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象群“北上” 网友:大象可能想回河南老家看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科幻网6月2日讯(穆欣宇)近日,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沿太阳河保护区一路北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月16日起,17头野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4月30日转移至玉溪市红塔区境内。5月16日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5月25日到达玉溪市峨山县大维堵村。
据云南官方最新通报,短短数十天,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目前,这群北迁野象尚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鉴于但这群野象的攻击性不容小觑,有关部门和地方已采取措施全力防范象群北迁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
据了解,这次迁移的象群行动路线总体是从南往北走,理论上来说不算迁徙行为,更像迁移,也就是搬家,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教授吴兆录也推测说,这次象群北迁可能不是为了觅食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
另外,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暨国际磁生物学前沿研究中心研究员谢灿提出了一种新构想。他认为,云南野生大象具有天生的迁徙本能,这次“北上”是大象生物本能的一次觉醒,而激发诱因有可能是因为某次太阳活动异常引起的磁暴,对地球磁场产生了影响。
谢灿解释说,大象本来就迁徙。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东非动物大迁徙中,就有大象的身影。当然,是非洲象。它们每年夏季北迁,然后再返回。云南的亚洲象或许受地磁暴等因素影响,产生与非洲象迁徙类似的行为。“如果云南的亚洲象明年或者未来还有类似的‘远足’行为,那么也许可以说明他们迁徙的本能已经觉醒,并且在地球磁场的指引下开始慢慢建立周期性迁徙的模式。”
首先是食物充足。亚洲象现在的主食是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野生作物,也会吃香蕉、甘蔗、西瓜和农作物等,有时候会吃草和树皮。所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能为它们带来充足的食物,它们的种群数量也能够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保持增长。
其次是人迹罕至。亚洲象虽然看起来稳重,其实十分容易受惊,它们很害怕陌生的声音,听到一点动静就可能改变原有的前进方向,或是变得暴躁,做出防御性的攻击。而基于从前人类捕杀大象的历史,大象还是比较怕人类的,它们攻击人类大多数情况是出于恐惧。
最后是气候适宜。亚洲象目前都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的野生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现在的它们更适应春夏平均气温30℃以上、秋冬平均气温25℃以上的生活环境。
对于野象群北上人们应如何应对的问题,现行的方案就是封堵以及食诱,调整象群方向,但是这个方法也不容易,毕竟大象走得太远了。
如果能以人为阻隔加引诱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接触的情况下将象群“带回”,将是目前最好的状况,但很难。由于亚洲象体型庞大、力量惊人,人类其实是很难对其的行为作出干预的,而若使用强硬手段,则可能会伤害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断鼻家族”是15头野生象,其中还有3头和妈妈寸步不离的幼象,很难找到象群散开的机会让人们使用,而一次转移运输这么多大象工作量难以估量。
鉴于此,目前的策略是运用投食车将大象引诱到密林中,同时配合路障设置,保证野象群不会再次出现“跑偏”行为。
一年多的时间里,这群野生亚洲象的北上之旅可谓是行程丰富。目前,这个象群下一步的移动走向仍不明朗,无法确定。据说在古时代的时候,河南被称作牵象之地,并且从商周时期的历史记载来看,那个时代的河南地区确实是有象的。有网友调侃:大象可能是想回河南老家看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