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别让热闹变胡闹

2023-04-29 14:35分类: 云南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最近,云南泼水节“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的话题引发热议,有女生遭遇过度泼水,甚至被撕扯雨衣的视频也在网络传播。网友哗然,认为“失去了边界感”。

  这并不是民俗、风俗的本义。泼水节历史悠久,洒水是为了庆祝,互送祝福,蕴含的是美好之意。个别参与者对他人进行攻击、骚扰式泼水,在别人已经明确表示尴尬、抗拒的情况下仍不依不饶,传递出的早已不是善意。这也让人联想到之前一些地方的婚闹,比如有的新郎被砸鸡蛋、泼墨汁,新娘被无下限“开玩笑”,从蓄意整蛊到低俗恶趣,甚至突破道德底线,给当事人身心造成伤害。当热闹变胡闹,哪里还有祝福的影子?

  玩归玩、闹归闹,凡事都要有个“度”。没了规矩、底线,借着风俗的名义趁机开低俗玩笑、伤害别人,是不文明、素质低的表现,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以往案例中,就有人曾因婚闹“过头”被告上法庭,还有人因此获刑。尽管这次泼水节事件中的当事人选择原谅对方,但并不意味着,恶意泼水者或更多参与泼水者不需要反省。更何况,逾矩的不良行为,除了让个人遭反感,还可能给城市形象抹黑。已经有游客表示,因为这些行为“心态都崩了,对泼水节有了阴影”。俗语讲,“一条鱼腥一锅汤”,若任由乱象滋生、体验变差,伤害的是一个地方的旅游口碑。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消除这类不文明行为?“须从规矩出方圆。”文明规则是一种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感,对个人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但不具备强制力。对不良行为要明令禁止,用有效手段为其戴上“紧箍”,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治理。游客们如果遭遇这种行为,也不要被“民俗”“节日”等说辞蒙蔽,更不要忍气吞声。只有积极报警处理,才能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净化节日氛围。当恶俗、低俗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那一小撮胡闹者也就只剩下“收敛”这一个选择。

  传统民俗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人人都是镜中人。严守底线和分寸,多一些善意和尊重,才能为民俗增添美好元素,让民俗文化流传下去,融入现代生活。(李娜)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30年代的老照片 美国人拍摄的云南丽江 传统的纳西风俗

下一篇:云南白族的风俗习惯“掐新娘”掐的人面红耳赤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