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尚和:晋中民俗的本质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纵观晋中的民间民俗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可以初步概括为:崇尚勤俭、重义厚德、合和与共、坚守稳健,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也经过了历史淬炼、时代革新,在不断的丰富提升和传承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谋求晋中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和强大动力。
——“和”是乡风,民俗文化之根,“和”文化意蕴极其丰富,持久地融入了晋中民间民俗和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礼仪场合着装的和谐得体、服式修饰花纹寓意吉祥,崇尚和气、和平。晋中近现代的正装与休闲装、喜色与素色等;典型服式如体现“共和意义的“中山服”象征四维、三民五权。再如“和顺刺绣”相传公元前513年,晋国晋献公大婚之际,宫中巧匠用落金片制作成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称为“十果鞋”,让新娘姜氏穿上,意在宣扬晋国将十国统一,国富民强之意。直到现在,和顺刺绣作品常选取“虎踞龙蟠”“龙凤呈祥”“连生贵子”“二龙戏珠”“十二生肖”“福海无边”“祥龙献瑞”“丹凤朝阳”“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和顺刺绣传承人范素萍牵绣作品《和民心》、《顺民意》体现“和”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极具代表性。
食:如酒宴聚餐、礼仪套餐中相亲的“两盼拉调”,定亲的“实盼真交”,婚宴的“喜事到底”等;节俗食品的五辛盘、“百事大吉”的糖果盘、饺子包馅的“和合”、团圆月饼的“同心合福、八宝粥(七宝五味粥)以及和子饭、杂各菜等等。再如流传在晋中境内的传统晋式菜肴,集冷、热、荤、素为一体,烹调方法大多采用古法,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龙思燕归、双虾会、龙舟三味鱼、龙女观菊等,融入养生知识、寓意健康和谐于一体。“平遥天合元油花花”出自明万历年间平遥宋氏家族创办的天合元炉食铺,油花花造型民俗意蕴丰富,祭神用“卍”字形,祭祖用“背相靠”,寓意“辈辈有依靠”。
住:晋中民间大院典型的中轴分明、两厢对称,而所有的门都要避开正冲相对,就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四合院”是晋中最流行,并随着晋商崛起形成乔家、渠家、常家、王家等庞大的民居建筑群。平遥古城自古乃“山连燕代阔,地接太行来”的京师孔道,古建筑文化丰富且保存完整,城的构建格局形如龟状,城内“干”字形街道,严格遵循封建礼教中“左文右武”“天人合一”的原则。城内100余处古建遗构,3700余处古街古宅、民俗民居体现的“和合”思想和文化蕴味深厚,无处不在。如古建特色构件如翼角、斗拱以及 “偷梁换柱”“仙人推手”“狗煞咬”和“螳螂头”“燕子卯”“银锭卯”等榫卯结构修缮技艺独到,至今平遥民间的古建工匠众多。一种起居生活用品“平遥六合泰透气枕”,创于清代票号发展的鼎盛时期,枕头每面的孔都互相贯通,六个面代表天、地、东、西、南、北,于是命名为“六合枕”,寓意票号行业追求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汇通天下”。
行:民俗礼仪活动在人际关系和不同场合的和谐同步、与自然相融合。如礼尚往来、走亲拜年、婚丧庆吊等;典型的节俗例子是清明节扫墓上坟,同祖茔的各家讲究同日相跟一起祭扫。介休清明寒食习俗历史悠久,相传介子推死于清明前一日,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禁火,后演变为寒食节。自唐代起,寒食节传说与清明节习俗融为一体,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禁烟火、吃冷食、祭祀、扫墓、插柳、踏春、赏花、咏诗、采柳芽、蒸面塑等为一体的清明寒食习俗,国内流传范围很广。
节庆:晋中俗称有“四大节、八小节、24个毛毛节”体系庞大、个性鲜明,无不融入“敬天地”“天人合一”“人和、家和、国兴旺”的理念。明清时期,晋中社火盛行,为庆天、地、水三宫三神,祝普天同庆,贺新岁之五谷丰登,祈求免水陆之灾,风雷冰雹之灾,降神火之威,压瘴生之滋生焉。如晋中春节特有的民俗活动中,榆次东阳镇南庄“无根架火”形如塔阁、气势磅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榆次张庆的“逗活龙”是民间绝活,充分展现了本地群众体现“闹”、追求“火”的喜庆愿望。榆次东赵“西窑河灯”沿袭古制,逢农历七月十五夜晚,按一年365天,外加天和地来制作河灯,共367盏。“凤凰单展翅,各人露本事”,做花灯既是村民展示聪明才智的好机会,也是寄托自己心意的好方式,村民把河灯摆放河边,鸣炮、奏乐、举行放灯祭河仪式。每年正月十五,榆次、榆社、昔阳、左权都会组织“九曲黄河灯阵”,众人保留了游黄河灯阵祛病、消灾的习俗。
——“和”是乡韵,是民间艺术之魂,融“天地之和”的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记录着晋中的古与今。
