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地历史名将大盘点看看有几个你熟悉的面孔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任平原郡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司马。定军山战败时,收集残兵,联合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迅速稳定局势。曹魏建立,拜雍州刺史、射阳亭侯,迁镇西将军(曹真)长史,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屡立战功。正始元年(240年),击退蜀国姜维。后累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嘉平二年(250年),迁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四月,诸葛亮军至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可怕;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诸葛亮果然转进五丈原,诸将皆喜,唯郭淮深以为忧,他说: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若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扫荡人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
司马懿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峙状态。几天后,诸葛亮率军西行,诸将皆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唯郭淮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当晚,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魏军早有防备,击退蜀军。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军中,部将杨仪、姜维率蜀军撤回汉中。
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官至总兵。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崇祯五年(1632年)三月,曹文诏与农民军大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他们的余部纠合另外的农民军洗掠了武安监,占领华亭,又在攻打庄浪。
曹文诏、张嘉谟赶到,农民军屯兵张麻村,明军直压过去,合力打击他们,农民军逃往高山上了。游击将领曹变蛟、冯举、刘成功、平安等人呐喊着冲了上去,农民军又一次败逃。这时王性善与甘肃副将李鸿嗣、参将莫与京等到来,他们一起战斗,斩获了五百二十多个首级。明军乘胜追击,先后在咸宁关、关上镇打败了农民军,追到陇安时,嘉谟和变蛟联合夹攻,又打败了他们。
几千名残余农民军想逃往汉南,被游击将领赵光远阻截,于是从长宁驿逃到了张家川。有一支从清水分出的贼寇力量较强,副将蒋一阳同他们相遇后战败,都司李宫用被捕了。曹文诏于是使用反间计,使其他首领上当,让他们杀死了红军友,然后赶至水落城打败了他们,追到静宁州的时候,贼寇飞奔占领了唐毛山,变蛟率先攻上山头,全歼了这支农民军。
斛律金(488年―567年) ,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人,敕勒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将领。
高祖父倍侯利是敕勒部落首领,祖父幡地斤、父亲大那瑰都于北魏官居高位,屡立战功。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曾被北魏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元象元年(537年),西魏与东魏战于洛阳邙山,东魏不敌,斛律金危急之刻救高欢出重围。武定四年(546年)九月高欢率军围攻西魏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五十余日,士卒战死病死者七万人,被迫退军。
斛律金在玉壁之战大败后,为安慰高欢用鲜卑语唱出《敕勒歌》,军心始稳。隔年高欢临死时,叮嘱高澄一定要信任斛律金。北齐建立后,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加封太师。柔然进攻北齐,斛律金亲自领兵抵御,取得胜利。天统三年(567年)斛律金病卒。
天统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武。其子斛律光亦是北齐名将。因为他在秋天回到洛阳朝见皇帝,直到春天再回到驻守的部落,所以人称雁臣。
许世绪,并州人(今山西盂县人),隋末唐初将领。隋炀帝大业末年,任鹰扬府司马(官名),见天下大乱,隋朝将要灭亡,便向当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建议起兵反隋,建立政权。他说:“今隋朝将要灭亡,天下沸腾,明公身系天下之望,握有五郡之兵,又处在四战之地,若不早为之计,可能很快也要遭到灭顶之灾。如果首建义旗,将会建立帝业,何去何从,早为之计。”李渊因此十分器重许世绪,视为心腹。李渊太原起兵时,任命许世绪为右一府司马。
许世绪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出力不小,唐政权建立后,他任蔡州刺史,由于是开国功臣,唐高祖授予真定郡公的爵位。他的弟弟许洛仁也是唐朝的所谓“元从功臣”,即参加了太原的起兵。官至冠军大将军、行左监门卫将军。唐高宗永徽初年死,赠代州都督。
王彦(1089年-1139年),字子才,河东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人。南宋抗金名将,八字军首领。
靖康之变后,成为河北招抚使张所部下都统制,进入太行山创建八字军,屡破金兵,名振河北。建炎元年(1127年),率领裨将岳飞等强渡黄河,取得新乡大捷。二年,亲赴临安,请求北伐。受到朝中主和派排挤,充任御营平寇统领,称病致仕。四年,成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前军统制,在川陕地区平定叛乱,多次与金国、伪齐作战,屡得胜利。绍兴五年,担任荆南知府。七年,以洪州观察使、邵州知州。
