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坡地名背后的故事多重庆特钢厂在这里从辉煌走向衰落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岁月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石井坡这片灵秀之地上,人们一路披荆斩棘,用勤劳与智慧,在千帆竞发的新时代里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奋进诗篇。
石井坡东临嘉陵江,西接歌乐山,西高东低,呈半坡地形。据地方志记载,300多年前,此处是一块荒坡,鲜有人居住,仅有一条通往北碚的石板路。
清代乡民在此处修筑凉亭,发动周边居民凿石砌井引贮岩水,以方便过往行人休憩饮水,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处聚居生活,遂将此地命名为石井坡。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石井坡与生俱来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地域品格和人文基因在这块沃土上流传不息,谱写出一代代石井坡人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壮阔时代画卷。
特钢厂区横亘嘉陵江畔,跨越童家桥、磁器口、双碑等地,被称作“十里钢城”。在它70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开启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重庆特钢厂始建于1934年,前身为重庆电力炼钢厂,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1937年改名为“第二十四工厂”,并于当月生产出西南地区第一批电炉钢,为中国军队提供军用特殊钢材,解决了中国产钨而不能生产钨钢的难题。
二十四兵工厂在抗战期间,不惧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一边扩建,一边坚持生产,最高年产钢曾达到4000多吨,为抗战期间的重庆军工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特殊钢材。
同时,该厂还充分挖掘潜力,直接生产军工产品,先后生产出航空炸弹及手榴弹、掷弹筒等轻武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危难风雨飘摇之际默默支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新中国成立后,该厂归属西南军政委员会,改名“一0二厂”,后划归重庆改名重庆第二钢铁厂,1978年再次改名为重庆特殊钢厂,是国家保密军工企业。
重庆特殊钢厂是新中国的先锋企业,率先打破国外封锁,生产出国防需要的特殊钢材,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军舰、战斗机、核聚变等国防科研装备生产出了优质钢材,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奖。
20世纪60年代流传于重庆的一首逗趣童谣反映了当年重庆特钢厂的繁华。特钢厂在其曾经最辉煌的时候,员工就有上万人,加上家属,总共有两三万人都生活在这里。
这里除了工厂,还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甚至还有游乐园,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他们内心深处,深爱着这片土地。对石井坡人来说,这里镌刻下了他们的青春记忆和人生印记,在用血与汗浇铸的光辉岁月里,这里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故里。
当曾经仿佛永不停歇的钢铁轰鸣归于寂静,石井坡人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下了特钢厂的印记。
走进石井坡,你会发现这里成了色彩的海洋。居民们自发给老街旧巷点缀上色彩,利用废旧油桶、自行车、破旧轮胎等,通过涂鸦绘画等进行创意加工,将时尚青春的元素和充满岁月气息的建筑有机结合,还原特钢生活的美好回忆,让老旧社区重新焕发出生机。
“时光里”“花弄里”“童话里”等富有特钢文化元素的“最美街巷”,描绘出石井坡街道惬意生活的诗意画卷,为石井坡留住了岁月与乡愁。
对当地居民而言,涂鸦街不仅是城市面貌上的改变,更是激发创作激情,转变生活态度,拥抱美好时代的体现。
如今,石井坡涂鸦街已成为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点,色彩斑斓的街角小巷,为游人诉说着当年特钢的点滴故事。
时代的步伐冷却了炼钢炉中的高温,却不能熄灭石井坡人心中的火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
在石井坡,有这么一群“匠心独运,古道热肠”的“特钢能人”,他们为居民修理家居水电,路灯电线,分文不取;他们协调公共事务,调解邻里矛盾,驾轻就熟;他们编排小品舞蹈,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手到擒来。
如今,石井坡环境干净整洁,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生活和睦富足,呈现出一片盛世向荣之态。
当年的“企业能人”俨然成为新时代社区自治的主人,平地起高楼,考验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心和智慧,在党员带头和居民自治下,石井坡有了温度,而温度,让更多的居民重新将这里视为了“家”。
岁月荏苒,故地沧桑,虽然特钢厂已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下成为过往,但石井坡人依旧怀揣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初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如今,特钢厂正以另一种方式重生,在特钢旧址上,特钢1935文创公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对旧厂房进行保护和改造,利用毗邻磁器口古镇的优势,打造集工业文化旅游、创客中心、主题商业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配合推进特钢工业设计博物馆建设,提取特钢厂工业文化元素,展示特钢厂工业文化,打造彰显重庆近代工业历史文化的窗口。
蝶变新生,拥抱未来,石井坡正以自身发展助推滨江创新文化带、智能创意嘉陵江湾区的建设。
千锤百炼,铸石成钢。石井坡人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团结互助、自信幸福的时代精神,凝共识、汇民心、聚合力,以昂扬竞进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