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大力推动节地生态安葬 盘点别国殡葬习俗变迁

2023-04-10 09:55分类: 北京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清明假期殡葬、墓地等话题随之升温。与往年有所不同,生态安葬成为了今年各方热议的焦点。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将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到2020年,力争树葬、海葬等生态化安葬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清明假期殡葬、墓地等话题随之升温。与往年有所不同,生态安葬成为了今年各方热议的焦点。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将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到2020年,力争树葬、海葬等生态化安葬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

  对于撒骨灰的做法,很多人不能接受。尤其是仍有着较强传统观念的中年一代。他们认为,没有骨灰、没有墓碑,去哪儿追思老人。不过,也有不少年轻人乐于接受。在他们看来,追思的方式不必局限于扫墓,留下与故去人的合影、使用他们留下的旧物件,都能表达思念。此外,年轻人更认为,生态安葬的做法更加环保。

  深知生态安葬的好处,也理解对上坟祭扫传统的尊重。对于中国人来说,生态安葬这种新式安葬法必然需要一个接受过程。那么,外国人会采取哪种方式安葬亲人?是否也讲究传统或者愿意生态安葬?

  看看德国。要论规矩,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德国。德国人向来按规矩办事,在丧葬方面也不例外。德国法律规定,不论土葬还是火葬,棺材和骨灰盒都需要埋在墓地里。然而,守规矩的德国人是不是真的会遵守这一规矩呢?《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德国的安葬方式以土葬和火葬为主,受宗教的影响,传统上德国人对逝者采取土葬。德国有很多的公共墓地,而且大都属于教会。墓地里面就有葬礼用的小教堂,一个人在去世后,亲属会在其生前所在的教会的墓地或者是其他公共墓地的教堂里举行葬礼,并且通知逝者生前的亲朋好友,葬礼的规模有大有小,都是由牧师或者是神父主持,中间还要唱赞美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追思仪式结束之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抬着棺椁到墓地下葬,参加葬礼的人,扔花填土,没有嚎啕大哭,悲伤都是写在亲友的脸上,整个过程非常的庄严肃穆。不过这样一个葬礼,可不便宜,平均花费在7千欧元,约折合5万元人民币。这还不算墓碑、墓地的护理等其他后续费用。档次稍微高点的土葬要在2万5000欧元,甚至是更高,将近20万元人民币。所以说不是每个逝者都土葬得起的。除了昂贵的费用外,德国可用的墓地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即便是很多人选择家庭合葬,也就是过世的家庭成员都葬在一起,也还是解决不了墓地紧缺的问题。再加上现代人们的观念的改变,火葬在德国也被更为广泛的接受。相对于传统的土葬来说,费用也相对低廉,平均花费在2千欧元左右。不过根据德国的殡葬法的规定,所有死者必须要安葬在墓园里,可以入土,也可以将骨灰存放在墓园的灵堂里,总之,逝者必须要进入墓园或者是陵园。

  俄罗斯丧葬礼仪因历史变迁而经历了很大变化。正在俄罗斯留学的张舜衡表示,曾有一段时间,因东正教的深入人心,俄罗斯的丧葬程序十分复杂。

  俄罗斯人的安葬传统演变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俄罗斯安葬历史经历了火葬到土葬,最后火葬和土葬相结合的演变。在古代,俄罗斯大多数部落流行火葬,骨灰收集在一个小陶罐里,埋在山冈或乡村墓地。基督教传入后,火葬改为土葬。特别是随着东正教在俄罗斯越来越深入人心,教会不仅极力反对火葬,而且土葬的习俗礼节也越来越繁复。比如在出殡前,亲属、亲友不宜亲手烧饭,因为这样煮出的饭会变苦,下葬那天按风俗要杀猪宰牛,烤面包和做馅饼。送殡途中,死者长子或生前最亲近的人喝点啤酒,然后洒在地上为死者祈祷。送葬队伍要用麻布铺路,民间称麻布路为桥,据说这样死者亡灵就可以沿桥升天。将灵柩停放于墓穴后,人们齐唱挽歌,然后将土洒在棺材上。葬礼归来,死者家属要设宴招待来宾,此时还要为死者安放灵位,灵位放有照片,并供奉食品、伏特加酒,供奉历时40天,40天后才能撤掉灵牌和贡品。因为东正教认为,在死后40天,由其灵魂决定此人是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其中最特别的是人死后人们将尸体放在平铺的亚麻布上,给其洗澡和梳妆,然后将亚麻遮盖全身,放入灵柩,入殓后,在棺材右侧凿一个小洞,让死者在最后时刻能耳闻目睹外面的情况。10月革命后,俄罗斯经过苏联时期的反宗教迷信运动,最终城市人大多选择火葬,而信徒众多的农村依然保持着土葬,有些偏僻的农村甚至连火葬场也没有。不过葬礼已经非常简单,只包括向遗体告别、送灵柩、追悼会、安葬四个部分。在俄罗斯生态安葬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安葬方式,除非死者在遗嘱有注明,世界上唯一一家殡葬博览会,坐落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市,俄罗斯首个互联网葬礼则安排在这里,以照顾那些不能出席的亲朋好友,他们可以通过摄像头观看葬礼,以表哀思。

  目光转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客观上说,应该不存在土地紧张,需要墓地给活人腾地儿的现象。不过,《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人已经逐渐更倾向于生态丧葬的方式。

  虽然澳大利亚的土地相对于较少的人口来说并不稀缺,但是近年来澳大利亚的丧葬行业,仍然向着生态环保、节约土地的方向大步前进。比如近十年来,澳大利亚火葬、土葬的比例已经从55:45提高到现在的65:35。而墨尔本的一家殡葬公司目前还提供了直立式的墓葬方式,使每个墓穴占用的面积大幅度减少。除此以外,生态墓园、丛林丧葬在澳大利亚也开始兴起,所有丛林丧葬,就是人们可以把亡故的亲人随机的埋葬在一片看起来像是丛林的墓园当中,不竖碑,看起来和普通的树林没什么两样,有一些墓园还特别允许亡者的亲友自己来挖墓地埋葬亡者。对于特别希望可以以后祭奠亲人的时候,知道准确位置的人,也可以在那儿放一个小小的卫星定位导航器,或者是简单的放一块儿石头作为标记,而有一些丛林墓园当中,甚至由于生态环境优越,吸引了大量的袋鼠,变成了袋鼠安居的乐土。对于棺木的选择,澳大利亚的殡葬市场也在向环保发展。作为传统的经过防腐加工的棺木的替代品,可降解的棺材和更小的骨灰盒也渐渐的被更多人所选择。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最近推出了硬纸板棺材,每个月的销量目前正在稳步上升,而预计这种需求在将来还将大幅度的翻番。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北京昌平天寿园:中国丧葬文化简史

下一篇:京郊冰雪里祈福新春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