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苍山洱海间非遗聚人气

2023-05-03 13:33分类: 云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得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十分激动。这些年来,从申报到建设,再到如今成功入选,我很荣幸成为参与者、实践者与见证者。

  大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共有13个世居民族,四级非遗项目共7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位列云南省第一。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州肥沃的非遗文化“土壤”,成为我们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底气。

  白族三道茶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董丽(左二)率徒弟在云南省大理州凤阳邑有风小院展示白族三道茶。杨伟林摄/光明图片

  守护好这些文化瑰宝,就必须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传承非遗。以前,非遗在大理州的认知度很低,为打开一扇让老百姓认识非遗的“窗口”,2016年,我们开始筹建大理州非遗博物馆。

  当时经费很有限,我心里不禁打鼓:就这,能换来全州12个县市的传承人代表性作品吗?然而,事实很快给我“定了神”。来到鹤庆县,非遗传承人母炳林先生拿出一件银器,多年的博物馆工作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件上好的珍品。还没兴奋两秒,高昂的市价让我一下泄了气。没想到,母炳林先生笑着对我说:“家乡建非遗博物馆,我全力支持。”就这样,这件鹤庆银器被我们成功“收入囊中”。剑川木雕、白族民居彩绘、甲马纸……每到一个县市,当地传承人都把最好的器具文物拿出来,全都低于成本价,有的甚至是无偿捐赠。感动之余,我们也备受鼓舞,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非遗博物馆顺利建成,我们又将一批传习所、文博馆等建在非遗项目的原生地,设在传统村落中,这样既能让这些非遗文化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也能让它传得开、唱得响。

  如何让更多人加入非遗保护中来?我们坐拥苍山、洱海等旖旎风光,为何不能把旅游的“人流”转化为非遗保护的“人气”呢?经过精心规划,更多传习所、非遗工坊在热门旅游路线上落地生根,游客们纷至沓来。

  非遗有“热度”,百姓的日子也跟着蒸蒸日上。如今,大理州非遗传承的氛围越发浓厚,全州已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成立了13个非遗保护机构,各类非遗展演和送戏下乡活动超过了1000场,老百姓对非遗,那可真是“口中有、手中有、心中有”。

  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说过一句话,“看到传承人们幸福的笑脸,这就是我们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最生动的呈现”。我想,这不就是我们的现实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吕慎、陈冠合、吴春燕、张勇、张哲浩、李建斌、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行摄云南】探访茶马古道驿站云南驿

下一篇:河南: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