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多彩云南•文化丨350余件濒临灭绝的民族乐器重生记

2023-04-28 10:01分类: 云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云南,有这样一所音乐舞蹈学院:利用公共空间建造乐器陈列馆,墙上挂满五花八门的民族乐器,师生不仅能取出乐器观看、演奏,还能研究乐器的发声原理,这些乐器藏品多达350余件,来自国内多个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前只出现在幻灯片里的乐器现在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每次路过大厅,都能“遇见”古朴的民族乐器,置身于各种地域音乐文化氛围中,让人顿感这些长相奇特、名字拗口的乐器来历不俗,旋即生起探究之心……

  这就是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是国内第一家以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展陈为主,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乐器的乐器陈列馆。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这所乐器陈列馆的负责人——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杨琛及其团队。

  近十年来,杨琛及其研究生团队深入中国西南各省的200余个少数民族村寨,采访各民族民间艺人220人,采录收集各类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乐器350余件,行程总里程达80000公里。团队收集的乐器均收藏并展陈于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中。

  记者:作为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的负责人,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做了这件事?乐器陈列馆将为师生带来什么?

  杨琛:乐器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必须要有很好的传承。说起少数民族乐器的收藏,还得从2012年,我在中国音乐学院读博士研究乐器谈起。早先我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基诺族的民族乐器做了最基础的考察,后来又到了南京艺术学院做了博士后,对乐器进行拓展调研,专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中的单簧类管乐器。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乐器资源,但很多民间艺人的制作技艺都没有传承到下一代,特别是越深入调研越发现民间有很多乐器都没有见过,为了保存、传承这些乐器的制作技艺,我就想通过陈列馆的展示形式把民间乐器收集起来,特别是对这些乐器制作技艺进行采录,把乐器的制作过程和演奏技巧等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拍摄和记录下来,这是保护这些民族乐器十分重要的一步。同时,把收集来的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展陈,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乃至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也是对民间艺人的一种宣传,让更多的乐器制作技艺保存下来。即便将来这个乐器可能失传了,通过保存下来的制作技艺,也能对乐器进行复原或重新制作。

  下一步,乐器陈列馆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乐器实物,还能够看到民间艺人演奏时的样子,听到乐器演奏的声音。这种直观感受对学生认识乐器、感受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未来的乐器陈列馆将继续调整展陈内容,开发扩大展陈空间,并运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升乐器陈列馆的影响力和综合展陈能力。

  杨琛:乐器陈列馆建于2022年,馆藏乐器有苗族、侗族芦笙,布依族、壮族姊妹箫,瑶族牛角号,壮族天琴,侗族侗琵琶、芦笙笛,彝族二胡、四弦,彝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葫芦笙,土家族、彝族、苗族唢呐,汉族琵琶、竹笛,印度尼西亚安格隆、老挝排笙、印度塔布拉鼓、缅甸弯琴等350余件乐器。

  这些馆藏乐器大部分是学院师生团队通过10年田野调研,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拜访220余名民间艺人收集而来。

  乐器陈列馆的视野不局限在云南,除了展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汉族传统乐器之外,也展出南亚东南亚的特色乐器,这对了解南亚东南亚文化渊源非常有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非遗音乐传承人及学院师生为支持陈列馆建设进行了乐器捐赠。如,云南师范大学的苏冰叶、戴星海、宋文贤、何华、王芳等均向陈列馆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各民族传统特色乐器,广西瑶族非遗音乐舞蹈传承人徐维笙捐赠其亲手制作的传统瑶族芦笙、多管瑶族芦笙、汉族渔鼓、瑶族长鼓、壮族马骨胡等10余件乐器。目前已接受到学院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各类乐器30余件。

  馆藏的民族乐器中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包括了彝族、傈僳族、怒族、景颇族、基诺族、苗族等各民族代表性乐器,种类繁多,如基诺族的七柯、彝族的马布、傈僳族的其奔、苗族的芦笙……但很多乐器制作技艺正逐渐面临失传的命运。

