他,连上课都想着画画。他的立体几何、生物、历史、语文都出奇的好,因为这些学科都和绘画有关联,由此可见,龚继先的绘画天赋确实非同一般。
1958年,龚继先顺利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入学时,正是中央美院国画系积极充实师资力量的时候,各个名家齐聚一堂、百花齐放。
当时李可染先生教他山水、书法,李苦禅先生教水墨大写意花鸟,叶浅予先生带领深入生活教速写等等,教学门类与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在这里,龚继先勤学苦练,画功日益精进,对水墨的运用越发得心应手,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为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的学习水墨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基础。所以龚继先常说他很幸运,正赶上了好时代,结识了众名师。
1963年,24岁的龚继先从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分配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由此,上海成为了龚继先的第二个故乡。之后,在他的作品里开始出现了北派之质和南派之文的跨界融合,创造了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的风格。
从中国画的特点来说,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对物质的简单临写,而是“缘物寄情”的写意艺术,所以讲究气息、韵味、格调。
而这其中韵味与道理,便都要靠一个“悟”字。龚继先认为,中国画是一种感觉的艺术,没有悟性,有时反而越是用功,效果越不尽人意。
博学多识的龚继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推崇,在水墨创作中,他也遵从阴阳之说。在他看来,中国水墨画就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不断运化的“道”。这种笔墨节奏,阴阳虚实,独特的空间意识正是“道”所具有的东方精神、审美特征,以及蕴含的朴素辩证法。
这一效果的达成,不仅是要凭借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灵沟通,更重要的,是依托于作画者的笔墨。并且,有笔墨技巧的同时,更要有思想指导。
绘画中的笔墨,不仅仅是技法,它其实是带着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带着生命力的,这样才能够赋予一个生动的形象。
在提及水墨,龚继先难掩喜爱之情,并声称这一生,都在不断追逐自己心中热爱。用他的话来说,画画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不打草稿、不设腹稿,一切跟随着笔墨和线条,走到哪里,便是心到了哪里。这样的画,就已经代表了自己。
1989年,龚继先前往新加坡举办画展。在展览开幕前夕,兴之所至,龚继先便想即兴绘上几幅。也就在这时,刚好参展的作品与常用的笔墨工具,都还在托运的途中,未到场。由于不想让众宾客失望,于是他便用手指,开始画起了指画。这些“顺手随心”而作的指画便“临危受命”上展了。
令龚继先没想到的是,一经展出,指画大受欢迎!观众看得兴高采烈,夸赞指画别有韵味特色,并且全部作品,均被前来参展的艺术爱好者们一一订购。
回忆到这里,虽然几十年过去,但仍可见龚继先的兴奋与感慨之情。之后,他的指画创作,一直延续至今。
龚继先的指画开卷墨气浑润,大胆洒脱。每一幅的构画,刚柔并济,朴素淡雅而韵味无穷。
其实,指画创作的难度系数非常高,因为手指不像毛笔可以涵养水分,令墨的颜色能够舒缓释放。但一经领会,指画的妙处更是有笔墨达不到的效果,兼具笔墨的味道,气质又别具一格。
尽管大众对龚继先的指画,满怀好奇,但他坦言,并不会接受在任何镜头前表演指画创作。其中缘由也十分简单,他只想让本该扎根中国传统笔墨创作的年轻一代,仍然脚踏实地,潜心继承最为重要的创作形式与技法,绝不可跨越基础。其用心良苦,忧心后辈,也着实为大家风范!
“我现在做的全部,处处都是顺其自然,从不强求些什么东西,心里很开心就是了。”
1993年,龚继先请辞了出版社总编辑职务,开始了“半闲”的退休生活,也有了更多时间可以继续钻研他所热爱的绘画艺术。在创作中,龚继先越来越倾向于用减法,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
在龚继先看来,水墨欣赏十分小众。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评鉴,其实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做自己,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切,只要觉得快乐就好。他说,能自娱,方能娱人。
入读孔德学校,在该校完成三年幼稚园和四年初小阶段学习,期间历经抗日战争胜利、北平和平解放。同年,搬家至东华门北河沿58号居住。
入读育英学校,在该校完成两年高小和三年初中学习,初中期间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打算退学拜师学画。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次通过高考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师承李苦禅、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郭味蕖、俞致贞、田世光、张其翼、刘凌沧等国画名师。就读期间曾去雁翅青白口、南吕村、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参与人民大会堂等首都建设项目的美术协助工作;到明清古寺进行美术调查。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分科,进入花鸟工作室,主要跟随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俞致贞几位先生学习,业余时间受教于王雪涛先生学习小写意。
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周恩来总理历时四个小时的给首都艺术院校毕业生的讲线月,毕业分配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被安排至上海美术馆参与美术馆重新开放工作。并筹办工农兵画展,发掘数位基层美术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美术名家。
重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同年,陪同王朝闻先生赴黄山、雁荡山及浙江多地采风。
结识谢稚柳、陈佩秋、唐云、朱屺瞻、程十发、蒋玄怡等海派名家,并与杨仁恺、翁万戈等先生成为挚友。
与富华、黄宗英一起为赵丹举办生前唯一一次公开画展。同年,中国台北举办“龚继先水墨画展”。
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同年,任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委员及《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委会副总编辑。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龚继先的《怎样画荷花》。同年,《汝窑的发现》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同年,参加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古代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加坡举办“龚继先水墨画大展”。
应日本水墨交流协会之邀参加“中国书画精粹展”。同年,参加中国香港举办的“上海书画院画展”;应邀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参加中国台北举办的壶展,展出自绘紫砂壶七十件;应邀参加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里举办的国际书画邀请展。
新华出版社出版《龚继先画集》,日本大阪举办“龚继先水墨画展”,参加日本三越百货公司举办的“中国画院画展”。同年,杨仁恺《国宝沉浮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应新加坡美术总会、缘斋之邀举办“龚继先指画展”,并讲学、出版画册;应美国洛杉矶艺术展览馆之邀,参加“中国当代名家画展”;应邀参加无锡市博物馆举办的“倪云林绘画国际研讨会”。
辞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职务,潜心作画,并代审社内部分稿件。同年,任全国首届国家图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任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应邀参加韩国首尔“中国书画艺术展”。
上海电视台教育频道拍摄并播放龚继先个人专题片,应加拿大方面邀请赴加写生、展出、交流。同年,历时十年筹备的《陈老莲》一套三本画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参加在中国澳门举办的“上海书画院作品展”。同年,应浙江金华黄宾虹艺术馆之邀举办“龚继先作品邀请展”。
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摄制组拍摄《龚继先指画专辑》并播放。同年,参加中国台湾新竹举办的“上海市文史馆书画展”。
上海电视台教育频道拍摄并播放龚继先个人专题片。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拍摄并播放龚继先个人专题片。
参加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海派丹青——上海文史馆书画展”。同年,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拍摄并播放龚继先个人专题片。
浙江电视台《收藏》栏目拍摄龚继先专题片上、下两集并播放。同年11月,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墨海精神》龚继先从艺50周年水墨画大展,并出版个人画集。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中国画院在上海图书馆举办“墨海精神:龚继先从艺六十年回顾展”,并出版个人画集。
注:以上内容均为“十里玉见”版权内容,如需转载或有其他商务咨询,可联系我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