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铭记而永恒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70余年沧桑之后,它们容颜依旧,在阳光下更是熠熠生辉,无言地诠释着从解放战争中走来的胜利天津如今之辉煌。
天津的解放,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夺取大城市的成功典范,被赋予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同志总结为解决残余军队三种方式之一的“天津方式”。天津攻坚战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31日,古都新生,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防务,宣告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春节期间,平津战役纪念馆前的胜利广场上,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最先走过的就是天津解放的胜利会师地——金汤桥微缩景观。迎面的纪念馆主展馆,眉额上镶嵌着元帅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该馆按照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六个部分,共展出历史照片400余幅,文物2000多件。改造提升中的展馆,挑选了浓缩珍贵的展品部分对外开放。
馆藏文物城防工事图,可谓是镇馆之宝。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把完整的天津交给人民,中共地下党开展了各项工作。“当时,天津地下党有1000余人,他们隶属不同的党委,分别潜伏在军警宪特机关、政府部门和文教新闻、公用交通、工矿企业、商业贸易系统,以及自由职业等。”平津战役纪念馆宣教部李琳介绍,这些党员坚守着“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入虎穴,斗顽敌,临危不惧,利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搜集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情报;瓦解敌人内部、策反上层人士;组织群众护厂护校,十分活跃。
“获取天津守军城防图,是决定解放军能否顺利攻下天津的关键之一。”原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王凯捷介绍,当年,地下党员麦璇琨任“天津市城防构筑委员会工程委员会”第八段工程处的专职现场监工。在地下党市政工委书记王文源直接领导下,他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调查和绘制工作。在绘制的《天津市警备区域划分暨工事位置要图》上,他将每一个碉堡的大小坐标和准确位置,以及高度、厚度、混凝土和钢筋的配比、枪眼的尺寸等,标示得清清楚楚。
图纸还精确地绘制出了天津所有建筑古迹、群众聚集地等内容。图绘得机智,送得果敢。王凯捷介绍,为尽快将图纸送到解放区,以开照相馆为掩护的党员康俊山,将图纸分别拍出8张8寸的照片,分别藏在客人镜框背后,后经多名地下党员交接成功送到解放区。根据天津地下党组织和我军情报人员分别提供的多份城防工事图,在认真分析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绘制出《天津敌军城防工事图》《天津守军兵力部署图》,为解放天津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的序幕揭开,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天津的战略包围。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在天津守军拒绝投降的情况下,天津攻坚战总指挥刘亚楼下达了总攻命令,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针。解放军数以万计的炮弹精准地打向敌人的阵地。经过29个小时激战,至15日15时歼守军13万余人。俘守军警备司令陈长捷,敌军曾扬言天津城防固若金汤,而解放军恰在金汤桥成功会师宣告天津解放。天津城基本完好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天津老百姓兴奋地说:“解放军的炮就像长了眼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刘亚楼曾评价说:“天津是解放军和地下党共同打下来的。”天津攻坚战创造了解放战争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的“天津方式”。
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诉向人们诉说着战斗中的故事。“很多参观者在这几幅照片前,都会驻足很久。”李琳介绍,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中,纪录了战士们跳入冬天刺骨的河水中抢渡行军的过程。这些战斗精神激励着广大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时光荏苒,72年过去了,天津解放中的一个个故事依然被人们所铭记。“透过馆藏文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段历史,更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者舍生忘死、默默奉献的精神,并时刻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培军这样说。
1月15日是天津解放72周年的纪念日,平津战役纪念馆还组织了看望战斗英雄活动。今日里,胜利广场上人群熙攘,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广场中心矗立着64米高、三棱枪刺造型的胜利纪念碑,象征着军民奋战64天取得平津战役伟大胜利。也预示着天津在党的百年伟大成就和解放战争宝贵经验指导下,必将打好新时代的每一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