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探秘疫情下的洪崖洞 重庆人喊话:抖友莫凑热闹莫乱跑!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洪崖洞是当今重庆市最具代表性、人气最高的网红景点之一。依山傍水而建的仿古建筑——吊脚楼复原了老重庆的民俗风貌。十几年前洪崖洞刚开放时并非特别出名。直到三年前随着抖音和vlog的兴起,洪崖洞、轻轨穿楼等一大批源于山城独特地貌的建筑在网上一炮打响,红遍了大江南北。每逢节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蜂拥而至,纷纷来到重庆打卡。各地的抖友们都想来亲眼目睹这个被誉为现实版的日本动漫《千与千寻》里的场景。洪崖洞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整个重庆旅游业的崛起。
作为长居重庆的旅行摄影师,我曾多次来洪崖洞拍摄作品。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洪崖洞及旁边的千厮门大桥人满为患。政府甚至需要封路来保证游客的安全。正当重庆做好准备迎接春节旅游热潮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泼了一瓢冷水。外地游客数量想必会剧减。曾经热闹非凡的洪崖洞在这特殊时期是怎样一番情景?趁大年初五重庆难得放晴的机会,我带上相机再次前往洪崖洞一探究竟。
我家住在石桥铺附近,以往去洪崖洞都是坐轨道1号线到小什字站,为了避免堵车。这次我特意选择了乘坐871路公交车。路上车辆特别少,仿佛穿越回了七八十年代的山城。汽车沿着渝州路前行。这是以往进城最经典的道路。公交车沿着渝中半岛的山脊蜿蜒而行,途径最高点的鹅岭,驶向末端的朝天门。公交车上始终只有三三两两的乘客,全程也没有把座位坐满。也许这条繁忙的路线正在经历史上最清闲的时刻。
我在新华路站下了车,步行前往洪崖洞景区。首先经过的是罗汉寺旁边的小什字轨道站。站口八排铁栏杆暗示往常这里是市区极其繁忙的地铁入口。高峰时刻需要排队进入。而如今半天见不到一个人进出。
在民族路和沧白路交界处的人行天桥上,戴N95口罩的女子正提着购物袋经过。
往天桥下望,家乐福超市入口挂着朝天门街道办打出的标语“少出门少聚会,减少传染的机会”。
临近嘉陵江边,马路来了90度直角拐弯。洪崖洞公交站上等车的人都戴着口罩。
橘红色的千厮门大桥横跨嘉陵江。它的西侧紧挨着洪崖洞吊脚楼。往常这里车辆川流不息。这是我第一次拍到仅有两辆车的画面。醒目的黄色出租车也是重庆的标签。曾几何时,五一节因为站在桥上看洪崖洞的外地游客太多。市里下令禁止机动车上桥。千厮门大桥上浩浩荡荡的站满了行人,被戏谑的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人行桥”。这也体现了重庆人的热情好客。宁愿我们本地人绕路,也不限制远方来客。
千呼万唤,终于到达了洪崖洞。你听说过在魔幻的山城重庆有“11楼和1楼走出去都是马路”的传说?这个广场便是位于洪崖洞屋顶11楼马路边的“城市阳台”。景区顶层的电梯入口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排队用的栏杆。可以想象在节假日,游客的队伍有多么迂回。旁边连火锅店都关门了。
城市阳台上新增的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公告上写着“为避免人员聚集引起交叉感染,洪崖洞景区从1月25日零时起暂停对外接待游客”。虽然我们没法进入吊脚楼的内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外面欣赏洪崖洞的美。
广场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环卫工人正经过“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的横幅。我抓拍到了这一具有时代背景的瞬间。
欣赏洪崖洞吊脚楼全貌的绝佳观景点位于千厮门大桥的人行道。这两张分别是我站大桥上拍摄的日落前后的洪崖洞。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的洪崖洞夜景更美丽,更有韵味。
我用长焦镜头以完美的45度角拍摄洪崖洞最西边的一组吊脚楼。这是我喜欢的洪崖洞一角。背景里依山而建的栈道还没有完工。希望我下次来时可以站在栈道上拍摄。令人庆幸的是,尽管洪崖洞景区关闭,夜晚仍然点亮了灯。洪崖洞的灯饰为重庆夜景增添了绚烂的色彩。重庆面对严峻的疫情保持微笑,没有“卸妆”。
桥头复古的亭子与对岸江北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着浓浓年味儿的大红灯笼照亮的是冷冷清清的桥面。我上次来玩时大桥上窄窄的人行道挤满了游客。有人投机取巧装扮成孙悟空、猪八戒来逗游客合影并赚取小费。如今游客不见,猴哥儿和二师兄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城市阳台广场的中心屹立着“记忆山城”雕像。难得有机会拍上这么一张没有游客的干净照片。远处是一座吊脚楼矗立在巍峨的山崖上。近处江边的车夫拉着黄包车。这组雕像是山城的缩影,体现了重庆的风俗人情。我觉得这座雕塑更是重庆精神的象征。勤劳勇敢的重庆人民一定能渡过难关,打败新型冠状病毒的侵略,让山城恢复昔日的热闹。
以上都是我亲自拍摄的洪崖洞美景。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哦!我会经常更新关于重庆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资讯和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