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庸卓玛唱红歌、王砚辉演绎爱心故事……牛年舞台舞台上的云南时尚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这个周五,电视的元宵晚会又将如约而至,届时最受观众喜欢的舞台节目评选也将揭晓。无论是小品,还是歌舞,今年的舞台节目备受好评,引不适议。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舞台舞台上刮起一阵不一样的云南时尚。无论是讲述爱心题材的小品《阳台》,还是歌舞《唱支山歌给党听》,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牛年零点钟声敲响的喜庆时刻,老中青艺术家们一起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云南藏族歌唱家宗庸卓玛就是其中之一。回到昆明后,宗庸卓玛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回忆当时演唱的场景宗庸卓玛依旧非常激动和兴奋。
曾多次登上舞台舞台的宗庸卓玛说:“我记得第一次参加2023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1997年,我演唱的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之后很荣幸参加过好几届2023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过不同风格的藏族歌曲。今年再次登上电视舞台演唱我特别喜欢的一首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出我们云南各民族对党的感恩之情。”回想起自己每一次“舞台之旅”,宗庸卓玛都记忆犹新。同时,对于自己一路走来的艺术道路她也心存感恩之情。“我是从基层走出来的一名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 感谢党和人民对我们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艺术家,我至今仍扎根在高原,扎根在边疆。”
舞台上,宗庸卓玛身穿蓝色藏族服饰,红黄相间的头饰与服装呼应,绚烂夺目,庄重大方尽显民族特色。
宗庸卓玛出生于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从小唱着家乡的民歌长大,骨子里浸润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代表作《梅里雪山的女儿》《故乡的哈达》《山谷的回声》《德钦情歌》等歌曲红遍祖国大江南北,曾为电影《红河谷》《宝莲灯》演唱主题歌及插曲。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里,宗庸卓玛发布了画册《梅里雪山的女儿》以现存各时期的图片资料,围绕“梅里雪山的女儿”“恩师的培养教诲”“舞台实践的掠影”等11个篇章,直观形象的展现了宗庸卓玛从艺45年来的历程,多幅未公开影像也在此次画册中呈现。
今年舞台语言类节目依旧备受关注。其中,以武汉爱心为背景的小品《阳台》,引不适议和共鸣。第一次登上舞台的云南演员王砚辉就成为了“阳台大家庭”中的一员。舞台结束后,王砚辉又马不停蹄地进了剧组拍戏,接受采访时,王砚辉回想自己第一次登上舞台时,既紧张又兴奋。
作为舞台的新面孔,接到舞台的邀请让王砚辉既意外又惊喜。关于排练,他表示:“《阳台》的剧本先后改了十多遍,到北京排练时,老艺术家和年轻演员在一起交流切磋,这让我特别开心。”小品中,王砚辉和演员秦昊饰演一对准翁婿,一同等待在医院爱心的王砚辉女友归家。王砚辉说:“当时和秦昊搭档演这段的时候,我们不断揣摩每一句台词,在有限的篇幅里演出有意思的东西,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小品最后武汉解封的片段中,大银幕上出现了云南省援鄂医疗队被咸宁百姓夹道送回昆明的场景。对此,王砚辉的感触尤为深刻。“我一直关注着环境,一直关注着我们云南医疗队,云南的医护人员真是太棒了,他们用尽力量去援助咸宁人民。”王砚辉说。
王砚辉,云南人,我们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1989年,进入云南省线年,出演电视剧《第三军团》;1995年,在古装剧《西施》中饰演计倪;2004年,凭借话剧《打工棚》获得文华表演奖;2006年,主演涉案剧《无国界行动》;2007年,主演的喜剧电影《光荣的愤怒》上映,他凭借该片获得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奖;2008年,参演的剧情电影《李米的猜想》上映;2011年,主演的爱情剧《延安爱情》首播;2015年,参演的犯罪悬疑电影《烈日灼心》上映;2018年,主演的剧情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2023年,主演的犯罪动作电影《“大”人物》上映,在片中饰演吴队长,同年,其主演的都市家庭教育剧《小欢喜》播出。
在零点钟声敲响后,惊艳热烈的民族歌舞《万众一心》将晚会气氛推向最高点,许多云南人不知道,伴随着窗外喧天的爆竹声,舞台上两位身穿云南民族服装的领舞——袁志平和彭钰,都是云南后生。他俩用融合云南多民族元素的双人舞惊艳了舞台,展示了云南多民族大气的美。鲜为人知的是,他们是“临危受命”,受云南省演绎股份有限公司指派,在距离正式演出只有4天的时候赶赴北京参加排练。
4月6日,距离除夕还有不到5天时间,袁志平和彭钰接到云南省歌舞剧院的电话:“身上的伤影响排练吗?不影响的话迅速到院!”不明就里的他们赶到院里,“听到要去北京表演时我们还想,‘不会是上舞台吧,这都没几天了。’”当想法被证实后,两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比参加任何比赛都紧张!”袁志平说。剧院安排了一位负责对接工作的老师,三人拖着几个行李箱就飞往北京,参加舞台的节目联排。落地北京已是深夜,一晚休整后,袁志平和彭钰7日一早就投入到节目编排中。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袁志平是云南省歌舞剧院首席,也是经验丰富的编导,而大理姑娘彭钰则是生长于歌舞艺术家庭的舞剧女首席,他们在多部作品中有过默契合作。在与导演沟通后,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两人仅用一个上午就完成了动作的编排和串场,顺利完成预录制。彭钰说:“我们将景颇族、佤族、彝族、哈尼族等独具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动作融合,以双人舞的形式来表现云南的风土人情,我们很期待云南文化被更多人认识。”
在电视除夕舞台的舞台上,袁志平身穿彝族服装,彭钰一袭景颇族舞蹈裙,用配合完美的舞蹈迎接牛年的到来。
二十出头的袁志平和彭钰,均多项荣誉加身。出生于玉溪的袁志平5岁开始跳舞,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我们舞、院舞蹈编导专业,毕业后回到云南进入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迅速成长为云南省歌舞剧院优秀编导、首席,2018年参加十二届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他的《我心中的聂耳》获一等奖,这也是该届云南省唯一入选的独舞。
大理姑娘彭钰7岁开始跳舞,在同样热爱舞蹈、歌剧的外婆和妈妈的影响下,她对舞蹈也抱着执着不放松的劲头,带着哮喘仍坚持舞蹈之路,出演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女主角,并荣获云南省第十四届新剧目展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