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城三千年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说起北京,大家都知道它是国之首都、千年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哪哪都可见文物,哪哪都有可能是历史遗址。
但是如果问你,北京城有什么历史?至今建城多少年了?它是如何成为历代都城的?也许还不一定能快速准确地回答。毕竟,关于北京的建城历史,实在是太悠长,长达三千年之久,不是一两句就可以概括完全。
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所著的这本《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以时间为线索,历史朝代为脉络,从考古发现的角度切入,结合历史事件,讲述了北京城三千年来如何逐步壮大,跟随朝代更迭而成为历朝国都,历经时代变迁而发展成今天的现代化大都市。
传统媒体的作者背景使得本书的写作风格朴实真切,注重细节,脉络清晰,严谨客观,在现场采访的基础上真实记录了多年来考古界对北京城进行考古发现的全过程和各种复杂情况。
现在我们一提起北京,第一印象便是故宫,这座得到明代和清代皇帝青睐的皇宫居所。但几百年的明清历史只是北京城的其中一段历史。
往上追溯,大约在12世纪之初,金朝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但不久后被成吉思汗攻下。直到后来元朝建立,忽必烈定都北京,新建起一座大都城。北京从此成为有着八百年国都历史的重要城池。
但北京城自然不是从金朝、元朝才建成,在此之前,它曾经做过诸侯国的国都、陪都,曾经被名为“南京”,曾经是不可逾越的军事重镇。一言以蔽之,北京城自古便是中国重要的城池,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理位置。
通过漫长而艰苦的考古发掘,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成王之时,召公被分封为燕侯,其儿子克带领部落来到北京地区,发现这里环境优越,山水相宜,于是定居下来,建设成燕国都城,北京也因此有了“燕京”之称。
但是,当时都城的地点并不是现代的北京城所在,而是要往西南方张望,在如今的房山区董家林村。现在这里也建有一座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三千年前燕都的考古发现成果。
除了燕都之外,当时还有一座蓟城同时并存,也被认为是北京城的最早起源,但至今只存在于史料记载中,仍没有考古发现的印证。
在历史上,北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叫“北京”,而是因其地理上的政治地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元朝之前,中国的朝代以汉人统治为主,政治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在偏西部及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以如今的陕西和河南省为主,如长安、洛阳、开封等都城,都做过多个中原王朝的国都。
北京当时所在的地方可以说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偏远边关之地,仅作为分封地区或派驻官员管理,以防守东北和北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因此也是当时的军事重镇。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里的幽州,就是北京在隋唐时期的名称,后又改为范阳。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当时即是以节度使的身份驻守在幽州,远离唐都长安,悄然壮大自己的军力,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
李白也曾经到过幽州,亲见城内的经济繁华、胡风盛行、海运便利,还留下不少名句。
最近火爆的一部电视剧《唐朝诡事录》里,男主角之一的卢凌风在自报家门时总是带着一腔骄傲报出“范阳卢氏”的名头。范阳卢氏就是当时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四姓高门之一,妥妥的名门望族,世居涿县,即属范阳郡,也就是北京城一带,怪不得这么傲娇。
北京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陆续发现了多座唐墓,包括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史思明、薛府君等。在2013年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唐代长沟大墓,规模宏大,墓主人即为幽州卢龙节度史刘济。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之后,中原王朝关注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幽州地区,而幽州也从边疆重镇转向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
大辽时期,幽州改名为“南京”,又称燕京,做了180年的陪都,也成为当时多民族交流融合、文化经济碰撞的重要地区,并由此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的发掘,向后世展现了当时冶铁制钢的先进工艺,证明了辽代冶铁业的发达。
朝代更迭,随着中原王朝之一的宋朝退场,轮到金朝登上历史舞台,迁都北京,名为中都,北京从此开启800年建都史,也终于成为中国政治权力更替的主舞台。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原金中都的东北郊重建一座新的都城“元大都”,为明清时期北京城的营建描画好了“底稿”,比如规整的街道布局、繁华的街道、城市中轴线。直到如今,元大都城还压在北京城的下面。
著名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后亲见繁华兴盛,叹为观止,并将他在大都的见闻都记录在了《马可·波罗行记》中。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将当时的北平改名为北京,与明朝都城应天府(即南京)相呼应,并且一心打算迁都,后来还亲自督建北京紫禁城。
直到1421年,朱棣在新建成不久的紫禁城内接受百官祝贺,并将北京正式改为“京师”。即使后来明朝的皇帝更替频繁,北京的帝都地位都已经牢牢坐稳了。
在营建北京的同时,明朝也同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南京和朱元璋老家凤阳的中都。几十年间一口气建设了三座都城,明帝实在疯狂,大概是对都城有什么执念吧。
曾为北京紫禁城的修建提供了大量参考和精华的明中都凤阳城宫城,如今只遗留下断瓦残垣,甚至有些遗址早被铲平,但仍能一窥其恢宏雄壮之势。
明帝国的权力争斗混乱,让人不喜,但在营建紫禁城这件事上倒要给他们点个赞。有了明帝的执着、建造者的用心以及无数人的付出,这座布局规整、设施齐备的皇城才得以面世。到了清代,对紫禁城也只是增补修缮,没有进行大的拆改。
从诞生的那天直到今日,紫禁城便是北京城的中心和标志,也是世界建筑文化遗产和历史宝库,彰显出北京大国之都的风貌。
明帝留给北京城和后世的重要印迹,除了地面上的紫禁城,便是地下的宝藏——明十三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考古队对万历帝定陵的考古发掘经历了种种困难坎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计划、以科研为目的、主动地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对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项目。
鉴于对文物的保护技术有限,我国的考古工作也定下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的基本方针。北京城的地下还埋藏着多少宝藏,也许要等待我们有十足的把握保护其完整再现才会再进行深入挖掘了。
民国时期,皇城进行了比较大的拆改,也适应近代城市的新发展而变得更为便利宜居,北京城从封建古都城走向近代化城市。
这是北京城3000年城市历史的考古发现历程,也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缩影,其背后凝聚了多少考古人的时间与心血。通过考古发掘,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才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