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重庆文化发展新篇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细雨绵绵,朱茂和同事们一度担心这阴冷的天气会浇灭人气。随着人群越来越密集,大家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市文化委的干部职工,都亲历了这几年重庆文化产业的深刻变化。大家的一个共同感受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以外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在这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下,该如何引导文化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此,市文化委一直在不断探路。
2014年11月,市文化委启动实施成长型文化企业培育计划,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纳入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我市文化市场体系的有力支撑。
“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学会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为传统手工艺插上腾飞的翅膀。”观看良久,有人建议道。
“公司发展可以分成两条线,一条搞研发,主要是手工制作,产品量少价高,还要去参赛,以提高知名度;另一条用机器设备生产,走量。”那人具体说道。
经过思量,三峡绣公司采用了这一建议,投入200多万元引进科技公司,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
如今,万州三峡绣已从一个作坊式的工厂,成长为拥有500多名员工的企业,公司还在重庆之外的6个城市设了分支机构。
“从全国平均值来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要占到文化产业的40%,但重庆只有24%。”市文化委经过调研发现,重庆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将这个空间转化为有效动能。
大家穿过北碚城区,进入童家溪镇,再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才到达这家钢琴公司。
这一行人的到来,让斯威特总经理孙家稀有些吃惊——在此之前,这家公司只顾埋头生产,从未主动寻找过“组织”。
而放眼重庆,还有不少像斯威特这样的文化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养在深闺人未识”。
原来,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公司,因钢琴质量过硬,产品供不应求,在西南地区极具竞争力。
“有这么好的发展优势,应当将品牌打出去啊。”对此,市文化委帮斯威特理清了发展思路,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促进了斯威特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的转变。
2013年,斯威特的年产值是4000万元,2016年已突破亿元大关,同时还被评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几年,市文化委大力挖掘文化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内的企业,并进行重点培育。如今,文化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在整个重庆文化产业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0%。
“北仓”原本是重庆纺织仓库。随着纺织行业的衰落,这个仓库一直闲置在繁华的北城天街附近。
2016年10月12日,“北仓”以另一个身份——“中复·北仓”文创园再次亮相。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北仓”最终确定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带动周边消费、娱乐、文化创意、产业孵化等板块的园区定位。
改建后的这座百年建筑,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有供游人驻足停留的休闲商业场所,也有各类艺术展览……走进北仓,复古的工业气息和文化氛围立即扑面而来。
猫儿石文创园的前身是猫儿石原白猫厂旧址。改造后的猫儿石文创园,结合了“互联网+”模式,打算引进全国各地的文化“创客”。
在开园之前,市文化委将猫儿石文创园的招商资料发给各区县文化部门,帮助其招商。
“合理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厂房、仓库、楼宇、老建筑等,一方面能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为文创人才提供创意空间。”朱茂说。
由于单个企业的影响力弱,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市文化委正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企业集聚区。城市存量建筑的升级改造,正是打造特色企业集聚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重庆已建成N18文创园、黄桷坪艺术园区、猫儿石文创园等文化创意园区,它们是盘活存量房产、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也为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另一种增量价值。
最近几年,市文化委产业处处长陶宏宽养成了一个习惯——坚持每周利用休息时间看一场电影。
“你知道我看的是什么吗?我看的是《谁的青春不迷茫》。”陶宏宽笑着说,“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我必须要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关注什么。”
随着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出炉,重庆成为26个试点城市之一。市文化委决定借此东风,来刺激重庆的文化消费。
为了结合年轻人这个消费主体,市文化委牵头成立了文化消费者联盟,将1000家文化领域里的排头兵企业聚集起来,策划了一系列活动。
“陶处长您好,我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现在注册了一个文化企业,‘文化消费者联盟’我还能参加吗?”
挂了电话,陶宏宽又被拉回至热闹的活动现场。对于重庆的文化产业来说,这又何尝不是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