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故居”要卖1亿昆明这些真名人故居现在什么样……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舆论的中心,是位于金马碧鸡牌坊附近的“得意居”——蔡锷将军故居,欲以1亿元出售公开寻找买家。
这条消息一经披露,坊间顿时议论纷纷:名人故居不应该归属国家所有吗?怎么会在一位姓黄的董事长名下?文物保护单位能公开买卖吗?
很多市民闻知蔡锷故居要卖的消息特意赶来参观瞻仰,却发现得意居大门紧闭,只留了一个小小的后门开着。
大门旁边,可见“蔡锷将军故居”铜牌,还有昆明市政府和市规划局2002年所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
保安大叔告诉我说,他来金马碧鸡坊两年了,这院子大门就没见开过,不过,倒是经常有游客按着地图上标注的“蔡锷将军故居”找到这里来。
正当大家对蔡将军故居去留颇多感慨之际,同城媒体的一篇报道却使剧情陡然反转:
得意居,所谓的“蔡锷故居”就是一个仿古建筑,昆明市文物局回应,得意居并不是省级文保单位,也不是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
2019年,西山区文物管理所还对得意居以文物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进行过警告。
风云际会的近代昆明,再加上西南联大那段历史,留下名人遗迹处处,就故居、旧居而言,光翠湖周边、昆明北郊龙泉镇,就比比皆是。
聂耳故居安静地守在甬道街,阳光在檐瓦上走过,瓦缝间的枯草宛若透明,在等着昆明雨季的到来。
1912年2月14日,《义勇军进行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降生于此处。
房子始建于光绪十年(1844年),系重檐店铺房,现在的甬道街,原来是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
光绪三十年(1905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来昆明行医,在甬道街租下这个铺面开了个小医馆,名之“成春堂”。
聂耳的童年时光就在这里度过,八岁那年,聂家搬离了甬道街。18岁时聂耳外出求学离开昆明,再也没有回来。
炎疫情期间,聂耳故居虽然对公众开放,但房间都上着锁,所以并不能详细阅读里面的资料和图片。年轻音乐家23岁的人生,默默封存在门扉之内。
我站在小小的天井里,抬头看着围成四方的蓝天。无论岁月多少久远,外界的海阔天空和小院深夜筛下的月光,却是共同的。
当然,现在的聂耳故居也并非原貌,早在1943年,甬道街拓宽,两边房屋就拆了四五米重建,但据聂耳的三哥聂叙伦说,重建后的房屋跟之前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2003年,这里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你所看到的,是2010年全面修缮后的聂耳故居。
朱德旧居分上下两院,上院是小梅园巷3号,下院是红花巷4号。1921年到1922年,朱德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兼云南省会警察厅长时,就住在这里。
朱德先是寄住在红花巷4号,后来建盖了小梅园巷3号宅院,3号院也是朱德一生中惟一自建的住房。
4号院庄重朴素,自带一股雅正之气,而3号院则活泼很多,花木山石错落有致,玲珑秀丽。
朱德将小梅园巷3号命名为“洁园”,表达了他对当时军界官场腐败黑暗的不满,寄托了洁身自重的信念。
1922年离开云南后,朱德将房屋委托挚友看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将房屋交给国家。
不过,小梅园巷3号仍然是昆明春天的样子,老壮的垂丝海棠在开着今年最后几枝粉白的花朵,院子外高大的树木经了风,将波涛般汹涌的万千木叶和萧萧而鸣的天籁,一起送到你的面前。
每周三,棕皮营村就热闹得水泄不通。龙头街的集市搬到了这里,小小的城中村一下子成为中国九十年代初的缩影,农村市场所有的繁华与尴尬都能在这里一一找到:
这边的喇叭反复播放着“老鼠药、蟑螂药、蚂蚁药”,那边的广播在中气十足地高喊:美国球型新式爆米花,刚出锅的,又香又甜,甜在你的口中,香在你的心里……
谁能想到,所有的热闹旁边,在那里一声不响的青瓦白墙,就是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呢。当然,金岳霖先生在这里也有偏小的栖身之所。
梁氏夫妇旧居被红砖墙围着,红色铁门旁边钉着一块牌子:私人产权,谢绝参观。
1938年,在抗战烽火中,梁氏夫妇随中国营造学社迁来昆明。龙泉镇是当时昆明的北郊,他们借用当地一位李姓村民的土地,盖起了这座住房,并约定一俟战争结束即将院落归还给李姓村民。
房子1939年年中开建,1940年开春建成,不过,梁氏夫妇只在这里住了8个月就因营造学社迁往四川而离开了昆明。
当年,林徽因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里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东北八公里处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这所房子……把我们原本就不多的积蓄都耗尽了,使思成处在一种可笑的窘迫之中……以至最后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一根钉子而奋斗。
