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让云南文物遗址“活”起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天气逐渐炎热,雪糕再次成为人们期待的甜蜜。去年,以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大观楼等为原型“复刻”的文创雪糕引爆网络,成为人们喜爱的夏日单品。春节前夕,云南省博物馆继“手雷”雪糕后再推出“大鹏金翅鸟”雪糕,用“文物”的可爱美味迎接天气回暖。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云南多地相继开发出以文物、遗址为原型的文创产品,以人们喜爱的方式吸引游客到点“打卡”,同时也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软”宣传。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古滇国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昆明、大理、丽江等历史文化名城“美”名远播,世界恐龙谷的研究价值享誉世界,茶马古道、滇越铁路见证了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云南积极推进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搭建数字平台,推动景区项目质效提升,开发研学旅游路线,通过“遗址+旅游”“文物+旅游”等创新方式,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云南文物遗址“活”过来,“火”起来。
大理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着南诏国、大理国悠久的历史,延续着大理先民的历史遗存。一直以来,大理古城都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聚力提升景区质效。独具特色的传统白族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如今的大理古城,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乘着“数字”的东风,云南积极推进博物馆旅游建设。“十三五”以来,云南积极探索博物馆建设新思路,不断激活文物展示利用新途径,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云游文博”云南博物馆数字开放平台,展示全省133个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展览、馆藏文物等信息。同时建设云南文物旅游“文游云南”平台,实施博物馆参观人数统计和预约,开拓博物馆与旅游融合新领域。
此外,丰富古老的化石资源,让禄丰世界恐龙谷成为一个集遗址保护、观光休闲、科普科考等为一体的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查尼皮一大会址、西南联大遗址等红色资源也让云南的红色旅游“红”极一时,成为众人研学旅游必备的“打卡”线路。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创新独特的旅游体验让穿越历史烽烟的遗址活力四射,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触摸古老的历史与文明。
《云南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接下来,云南将大力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深入打造“古滇文化”“南诏大理文化”“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茶马古道”“滇越铁路”“西南联大”“滇西抗战”“聂耳和国歌”等文博品牌,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在培育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为支撑的“文物考古游”系列研学旅游路线,推出生物多样性主题博物馆、民族文化多样性主题博物馆和红军长征主题博物馆参观线路,积极推进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科研科考、研学旅行等深度融合的同时,建立健全促进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激励机制,支持云南省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发挥国家文创试点作用,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姚敏)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