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大文化发源地之首-昭通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昭通,是云南三大文化发源地之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美丽地方。虽然现在的昭通经济不是那么回事,但是我想说:“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昭通依然是一片文化的圣地。
昭通以前叫乌蒙,在清代改土归流。1731年,鄂尔泰在完成改土归流后,以乌蒙乃“不昭不通之甚者也”,奏请雍正“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并划归云南。雍正准奏,将其划归云南,并改名为昭通。昭通地名就是这样来的。
昭通1982年出土的距今五万年前的早期智人一昭通人的牙齿化石,足以见得昭通早就有人在这里生存啦!西周末至春秋时期,昭通出了一位教民务农的传说人物,据《蜀王本纪》、《华阳国治》以及《水经注》记载,这位著名的人物叫杜宇,杜宇到蜀国去,教当地的农民学习新的农耕技术得到了当地农民的拥戴,后当上了蜀王。可见当时的昭通已经步入了农耕时代,而且农耕技术比较先进。
在公元前250年,李冰开凿僰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更好统治中国,派人修建五尺道,加速了中原、巴蜀、云南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立朱提郡,直接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当时的昭通可是中央政权管理的,福利政策比较多,因此昭通社会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农耕技术再次得到了提升。唐朝时昭通由原先的朱提郡降级成为乌蒙府,在清朝时改为昭通至今。
昭通现有最珍贵的文化古迹是盐津豆沙关悬崖上的棺材,那才是昭通文化遗产的珍宝,值得每一个昭通人引以为傲的东西。
今天的昭通依然是云南最闪耀的地方,虽然自然环境不是很好,山高水长的但昭通依然是云南人口大市,经济自然在中间位置,但是随着昭通交通的改变,未来依然是云南的佼佼者,毕竟“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历史文化底蕴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就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是真正的软实力。我们期待昭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