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华夏之根”打造文化新标识(组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运城古称河东,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运城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隔黄河相望。
运城是“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史称“盐务专城”、“盐运之城”。运城是“中原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三个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叠加的地级市,是“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中部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
运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现存古迹200余处,文物景点160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一位)。有元代壁画宝库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唐开元蒲津渡大铁牛,华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山原始森林及中华宰相第一村等。聚集文化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在这里,孕育了春秋商人猗顿,思想家张仪,三国名将关羽,隋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通,唐代名将薛仁贵,八仙之一吕洞宾,文学家柳宗元、王勃、王维、王之涣,戏剧家关汉卿,史学家司马光,清代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等一大批文武俊秀;
在这里,五千年的文明留下了8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90处国保文物,57处省保文物,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城是山西唯一一个没有煤炭资源的地市,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推进转型发展进程中,市委、市政府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通过梳理整合,实现了文化资源大聚集,进而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运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古中国”、新运城建设,着力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文化旅游产业扩张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抓大规划、抓大项目、抓大产业、抓大活动,通过企业带产业、产业带行业,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5年1月15日至16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国史学研究会、运城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运城与“古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
社会、文化、哲学、科技、旅游等领域的50多位专家学者,以多维视角透视“古中国”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着运城与“古中国”的关系,探究其文化基因中蕴含的现代文明元素,挖掘其当代价值。
循着中华文明主根脉起源、成长、发展的脉络,与会专家学者寻访了中条横亘、双龙天合、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众多遗址。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为,运城是华夏民族的成长摇篮,“根祖”文化是运城最鲜明的特征,最早的三大帝王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形成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67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0处,保留着具有“古中国”标识的众多历史遗存。
“古中国”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即所谓“天下之中”,就是指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先秦史研究专家王雪樵认为,运城有大量的尧文化遗存,是帝尧活动的中心区域,故典籍中有记述的最早的“中国”,就是运城境内的蒲坂。“华”与“夏”得名均与运城有关,夏人原本是黄帝族的一支,由西北高原迁来,并在河东崛起。自尧舜禹始,历夏商周,延及秦汉,下至隋唐,河东地区政治地位优越,经济发达,文化荟萃,一直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腹地。
专家学者认为,由“古中国”而“古代中国”再到“现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历史地理概念上的尧舜禹活动的“天下之中”发展为“天下一家”的过程。运城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应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充分依托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全力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古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自2014年8月份开始,运城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和有关职能部门,赴盐湖、永济等地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发现,目前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项目建设力度不大、市场化开发相对滞后、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文化旅游品牌不亮等问题,经过梳理形成《关于促进我市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调研报告。在这次常委会议上,委员们建议:加强宣传引导,高度重视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对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抓住契机,在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基础上,加快“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步伐,使其文化内涵更好地延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集聚,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而今,运城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积极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河东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建成全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文化强市。
近年来,运城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大力推进山西宇达、山西本命年、绛州澄泥砚、翟店彩印包装、鑫瑞华雕塑等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清华清尚创意城规划及招商项目:清华·清尚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占地面积约176亩,投资10亿元,是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集设计策划、电子商务、休闲娱乐、生活购物、演艺会展、艺术培训、SOHO创意生态居住为一体的高档智能文化社区。
空港文化产业园规划及招商项目:运城空港文化产业园以5000亩生态湖景观湿地为基础、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智慧产业为支撑、华夏根祖文化为引领,集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生态宜居、生态商务、总部经济为一体,规划开发面积20余平方公里,景点涵盖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凸显运城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再现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
澄泥砚文化产业园规划及招商项目:绛州澄泥砚文化园是一个集绛州澄泥砚文化交流、艺术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设计上突出“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特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新优雅的生存环境。
翟店包装印刷产业园规划及招商项目:稷山翟店印刷包装文化产业园规划占地2000亩,坚持“高标准设计、高层次规划”,打造“集中制版、分散制箱”的产业集群格局,至“十二五”末,园区印刷包装企业资产总额将突破3亿元,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亿元。
全市文化展示包括运城形象展厅300平方米,宇达集团特装厅100平方米,共400平方米,两厅相连,相互补充,彰显古中国新运城形象,在全省名列前茅。
以古中国、新运城为主题,以河东最早叫中国为核心,通过大面积的图片和光线穿插,呈现出运城独有的文化造型,凭借银色灯带和黄河造型的结合,提升了整个展台的生动性、活泼性、跳跃性。在内容上既展示了运城独特的古中国文化基因、文化平台、文化业态、文化项目,又融入了正在实施的以古中国为标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和蓬勃发展优势企业和文化精品。
全市有28家企业200余种产品参展,文化产品分布在2个展厅和省工美非遗展示馆展出。各类文化精品展示结合企业文化及产品特点进行设计,重点突出企业形象、文化项目和招商意向,在全省也是绝无仅有的。
充分运用文博会信息发布平台,采取项目册发布、信息平台展示、视频展播等方式,着力展示运城文化建设的32个重点招商项目,促进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扩大河东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文博会组织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上,全市共组织5个签约项目,合作意向金额7.18亿元。这些项目涉及5家公司,前期土地、可研、立项基本完成,融资成功即可推进实施,从而加快运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永生 王俊菲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