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看中国山西味道:探秘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人民论坛网山西讯(李一丹)山西既有特殊自然环境造就的天成之美,又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厚植的人文之韵,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6项,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6人,省级815人,市级1855人、县级3502人。民以食为天,其中传统美食技艺占据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山西行于18日走进太原东湖醋园、中华傅山园,来自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以及部分文化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近80名编辑记者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秘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尝属于山西的独特味道。
“山西老陈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其工艺源于自西周以来的制醋工艺。史料记载,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创造出了“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从而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和居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所采用的“固态酿造法”需经“蒸、酵、熏、淋、陈”五个步骤。想酿出原汁原味的古法陈醋,首先是要将豌豆和大麦按照一定比例粉碎,养取3个月,然后将高粱蒸熟以后,掺入一定比例的大曲,经过18天的酒精液态发酵,加入谷糠、麸皮,搅拌均匀后入缸,进行醋酸固态发酵10天左右。发酵后接着进行熏培。最后就是为期一年的“冬捞冰、夏伏晒”。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