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天津人过中秋老讲究多 传统风俗习惯已渐被遗忘

2023-04-10 14:42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新闻中心天津都市新闻正文

  “月亮光光,骑马燃香,东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买卖,不赚多不赚少,一天赚仨大元宝。”这是一首反映中秋节的老歌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很多传统和内涵已渐渐消逝,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的中秋节,难道只是送月饼、吃月饼吗?民俗文化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认为,中秋节过的不只是月饼,别让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代名词。

  天津北方网讯:“月亮光光,骑马燃香,东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买卖,不赚多不赚少,一天赚仨大元宝。”这是一首反映中秋节的老歌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很多传统和内涵已渐渐消逝,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的中秋节,难道只是送月饼、吃月饼吗?民俗文化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认为,中秋节过的不只是月饼,别让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代名词。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拜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一种说法可追溯到古时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等待月婆婆的到来;一种说法是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春天朝日,秋天祭月;也有说法是中秋节是庆贺秋收的日子,是个农业节日。

  天津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天津的月饼品种多,不仅有津味系列,还有改良后的广东风味月饼。几十年前,在天津月饼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用模子做出的“提浆”、表皮酥脆的“白皮儿”和粘满芝麻的“麻饼”,月饼馅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最有名的月饼厂家有“祥德斋”和“桂顺斋”。在制作工艺上,全国只有天津采用的是木雕工艺月饼模子,“文兰斋”刻制的模子以质量好、图案精美著称。那时候的月饼,即便放到除夕夜,月饼表皮都不会变干变硬,被老百姓称为“团圆饼”。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图案上也有讲究,有“福禄寿喜”、“月圆中秋”等字样,有的印有梅、兰、竹、菊或朱雀、白虎、青龙、玄武等图案。在制作方法上,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家常烙”,做法与做蒸饼相似。

  在老天津人眼中,中秋节晚宴仅次于除夕晚宴。这时正是秋收时节,小站稻的米、河海两鲜螃蟹、百果等都在此时上了百姓的餐桌。在喝酒上也很讲究,男人喝直沽高粱和五加皮,妇女和老人喝玫瑰露。在中秋节赏月时,两三岁的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长辈要送给孩子兔脸人形的泥人玩具——泥兔。除此之外,文人墨客会在中秋之夜赏月赋诗。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复杂的节日风俗习惯已渐渐被遗忘,而含有美好寓意的“月饼”却一直成为中秋节的主角。现如今,“月饼”逐渐成为礼品的代名词,加上精美包装后,“月饼”就身价倍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专门销售月饼包装盒的商家。“你送礼,我也得送礼”这样的想法,无疑会增加城市人的生活负担。其实,传统习俗并未过时,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古人留下来的美好文化,而不是拿“月饼”来“说事儿”。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民俗文化走进天津商业大学

下一篇:百年前已有龙舟竞渡习俗--关于天津的龙舟运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