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旅行:历史名城天津卫方言竟发源于安徽北部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千年历史中,运河的沿岸衍生出了无数的码头,多少政要商贾、文人墨客开往于运河之上,泊船歇憩于码头之旁,或感慨山河意趣赋诗咏景,或表达内心抱负撰文抒志,留下了字字珠玑的优美诗篇,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今古传奇。
从这座架设于海河之上的巨型摩天轮运转的那一刻起,它便成为了天津市最新的地标性建筑规划设计者,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津之眼。每当夜幕降临,这里便成为了天津人健身、放松的休闲之地。尽管如今的年轻人总喜欢用天津之眼来作为这一带的统称,但老一辈的天津人更习惯于称这里为三岔河口。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由山东临清流经此地的南运河,与从北京通州到此地的北运河汇聚成为一条新河流——海河,三岔河口由此得名。入夜,三岔河口一带又开始了另一番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戏曲门类,在天津都能找到痴迷的票友,因此三岔河口又有着曲艺大码头的美誉。
在众多的曲艺形式中,相声尤其是天津人的最爱。谦祥益——如今天津十分知名的相声茶楼之一,每天晚上这里几乎座无虚席。天津相声界泰斗尹笑声说:天津人呐喜欢幽默,由于嘴能说,嘴幽默,他就爱听相声。任何地点爱听相声的观众没有天井(津)多。
天津人的幽默不仅体现在性格上,尤其融入到了他们的方言当中。已故的天津文史专家李世瑜老先生,曾针对天津方言做过专门的调查,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天津市所辖的区县内,能够讲一口地道天津话的百姓,只局限在以三岔河口为中心的一个倒三角的区域内。
而在这个区域以外的天津人口音,北部的接近北京话,东北部接近唐山话,其他三面的则被静海话所包围,这在语言学上称之为方言岛现象。究竟天津方言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来自哪里呢?
一九八七年,已经六十五岁的李世瑜老先生先后两次南下调查,最终确定了天津方言的发源地——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为什么地域跨度如此大的两个地区竟然会使用同一种方言?
陈克——天津博物馆研究员,他曾为天津历史做过深入的研究:天津这个城市呢应该说是因运河而生的,是漕运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明代第三个皇帝朱棣下令就在天津设卫筑城,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天津最早的居民是军人,相传当年朱棣手下的士兵大多招募于如今安徽、江苏一带,所以他们的方言一直作为官方语言来使用,最终形成了如今天津独特的方言岛现象。
柳孜——安徽淮北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外人很难想象,就在十多年前,这里曾经轰动过中国的考古界。一九九九年春夏之交,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要从柳孜村穿过。就在拆迁过程中,施工人员从一栋民房下面挖出了一座十分规整的石柱台体,以及数艘木船。
对于这次的发现,很快受到了当时中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因为有关隋唐大运河的走向之谜,很有可能将在这里找到答案。一千多年前,隋炀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动用数万劳力开凿了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河道,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到苏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他就是著名的隋唐大运河。
不过到了元代,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曾经连接洛阳的河道逐渐被废弃,特别是通济渠一段早已埋入了地下。而柳孜运河遗址的发现,使得通济渠的走向之谜得以破解。在对柳孜运河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那座石柱构件的用途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这次的新发现令考古专家既感到惊喜,又有些迷惑。在河道两岸同时出现码头,这并不太符合当时的建造习惯。一个新的观点被提了出来:这两座石柱台体很可能是一座桥的桥墩。对于桥墩的推论逐渐受到了国内考古界的认可。
专家们认为,当时架设于柳孜运河上的那座桥,很可能与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虹桥是同一样式。柳孜运河遗址的发现,让曾经的隋唐大运河有了具体的印证。或许在地下的某个角落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在等待着今人去探寻。
延续了千年的大运河,造就了无数的码头。它们仿佛是一扇窗口,可以看见一幅幅或激情澎湃、或委婉动人的历史画卷。透过它,可以看见历史沧桑、文化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