  记者:十年的田野调查,在350余件藏品背后一定有很多难忘的瞬间。请您讲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杨琛:民间艺人都特别淳朴。田野调研时,有的民间艺人甚至聊着聊着就要把乐器送给我们。这些少数民族乐器也许在市场上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对乐器陈列馆来说是无价的存在,其承载的音乐文化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10年的田野调查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佤族民间艺人岩聪,他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云南少有的能制作8种以上乐器的“宝藏大爷”之一。2023年2月12日,我和我的团队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娜妥坝村,第三次见到佤族艺人岩聪。2016年,我们第一次见面,他是我开展少数民族管乐器研究拜访的第一位民间艺人。第二次见面是在2018年,这次,我们拜访岩聪,主要采录其用新制佤族乐器“得”“筚呀姆”演奏《孤儿调》《舞蹈调》等。他不经意的一句“我不在了就靠你们年轻人来宣传了”让我感慨万分,对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对民间艺人生活上的实质关心才最重要。

  今年2月,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田野调查,唯一一个会做乐器的佤族师傅也病了,这类乐器制作的宝藏级人才的越来越少了,除了岩聪以外,云南省还剩2位,一位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丁麻胖,他可以做10种景颇族乐器,另一位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乡的基诺族老人资木拉。他也可以制作8种乐器,而且可以确定,整个基诺族就只剩他一个人会制作这些乐器。他今年86岁了,遗憾的是,他的儿孙都没有将这门技艺传承下来。

  在调研中,有太多的民间艺人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发现能制作西南各少数民族乐器的民间艺人们没有固定工作,仅靠情怀传承这些乐器制作技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广西贺州富川县的瑶族艺人徐维笙,他有广阔的视野,不局限于瑶族,潜心研究濒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的乐器的制作和复原技艺。他还可以根据乐器的图片和尺寸进行原样复制,对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搜集更多即将失传的民族乐器的决心,要让更多的民族代表性乐器在陈列馆里“发声”。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云南田野调查中遇见的濒危、即将失传的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故事。

  团队成员:比如彝族特有的一种原生性乐器,备受彝族人民喜爱的马布。马布流存于大小凉山地区,包括四川凉山的西昌、美姑、甘洛、喜德、越西、盐源以及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彝族地区。

  马布由簧片、管身、牛角喇叭口三部分构成,管身有六个圆形的按音孔。全长约为30厘米,材质为竹,有单管形制、双管形制。演奏者通过口腔包含簧片整体,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对应按在管身音孔处(右手三指按上三音孔,左手三指按下三音孔)的方式进行演奏,一般运用鼓腮换气的方式进行换气。马布以独奏为主,少见于为舞蹈、祭祀、礼乐伴奏。在实际的乐曲演奏中,艺人会广泛运用快速的同音反复以及频繁的倚音和装饰音等技法。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拜访了宁蒗县的艺人卢学军,该县仅有他一人会制作马布。据他说,以前父辈们认为吹奏马布是苦命人的做法,是没有技艺在身不能养活自己的表现,所以不倡导学习和吹奏马布,甚至还认为马布这件乐器不吉利,会使子孙后代不兴旺。而卢学军却不信,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想学,于是便在其父亲制作或吹奏马布时,偷学了这项制作技艺,经过他的不断琢磨与练习,才使马布至今还留存在宁蒗地区。现如今后辈们对这件民族乐器也不感兴趣,无人学习和吹奏,这件乐器就将“遗失”在他手里了。卢学军因生病不能继续传承马布而自责,他希望团队采录好马布的制作技艺与部分演奏方式,并希望陈列馆宣传好、传承好马布。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贵州田野调查中遇见的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故事。

  团队成员:芦笙,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中存在已久且分布广泛,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芦笙由笙斗、笙苗(笙管)、吹管、簧片、共鸣筒等部分组成,民间传说称古时芦笙以葫芦为笙斗,芦苇片作簧。今笙斗多以木制,笙苗、共鸣筒皆为竹制,簧片则使用金属铜进行锻造。对于苗家人而言,芦笙不单单是一件乐器,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节庆仪式中皆有芦笙的身影,苗家人“以器托情”,芦笙既承载着苗家人的喜怒哀乐,亦书写着苗族的文化传承。

