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北大、清华求学的石屏人

2023-04-28 21:22分类: 云南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大与清华等这些国内的一流名校,可以说是无数学子们的梦想。石屏虽仅弹丸之地,但历来重视读书的家庭不少,自两校创办以来,就陆续有品学兼优的石屏学子前去求学。或许让您意想不到的是,早在清末,就有石屏学子远去千里之外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求学。

  这是一本纪念录,记述了光绪末年一位名叫张镜溪的石屏人,远去京师大学堂求学,四年的求学时光一晃而过,即将毕业之际,学有所成的他竟然一病不起,最终在北京去世,让人扼腕叹息。同学们纷纷以诗文悼之,并出版成册以示纪念:

  张镜溪(1884年-1908年),石屏人,名注东,一字镜溪,又字沣涛,早慧能文,十五岁补官学子弟员,考为廪生。后入经正书院、省高等学堂深造,以优等选送京师大学堂预备科,修习德文、理工。在北京四年的求学期间,“足不涉乐户,而梨园品曲也数有可稽也,其俭而自重……”

  可惜,天妒英才,在即将毕业之际,张镜溪竟病重而去,留给家人巨大的悲痛和遗憾,老师、同学们纷纷以诗文悼念.....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篇悼词为当时一位颇有些分量的人物所题,他就是林纾。林纾当时分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副总办,林纾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他对张镜溪的印象颇为深刻,为学生的离去而深感悲痛和遗憾。

  张镜溪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后,在其中较早求学的石屏人了。到了民国时期,一些石屏的书香门第族人,也纷纷到其中求学,如袁嘉谷先生的两个儿子袁丕元与袁丕佑,均入京师大学堂求学,其中袁丕佑后来还一度到海外留学。

  △考上名校的学子们,也被记录于民国《石屏县志》中,县志中除记载袁氏兄弟曾就读国立北京大学外(注:县志中记载的在北大读书的另一袁氏子弟袁丕钧,为袁嘉猷的儿子),还有宋邦俊、张春晖、何瑭等也就读于该校(注: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此外,小编在探访石屏宗祠的过程中,在坝心龙港张氏宗祠内,见到民国时期张氏一族清华毕业证一张:

  当然,以上仅仅是小编个人目前所知道的早期所读过清华北大的石屏籍人员名录,实际人数应该超过上述统计。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你在看云南 “云”上看你的超过千万人次

下一篇:云南省最强的100家民营企业排行榜!榜单总营收386043亿!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