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游 民俗文化游走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清明假期结束,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人们的出游凸显出一些新的趋势。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市民出游的“文化”属性进一步增强,关注的重点也从“景点”本身不断向“体验”纵深发展。
今年的清明假期,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人们出游的需求和属性也有了新的变化。根据在线旅行平台提供的最新大数据统计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以博物馆、文化遗产及小镇、民俗风情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成为新的亮点,文化类景区订单整体同比增长2成。其中,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人气颇高,“博物馆”主题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达17.8%,而文化遗产及小镇更是同比增长达到了23.4%。清明节期间,罗浮山、灵山大佛、灵山小镇拈花湾、奉化溪口、寒山寺等景区,同比增长也有17.2%。
除了传统文化以外,主打体验不同民族特色文化的云水谣景区、连南千年瑶寨、云南民族村、周庄古镇、东平水浒影视城等,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引领下,也成了拍照、拍视频的“打卡”胜地。
“今年清明假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纯观光景点逐渐遭受冷落,民俗文化游辅以中高端酒店正在成为热门旅游方式。”某在线旅行平台负责人李秋妍表示。据了解,3天的清明假期带动了中短途周边游、自驾游的爆发。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高端星级酒店、高品质精品酒店以及个性化的民宿成为市场中的热门,在网上预订平台,无锡拈花客栈、南山竹海客栈、安吉帐篷客酒店等已经成为“网红”的酒店,清明期间都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盛况。
除了出行和居住的“体验”以外,旅途中与同行人的“互动”也成了人们越来越讲究的“体验”,从出行组合来看,今年清明节假期,无论是短途的周边游、自驾游,还是中长途的自由行行程,亲子群体都成为绝对主力,假期老中青三代同游更是成了趋势。到山区陪老年人欣赏樱花、桃花、海棠等各色春花,到游乐场陪孩子尽情玩耍都成了重要的出行项目,各大主题乐园也借此提前迎来了“旺季”。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