  为了深入了解苗族芦笙的“前世今生”,2021年8月15日,团队前往“芦笙制作工艺”的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健华的工作坊考察。工作坊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莫健华是80后,他的父亲、叔叔均为苗族芦笙的非遗传承人,故莫健华自小耳濡目染,对苗族芦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吹奏芦笙时,幼年的莫健华便在一旁静静欣赏,聪慧的他很快掌握了芦笙的吹奏技巧,对于父亲吹奏的芦笙曲也能够烂熟于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帮助父亲制作芦笙,从父辈的纯手工打磨笙斗、制作簧片,到如今他在制作笙斗时使用机床进行半自动化制作,以及无须手工刻簧,将买来的簧片进行调音装入笙苗中即可,提高了芦笙的制作效率。莫健华见证了芦笙制作工艺的发展,并将其进行改良,这不仅是制作工艺的活态变迁,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新时代下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明白团队的来意后,莫健华将制作完成的苗族芦笙低于市场价卖给了团队用于展览与学术研究,他希望苗族芦笙能够走出贵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同时也期盼更多的人能喜爱苗族芦笙、关注苗族文化。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四川田野调查中遇见的濒危、即将失传的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故事。

  团队成员:我们在四川田野调查中发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民没有制作和演奏葫芦笙的传统。20世纪40、50年代,葫芦笙为外来乐器,由喜德县民间艺人吉觉布惹从云南带入凉山州,并受到当地民众欢迎。吉觉布惹将云南的葫芦笙进行改良,由6调式改为5调式,由五根管改为七根管,并在最高音的竹管上加了一个横置的竹管共鸣器,主要起到美观和共鸣的作用,由此就变成凉山彝族特有的葫芦笙,来吹奏属于凉山彝族的曲调。吉觉布惹经常带着他的葫芦笙在凉山州各个县演奏,得到凉山州各地彝族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吉觉布惹的儿子吉觉尔坡从七八岁时跟随父亲学习吹奏葫芦笙。20世纪80年代,吉觉布惹病故,并未来得及将葫芦笙的制作技艺传给吉觉尔坡,该乐器在凉山州面临失传危险。吉觉尔坡十五岁时,进入凉山歌舞团吹奏葫芦笙,至今已有二三十年。最为可惜的是目前在凉山再未发现从事彝族葫芦笙制作的民间艺人。

  右:绿春哈尼族草簧哨“窝博”,图为窝博形制与演奏图(图片来源:吴学源主编《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左:绿春哈尼族稻秆哨“窝博”吹奏

  团队成员:哈尼族乐器“窝博”是一种用稻秆制作而成的簧管乐器,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各地的哈尼族村寨中,一般是在每年稻谷成熟时由农民取稻秆制作,是一种具有一定季节性的簧管乐器。通常是在收完水稻的农闲时制作吹奏自娱,是一件云南非常有代表性的原生乐器。该乐器是在稻秆的一头依据竖纤维,割开若干细小的丝,再绑定下端,形成两端固定的稻秆“扩张簧”。演奏时,双手握住下方管口形成共鸣器,口含簧片位置吹奏发音。

  2023年2月,团队在红河州的红河县、绿春县,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地进行田野考察时也关注到了哈尼族乐器“窝博”。在大量的询问和调查后发现,这件乐器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不少民间艺人表示自己可以制作这件乐器,但只有在每年收稻谷的时候才有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因此,比较遗憾的是,这次田野采录工作未能收集到一件“窝博”,但是通过民间艺人的描述已经大致弄清了这件乐器的具体形制和相关信息。

  杨琛团队是指以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杨琛领衔,以杨琛指导的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为主体成员(但不限于),形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田野调查、推广、展陈、研究团队。团队收集的乐器均收藏并展陈于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中。目前围绕陈列馆的宣传、接受乐器捐赠、乐器讲解、乐器维护、乐器修复、乐器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已完成各种乐器3D建模工作30余件。科研方面,团队成员近年来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申报立项与团队相关的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项目2项,校级研究生项目2项,获得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等各级各类论文专著评比奖项5项。团队有一人应届考取西藏大学博士生。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百余件古滇国青铜器亮相太原

下一篇:云南普洱:以茶为媒 串起生态旅游产业链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