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在历史印痕中阅览天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天津五大道,穿越历史尘埃的时光通道,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一次次地洗礼,豪华过,世俗过,平凡过,高雅过,虽然不小心泄露了一座城市蕴含的文明过往,时至今日依然遗韵无穷。在这个脚步匆匆的时代,偶有闲适的心情,混迹于国际大都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饱览历经世纪风雨的五大道,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五大道永不褪色的记忆:岁月洗礼,历史熏陶,天津成长为一座镶嵌着多种文明的国际大都会,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南部的五大道就象大都会的一张历史名片,因东、西向并列着以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这5大西南名城为名的五条街道而得名。五大道有着我国迄今保留的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2000多所,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都是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均系花园别墅,代表着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这是一个已经谢幕的朝代留给新中国的历史遗迹,让我们能得以随时见证那断离乱岁月的耻辱历史。能与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北京“四合院”相提并论,说明了这种建筑艺术的迷人魅力。
五大道的建筑,是凝固的音符,是历史时空中不朽的诗歌,有的奏鸣着耻辱心酸的悲歌,有的吟诵着荣耀的诗篇。天津五大道上空的星晨和月光,目睹了中国被英法联军侵略的历史。时光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在五大道的建筑中留下历史沧桑的印痕。天津被迫开埠是旧时代我国政治屈辱的痛苦象征,但闭国锁国的坚冰却在被被迫开放的过程中打破,引发科技、思想、文化上的“窗口效应”。火车、电报、邮政、电话、有轨电车……都是先由天津起步,然后才走向全国的。
英法等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入侵我国的天津大门,天津被迫开埠,世界文明之手拨动了古老北京的脉搏,激活了天津这座通商口岸。世界先进文明与腐朽文化在这里碰撞,世界不同风格建筑艺术的集中,诞生了近代天津多元和包容的城市风格,被视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而英租界风情迥异的花园别墅区还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中的典范之作。五大道堆砌而就的物质文明融入了民族的理性和智慧,让这里富有光鲜的睿智和儒雅的风范。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有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
五大道是近现代天津历史的活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百年历史风云中,许多近现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大总统曹锟、徐世昌以及北洋内阁六位总理、爱国人士张学铭、起义将领高树勋、20年代短跑世界冠军李爱锐、美国31届总统胡佛、国务卿马歇尔等上百位中外名人曾居住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平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协和派,与北洋派、小河沿派的爱国医师,不堪日本人统治,纷纷来到天津创建医院,开办医学与护理教育,填补了西医学科的一些空白,使天津的医疗技术水平领先全国。多年来他们在这里相约而居,形成一个名医荟萃的白衣精英群体,丰富了五大道的人文内涵。五大道现在仍保持着幽雅别致安静的风貌,来到五大道,喧闹的浮华世界离我们远了,安静的万国建筑博物馆让人陷入长久的沉思。
世界是如何敲开了天津门户:179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以给乾隆皇帝补贺寿辰为借口,派遣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使节团携带600箱礼物来到中国,也提出了开放天津口岸的要求。英国人为纪念这段历史,专门在天津英租界命名了一条马开内(马戛尔尼)道。
天津公租界的来历: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坚持让咸丰皇帝开放天津。为了解决租界与“华洋杂处”产生的问题,清王朝无奈派遣由直隶总督兼领的皇帝钦差——北洋通商大臣来管理天津。北洋大臣既有权统率庞大的新式海陆军,而且可以代表清王朝对外签订各种条约,直隶总督行台被视为“第二政府”,天津的政治地位和外交地位因此而陡增。当年,天津有9个国家的租界,有20个国家的领事馆。晚清的天津成了中国的政治重心。20世纪初直隶率行新政,时称“北洋新政”。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府因由北洋军阀控制,被称为“北洋政府”。由天津开始的“北洋”二字,开启了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
北京“政治后院”:辛亥革命后,天津又成为北京的“政治后院”。末代皇帝,王公勋戚,遗老遗少,下野总统、总理和各省督军纷纷迁入天津,星罗棋布的名人名宅多达四五百处,其中的相当部分就分布在五大道。朝代更替,新旧矛盾冲突中,大多成为穿梭时空的历史过客。科技的发展却永不湮灭。开埠后的天津被视为北方的“洋务之都”,并且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
旧中国科技发展领头羊:开埠前,天津作为四通八达的水旱码头,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开埠后,沟通了与世界的交往,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西文化的直接撞击,造成了天津城市独特的成长模式——因东西荟萃而形成的开放、包容、多元文化得到发展,其表现可由近代天津进入世界程度的不断加速来说明。在外国人眼中,天津可圈可点的科技发展史节点有1867年天津机器局建立、1872年轮船招商局及天津分局成立、1878年开平矿务局创办、1888年中国最早的一条运营铁路津唐铁路通车。
旧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进出口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天津经济地位显著提高,著名外资银行大都在天津设有分行,华资银行也空前发展,“北四行”金城、大陆、盐业、中南等银行先后在天津开业,当时,中外各大银行均开设于英租界中街和与之相连的法租界国路(今解放北路),银行建筑雄伟挺拔,气势宏大,因之被称为银行街或“天津华尔街”。
天津近代文化大事件:严复、梁启超等具有批判和反省精神的先进中国人引领了科技与思想领域的中国之先。1897年严复翻译并使中国“民气为之一变”的《天演论》最早在天津发表,严复主编的《国闻报》同时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