《尚书》记载,帝舜命其乐官要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人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追求。“和”的追求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清楚地显示,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晋中历史上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相处、融合发展的区域,民间艺术、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合和相生”“和而不同”, 素有“中国社火之乡”之称的晋中,融“天地之和”的民间艺术极其丰富,博大精深。种类众多的民间舞蹈、器乐、小戏等是千年历史的生动再现,是晋中先人演绎的“历史舞蹈”记忆。“和”的追求、“和”的韵律、“和”的文化精神,伴随着晋中的成长。
如榆社县云竹镇向阳高跷历史久远,且歌且舞,舒展大方,呈现了远古先民借物登采食野果的场景,距今已近1500个春秋。寿阳爱社,浑厚庄重,神圣古朴,记载着中华文化始祖黄帝战蚩尤的旷世传说。祁县大韩村牛斗虎,耕牛与猛虎奋战,虎跃牛冲,古朴雄浑,留存了原始部族图腾争斗的印迹。榆社霸王鞭、羯鼓舞,清新华丽,风情独具,演绎了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往昔历程。介体干调秧歌,和顺牧牛、耍大锄,昔阳滚叉,寿阳拉碌碡,即兴歌舞,乡土气息浓郁,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淳厚。平遥旱船、太谷沈爷坐船、祁县刘三推车,游行飘逸,歌舞升平,记录了先人出行用具的演变轨迹。祁县月明和尚逗柳翠、平遥二鬼摔跤、太谷丑女倒骑驴,风趣诙谐,影显了晋中人民的豁达乐观。风行于晋中盆地的“空中舞蹈”抬阁、背棍、撬棍,融古代祭祀、舞蹈、杂技于一身,古老而奢华,与优美动人的祁太秧歌,共同昭示了华夏初开九薮之一“昭馀祁”的厚重和明清晋商兴起“汇通天下”的繁华。
昔阳迓鼓是一种“融鼓乐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明末清初盛行,以九面鼓为主要乐器,其中一面高音鼓为“引鼓”,有指挥和领舞的功能,其余八面为“接鼓”,另配两副小镲,两副大镲,两副大铙,四只堂锣,四只音锣,共计21件。从鼓乐的角度讲,它以一呼一应为基本行进方式,上下句分明,长短句得当,抒情如行云流水,激越似呼风唤雨,严格的对仗平仄,成套的鼓谱章节,可长可短,转换自然,鼓乐风格独特、包容性强。左权小花戏,源于辽州(今左权县),“歌中有舞,舞中有歌”,其舞蹈“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随着意境迁”,典型展现了太行山儿女乐观无畏、奋进向上的精神风貌。抗日战争时期,古老的左权小花戏植入了抗日救国精神,动员百姓,鼓舞士气,成为砍向侵略者的“文化大刀”。
——“和”文化是“望的见”的乡愁文脉,也是匠心传承和文化坚守的精髓,更是晋中创新融合发展之要。
民俗民间文化构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特点看,辖区各县是有差异的,东山5县与平川6县明显不同;但放大之后的文化形态又是融合的、相通的,并在不同期发展变化助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流传晋中各种手工技术、传统工艺、武术等是民间民俗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能够“留得下、看得见”的文化,“和”文化思想深深地蕴藏其内。随着晋中晋商繁荣,传统技艺尊重儒学精益求精而推陈出新、工匠众多、传统技艺融入民间、影响到更广领域,进而成为地方人人皆知的“文化标识”。“和”文化通过生产性技艺融入生活,今天我们提起古建筑彩绘“汉纹锦”会想到榆社、提起“推光漆”会想到平遥、提起“定坤丹”“安宫丸”会想到太谷。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故“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技艺中更加体现的生动。如晋中太谷的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医药丹剂最完整的活态技艺,由这一技艺制作而成的龟龄集享有“中药复方制剂炼丹活化石”的美称。原籍山西太谷的陶仲文义子在邵、陶指导下,为皇帝炼制龟龄集。四百多年间,龟龄集一直传承不衰,祖方依据传统医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整体观念,采用天然动植物,包括天上飞的(蜻蜓等)、海里游的(海马等)、地上跑的(鹿茸等),由28味与28星宿相对应的珍贵药材加工制成。龟龄集上升炼炉前需结合三才、五行、八卦、九宫、婴儿、姹女等道易学说进行水浴、夜露、日晒、装银锅、择日等多道程序。最后进入炉鼎升炼七七四十九天,最后成为0.3g的胶囊。全部炼制过程共有九十九道工序(360道工艺),体现了道家炼丹的各种讲究及玄妙要求,是目前最为完整的炼丹技艺。
再如晋中心意拳又称“六合拳”,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晋中及河南漯河、周口等地,数百年来世代相传。心意拳是晋中历史上的武术前辈们在继承姬氏原创心意拳的基础上,结合保镖护商等武术实践,遵“天人合一”之理,循“一气、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进、八卦、九宫、十方”之规,摄自然生灵之长,合“天干地支”之数,长期实践,共同研创而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既有零招散式,又有盘练表演套路,同时兼具内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