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春城正青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抗战期间,昆明一度人文荟萃,汇集了中国最杰出的文化科技人才。图为1940年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北郊大普吉镇(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据西南联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57年的建城史……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21世纪开放繁荣的现代都市,昆明如祖国西南一颗耀眼的明珠,春融万物,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
1982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24座城市上榜,昆明名列其中。如今,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时尚文化、边疆异域文化交汇、相融,“汇东方与西方、融传统与现代”的昆明,正成为无数人的诗与远方。
“美哉昆明,爽适无伦!”这是著名学者周善甫为赞美春城昆明而于1988年写下的长达1259字的文学名篇——《春城赋》的开篇第一句,“爽适无伦”四个字写尽了昆明的特点。
公元763年,南诏国王阁罗凤到昆川(今昆明)视察时,盛赞这里“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公元765年的春天,为了实现开拓东疆、镇守安宁,阁罗凤“命长男凤迦异于昆川置拓东城,居贰诏,佐镇抚”——这就是昆明建城的开始。
据考,拓东城旧址在今昆明城南盘龙江至金汁河一带,建城时选择三面临水、向阳的平地,充分利用周围山脉和滇池天险,城池东、南、北三面有土城墙,唯西面有石桥和舟楫可通滇池,易守难攻。
初建时的拓东城规模不大。清朝倪蜕的《滇云历年传》中记载,拓东城在“蒙段时甚小”。1993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考古发现也显示,拓东古城的考察面积有9万平方米。后来,大理国将拓东城向西扩大,乃至三面濒临滇池,改称为“鄯阐城”。
1276年,时任云南行政长官的赛典赤·赡思丁将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了昆明。昆明首次成为云南省会。
明朝时期,大量移民进入云南,昆明汉族人口首次超过本地世居居民。此外,明朝政府在昆明实行广泛的屯田。这段历史对昆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名上,现在昆明地名中的“卫、所、营、屯、堡”等,多为当时的军屯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对一座城市的褒奖,是一座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1982年在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1/24,昆明获此殊荣并不是意外。这里的街道、建筑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昆明的千年辉煌。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都市一片生机,千年之前的昆明城,该如何触摸呢?了解昆明的人,会让你去看看现存时间最长的两座宝塔——东寺塔、西寺塔。
唐南诏时期,佛法昌盛,第十代南诏王劝丰佑在位时期(840年至859年),在拓东城大建寺庙,在城市中心先后修建惠光寺、常乐寺,并相应砌起了两座白塔,名为惠光寺塔、常乐寺塔。《云南通志》记载:“东西二寺塔在拓东城中,两塔相对而立,左右对峙,如双峰然。”
后来,因常乐寺在东,俗称其为“东寺”,惠光寺在西,于是俗称其为“西寺”,寺内之塔也就分别被称为“东寺塔”“西寺塔”。多年的口耳相传后,两座塔的本名鲜为人知,“东寺塔”“西寺塔”的叫法广为流传。
东寺塔、西寺塔是拓东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塔向高空突出,犹如擎天之柱,冲破了城池建筑物以横平线条为主的呆板布局,增强了城池的庄严和艺术性。双塔间的中轴线改变了拓东城的格局,也成为了日后城市发展的主脉。
历经千年风霜,东寺塔、西寺塔依然巍然屹立。2002年,昆明市打造了一条贯穿东西的旅游步行街,把两座隔街相望的古塔连成一体,使该区域成为一个具有老昆明文化特点的景区。闲时走上这条街,从东到西,犹如从古到今再入古,千年古城的沧桑变幻,可窥一斑。
在不到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汇聚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风云,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地。这里便是官渡古镇。
官渡最早被称为“蜗洞”,是滇池东北岸边的—个小渔村。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于此,以捕鱼为生,人们食用后的螺蛳壳堆积如山,成了现在的滇池地区贝丘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南诏大理国时期,蜗洞已经是滇池东北岸的一大集镇和水陆交通要冲。宋朝时,约1180年至1190年,因这里设有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要先停靠于此,再入昆明城,便有了“官渡”之名。到明清时期,官渡已成为商贾云集、手工业发达的繁华集镇。发展到民国时,这里有了“小云南”的美誉。
“万劫沧桑存古渡,千秋日月照螺峰。”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每一次朝代更迭,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从最初的古渡口,到建于唐朝的土主庙,宋朝修起来的法定寺,建于元朝的“六寺之首”妙湛寺,明代建成的金刚塔、凌云阁,以及清代修建的赐书堂……