围着红砖院墙转了一圈,两道门都上着锁。扒在墙上往里看,只有两排白墙青瓦的房子落寞地站着,中间是青石甬道。房子边上的空地上,长着高大的树木和乱草。
梁林旧居虽然是2003年公布为昆明市文保单位、2012年公布为云南省文保单位,但房主却是几经更迭,据说现任房主姓顾。
2012年的时候,媒体曾探访过这里,也是不得其门而入,文保部门也说没有办法联系上房主。
两位中年妇女坐在梁林旧居墙边,漫无边际地聊天。旧居的邻居、在家里用话匣子收听滇剧的老伯说,时不时都有大学生过来想进去看看,但是没办法,门一直都锁着,谁也进不去。
据资料载,这院旧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中惟一为自己设计并亲手建造的房屋。它有幸在昆明,确实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去,感受一下两位大师的作品,回望80年前抗战烽火中昆明东北郊小村子难得的宁静。
80年前,当中国的大师们因抗战和西南联大来到昆明,昆明北郊龙泉镇也与中国历史、文化结缘并经历了一段美好时光。
1938年秋天,大师们从昆明城里陆续搬到了龙泉镇,住进了龙头村司家营、麦地村、棕皮营的民居里,镇上的兴国庵、弥陀寺、响应寺、观音殿等庙宇内,也打扫干净住进了人,他们是西南联大的部分教授、讲师和学生。
如今的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在2018年落成的闻一多公园内。周围,是鳞次栉比的俊发城。
这是昆明传统的“一颗印”民居建筑,细看其墙基和窗户,可以看出砖石都有年头,应是原建筑上的物料重新使用。
原建筑是当地司姓村民于1940年所建,后被清华文科研究所租下来用于教学、研究兼住宿使用。
彼时,闻一多先生及其家眷以及朱自清先生都曾住在这里并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闻一多和朱自清每周两天到昆明城里联大上课,来回步行30余公里。
因在疫情期间,旧居院门上锁,无法进入参观。周围倒是有不少附近居民散步拍照,有小孩子追逐玩耍。
在闻一多公园闲坐的一位老伯说,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原来就在这个地方,但是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现在是按原来的样子在原址上重新盖起来的。
寻找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的旧居决非易事,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中,新旧在快速更迭。
司家营一位老村民将手朝北边一指,冯友兰故(旧)居,不远。不过,那些房子都破破烂烂,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我们按着指点找过去,是蓝色围挡的一大片建筑工地。工地中间,三大片旧屋正在进行拆除。
资料表明,冯氏旧居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位于龙头街龙泉粮管所七号粮仓,由于他的贞元六书大部是在这里创作的,所以这里又被叫作“精神的粮仓”。
工人们站在房顶上,正在把房椽和砖瓦拆下来,然后按照顺序堆叠在空地上。围挡上写着大字:修复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
现场负责人也说不出冯友兰旧居的所在,他告诉我,目前拆除、修缮的是原来村里的祠堂,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所有能用的材料都将在修缮中重新使用。
从梁林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到冯友兰旧居,这一被称为龙泉古镇的地方,由于历史的渊源,在抗战中成为35位院士的第二故乡,留下了28处历史建筑。
根据盘龙区编制和实施的《关于龙泉古镇28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这里进行西南联大博物馆集群建设。从2015年开始,就对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营造学社等10项文物完成国有化,28处历史建筑中的27所均在原址进行修缮,还原其民国风貌。还要对闻一多纪念馆、梁思成林徽因旧居进行布展。
还好,在我们匆匆忙忙弄丢很多东西之后,终于明白了我们自己正是从历史中走来,曾经的足迹不能抛却。
早在2011年,昆明就举行了一次听证会,讨论名人故(旧)居保护暂行办法。
那时,昆明有名人故居32项,其中国有产权的26项,非国有产权6项。这32项中,保护状况良好的有23项,正在修缮的3项,保存一般的4项,保存较差的2项。此外,还有新发现和尚待考证和确认的名人故居30项。
希望这些历史遗存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利用,更希望少闹些“蔡锷将军故居1亿出售”这样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