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云南民族文化交流创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云南文化自信,践行云南文化自信,推动云南文化繁荣昌盛?1月22日下午,参加云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以及云南著名艺术家、哲学专家齐聚由云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秘书处新闻组和云南政协报社主办的“两会聊天室”,畅谈云南文化自信,为云南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一个发达国家应该要经济强,科技强,同时文化也要强盛,所以我们就提出要有文化自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认为,云南有很多优秀灿烂的文化,从1994年开始,中共云南省委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打造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每次中央电视台搞活动都说,如果没有云南的音乐、舞蹈,晚会就是不完整的,可见云南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郑明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涌现了《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优秀影视作品,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杨丽萍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云南省政协原常委、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云南省著名艺术家杜丽华回忆起曾经为云南文化艺术奉献的经历。杜丽华是山西人,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因为喜欢云南民歌,自愿支边来到云南。后来,她去了大理参加了三月街,亲身感受到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此爱上了云南。
“这么多年来,走过云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向很多少数民族学习,所到之处的老百姓也非常喜欢我的表演,民族文化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都需要看文艺节目,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要好好利用。”杜丽华说。
云南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吉晶说,她到过大理的南涧县考察“南涧跳菜”艺术项目,看到艺术家们将“跳菜”与“彝族民间打歌舞步”相结合搬上了舞台,让“跳菜”这一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走出大山,从山间田野“跳”到都市广场,从锅台饭桌“跳”进艺术殿堂,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这是云南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吉晶认为,强化民族文化保护,需要在国家层面,政府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并形成多主体协同保护的社会机制,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政协委员、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益琨谈到,云南省文化自信的底气就是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要想加强民族文化自信,还要挖掘整理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呼吁,加大云南省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支持力度、政策倾斜和人才培养等软件、硬件的投入。”杨益琨说,云南需要培养人才,作为云南省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一名政协委员,就应该责任担当起来,把工作做好。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陈俊骢说:“东西方书籍共同对文化的定义,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形成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华夏民族的财富,是骄傲。”
他认为云南文化资源很多,需要利用起来,才能建起文化自信。要通过文化交流,并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大产业、大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青松认为,云南拥有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在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云南应充当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不仅要讲述云南故事、传播云南声音、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更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充分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