今时今日,走在官渡古镇,吃着官渡粑粑,衣袖擦过土墙,其粗粝的质感来自千年前嵌在墙上的螺蛳壳和贝类。千百年来,这里一直人流如织、车水马龙。
1938年,距离昆明建城已经过去了1173年。在这座千年古城里,为在乱世中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一座注定将载入史册的学校诞生了,这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日军开始轰炸长沙,师生们又向西南辗转直至昆明。1938年,西南联大在昆明诞生。
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一流,有梅贻琦、朱自清、胡适、罗常培、冯友兰、闻一多、沈从文、华罗庚等大家。名师出高徒,虽办校仅有8年,但在现代中国历史上,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全面人才。
抗战时期,大批联大学生投笔从戎,从军者达834人。1945年底,在中国领导下,以西南联大学生为主体,昆明爆发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 爱国。“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是统治区的标志,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树起的第3个里程碑。
同时,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也在昆明滇池畔办学近两年荟萃了腾固、林风眠、潘天寿、吕凤子、吴大羽、陈之佛、庞薰琹、常书鸿等20世纪杰出的艺术大家,培养了李霖灿、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黄继龄、丁天缺等一大批顶级画家。
今天,西南联大的校门矗立在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它黑底白字,没有任何修饰,却质朴、厚重,它的背后,是以坚韧、不屈扛起了国家未来的许许多多人,他们的人生因西南联大不同,中国因他们不同。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这些是习总书记对云南、昆明发展的殷殷嘱托。近年来,昆明牢记总书记嘱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打造人人向往的世界春城。
云南民族村的打跳队伍里,时常能见到外国游客的身影;教场中路上,前来游玩的年轻人拿着蓝花楹文创雪糕拍照留念;在西山龙门石窟,早起看日出的人举着机器直播,千里之外的人也能看到这一壮观的场景;钱王街88号,花灯、滇剧等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轮番上演;拾翠民艺公园,文创产品吸引着想放松的年轻人……
作为著名的“春城”“花城”,昆明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来此度假、定居。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222.50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351.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2%。全年旅游总收入230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4.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8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8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9.95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69.6%。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23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7元,增长10.1%。
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昆明举办、承办了昆交会、世博会、南博会、商洽会、石博会、澜沧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论坛、COP15等国际会议、会展。今日,昆明愈发被世界注意,发展潜力无限。
第一次知道昆明,是2000年左右。一本挂历上,几根高大巍峨的白玉柱被五颜六色的鲜花环绕,异常美丽。那时还不识字,不知这具体是在昆明的哪里,只觉得好看。于是拜托奶奶珍藏着这本挂历,并于2004年包在了崭新的小学课本上。
再一次和这座城市产生交集是在2016年,我到昆明上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昆明工作。
我喜欢一个人去散步,尤其喜欢圆通寺寂静空灵的环境,能在水池边看乌龟看一两个小时,然后在回家的路上买一捧鲜花。我也喜欢约朋友爬西山、逛大观公园。雨后的西山空气湿润,来回几个小时能遇到许多人,他们是朋友、夫妻、父子、同学,他们步履悠闲、笑笑闹闹。我的朋友在旁边诉说生活中的美好,那种奇特的温情氛围感染了我,使我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融入了这个城市。在大观公园,我站在“天下第一长联”前,耳边是一位老人吹奏的单簧管声音,想起中学时期背诵“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原来我和昆明早有缘分。
昆明培育了改变历史的大人物,也让普通人繁衍生息,如同一位普通的、包容的母亲,爱着每一个小孩,也愿意善待隔壁邻居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