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故事」回望重庆火车站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作者简介】周安晋 昵称周游四方,老重庆历史爱好者、老铁路职工、重庆老街群友、自由撰稿人、这是他的第26篇美篇,截止6月28日20点已经有6222次阅读量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主席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从此,菜园坝重庆火车站就成为了成渝铁路的终点,几十年来这里也是无数人乡愁的起点和终点,曾几何时无论你离开重庆远走他乡,还是从五湖四海涌入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都曾是重庆的第一站。
(这是1952年7月2日,自重庆开出的第一列火车到达成都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贺龙在成都为成渝铁路全线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由成都驶往重庆的第一列火车出站。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后,第一列自成都和重庆分别开出的火车在内江车站会车(新华社发)
儿时我喜欢到菜园坝长江边看轮船,到重庆车站看火车,后来有幸在成渝铁路火车上成为了一名列车员。
80年代重庆至北京10次列车乘务组开展红旗车厢评比“劳动竞赛活动。摄影 邓华清
上世纪80至90年代,菜园坝摊点密集,鱼目混杂,车水马龙,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带着出行的期盼在此川流不息,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来去匆匆,一批批列务乘务人员在此集结,菜园坝人流如潮,重庆火车站热闹非凡。
春运列车严重超员时,我最担心车辆压簧影响行车安全,担心身体弱小的列车员挤不上车,关不了车门引发旅客坠车伤亡和列车员漏乘。
80年代春运采用棚车(货车厢)代客车,没有厕所就在棚车角落地板上钻个孔,围起布帘就是简易厕所,黑漆漆的车厢挂了一盏马灯就是车内的照明,夜间运行气温骤降僵手僵脚,寒风灌进车厢更是难熬,这些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1987年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全线年重庆站进行了扩容改建,新的站房落成,这一年重庆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开始涌入这座城市,同年国企改制下岗潮来袭,也拉开了重庆人背井离乡,下海经商的序幕。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推动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如今,全路路网四通八达,普车、动车、高铁遍及全国,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得以解决。
运行了60多年的重庆至北京T9/10次列车由重庆站调整到了重庆西站始发。
90年代,重庆客运段列车员钟声凭借一、三、三、四工作法,先后获得了“火车头”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殊荣。摄影 邓华清
重庆至北京9/10次是一趟老字号列车,也是全国铁路红旗列车。(90年代)
毛主席的女儿——李纳在重庆至北京10次列车上与工作人员合影(1996年10月23日) 摄影 邓华清
曾经的重庆站如今已被大多数人所淡忘,新的重庆北站、西站、沙坪坝站投入营运,客流的转移稀释了莱元坝火车站的人山人海,让曾经的地标——重庆火车站不再鼎沸。
归于平静的菜园坝火车站每天运行的车次屈指可数,大多数的车次都迁移到了重庆北站和西站。
成渝铁路唯一运营的一趟慢火车,重庆至内江5612次仍在开行,由于票价便宜,受到民众青睐。
毗邻重庆站的地标建筑——山城饭店巳被拆除。山城饭店历史悠长,60年代初期,我看到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红砖墙面八层楼很壮观,右边是向阳隧道,左边是重庆火车站。80至90年代山城饭店门庭若市,很多旅客都要在此住宿,等侯购票乘车,后来随着客流的转移,山城饭店一落千丈,经过60年风吹雨打,破旧不堪山城饭店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连接重庆火车站到两路口的皇冠大扶梯是全国最长的坡地电动扶梯,1996年运营,取代了之前的缆车。
运行了24年的大扶梯于2020年9月21日起停运,期待重庆火车站这座大扶梯以崭新面貌重回山城。
时代的脚步很快,火车从绿皮车到K字头到D字头再到G字头,高铁速度越来越快;从2G到5G从电话视频通话到各种短视频,可以说天涯海角近在咫尺,使浓浓的乡愁穿越距离的时空,让回家的路不再遥不可及。
随着重庆北站、西站、沙坪坝火车站投入营运,菜园坝重庆火车站新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重庆东站的开工建设,成渝高铁和渝湘高铁将在重庆火车站连接,地铁18号线在菜园坝设立重庆站,这座日渐苍老的火车站将实现全新的蝶变。
2030年,重庆市将形成衔接18条干线的大型铁路枢纽,中国西部又一个特大型铁路枢纽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铁路从破旧不堪一步步走到世界领先,中国也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几十年来,我们这一代人从青春飞扬到丝丝白发,见证了铁路的日新月异,回顾铁路的发展变迁,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的领导才有中国和中国铁路今天的辉煌,为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点赞,祝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