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军力最强王朝拥有十大名将个个功高震主且大多得善终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历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王朝,无疑是大唐王朝,唐军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上装备最精良的军队,而且大唐王朝优秀的军事将领层出不穷。唐朝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尤其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唐朝将华夏武功发挥到了极至。我们熟知的大唐英雄太多了,但要选大唐最牛十大战神级名将的话,那么,一定是下面这十位。
李靖排第一,几乎是没有任何异议的。纵观整个大唐史或者人类战争史,大唐李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出神入化的顶级战神。他是神一般的人物。
李靖,原名李药师,他是韩擒虎的外甥。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著名的三大功劳:南平吴,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据说武德六年,李靖平定农民起义领袖辅公祏后,唐高祖李渊极口赞叹说:“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李靖!”
中唐名将,郭子仪说第二,也只有李靖敢说第一,号称“再造大唐”。郭子仪一生战功赫赫,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757年,郭子仪收复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洛阳,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这时郭子仪入朝,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慰劳他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
公元763年,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公元765年,郭子仪大破吐蕃,单骑劝退回纥,稳定关中形势。
郭子仪死后,谥号“忠武”,史书称赞他“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薛仁贵在贞观末年投军,一生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传奇故事。
公元682年,永淳元年,阿史德元珍勾结突厥发动叛乱,进犯并州(今山西太原)与云州。大唐名将薛仁贵奉命征讨。
结果突厥人大惊失色,他们以为薛仁贵已经死了。不过当他们看到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时,突厥人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
于是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余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这完全展示了大唐名将的风采。
苏定方,为大唐开拓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领地,居功至伟。苏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乱世中屡建战功。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牙帐。
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
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岁,追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高仙芝,大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据说此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高仙芝一生为大唐开拓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功不可没。不过正当此人达到人生巅峰状态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派往前线,最后遭到小人太监边令诚的挑拨离间,被唐玄宗一刀砍了。
李光弼,契丹人,安史之乱主要平定者。尤其是取得太原之战的胜利,堪称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为后来收复两京奠定了坚实基础。《书》评价其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后来,李光弼遭到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人的陷害,抑郁而终,享年57岁。谥号“武穆”。
徐世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封英国公。
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侯君集以勇武自称,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逐渐被李世民赏识,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有功。随李靖讨平突厥,带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
秦琼,原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后投唐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此人死后也成了门神。不过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但具体杀过哪些敌将,史书却无详细记载。所以,有争议。
当然,大唐的名将还有柴绍、薛万彻、李道宗、契苾何力、哥舒翰、王忠嗣、屈突通、程名振、刘仁轨、娄师德、阿史那·社尔等等。但与上面十位比起来,显然要逊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