绍兴元年(1131年),王彦先后平定了李忠、桑仲等部入蜀反贼,李忠逃奔刘豫,桑仲被部下所杀。是年冬天,王彦与关师古打败伪齐郭振率领的数千骑兵,活捉郭振,收复秦州。
绍兴三年(1133年),宗弼诸军取川陕。张浚召令王彦、吴玠、刘子羽等会于兴元(今陕西汉中)御敌。二月,诸军攻饶风关,王彦与吴阶大败,将士几乎全军覆没,王彦收残军逃奔达州(今四川达县)。五月,王彦打败刘豫的部将周贵,收复金州,张浚报请授王彦保康军承宣使,兼宣抚司参议,王彦不受。
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王彦改知荆南府,并任归、峡、荆门(今湖北荆门)、公安军安抚使。荆南一带由于战乱,土地荒芜,王彦于此措置屯田。从四川买牛近两千头,让官兵耕种。并造田八百五十顷,改善了军队给养。
张蚝,上党泫氏(今山西高平)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军,与邓羌齐名,并称“万人敌”。张蚝身强力壮又很矫捷,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城墙不论高低,都可翻越而过。初为后赵将领张平的养子,投降前秦之后,先后平定前秦宗室叛乱,攻灭前燕、代国,参与淝水之战。太元九年(385年),迎接长乐公苻丕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被任命侍中、司空,上党郡公。太元十年(386年),升任太尉。
太和四年(369年),苻坚派王猛率军攻打前燕,张蚝当时担任虎牙将军,接受王猛节制。
太和五年(370年)九月,杨安攻打前燕的晋阳(今山西太原),晋阳兵多粮足,久攻不下。王猛留下屯骑校尉苟长戍守壶关,自己带兵帮助杨安攻打晋阳。他们深挖地道,让张蚝率领勇士数百人潜入城中,大声呼喊着冲破关卡,接秦军入城,顺利攻下晋阳。九月初十日,王猛、杨安进入晋阳城,抓获前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前燕上庸王、太傅慕容评惧怕王猛,不敢继续前进,驻扎在潞川。十月初十日,王猛留下将军毛当戍守晋阳,自己进军潞川,与慕容评相对峙。
不久,前秦、前燕两军交战,张蚝与邓羌、徐成等跨上战马,挥舞战矛,奔向前燕军阵。四番出入,旁若无人,杀伤数百人。到中午时分,前燕军大败,被俘获斩首的有五万多人,前秦军乘胜追击,前燕被斩杀和投降的又有十万多人。十一月,前燕皇帝慕容暐被俘,前燕灭亡。
郭崇韬(865年-926年),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用为典谒,能临机应对。李存勖嗣晋王位,对其才干尤为器重,任中门使,参管机要。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复成德镇。三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三年,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70日灭蜀。郭崇韬遇事切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他素疾宦官,因而遭其诬陷,四年正月在蜀被杀。
郭崇韬不仅在军事上有谋略,他还非常喜欢读书。在镇州攻下以后,李存勖派他去验收镇州的府库,有人用珍宝向他行贿,他一概回绝。最后只是买了些书籍而已。他和其他的将领不同,不是贪求财物,而是对书籍感兴趣,因为书中可以学到很多治国之道和军事谋略。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一说今汾阳 , 二说今文水县 )人。北宋时期名将。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皇佑五年(10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于嘉佑元年(10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
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获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皇佑四年(1052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这时狄青上表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他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领数百个外族部落的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军,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跑了。狄青说: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于是在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钤辖陈曙,并召来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随后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敌人的侦察兵回报侬智高,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宋军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
黎明时,狄青领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当时叛军尸体中有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众人说是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告。狄青说: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呢?我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求战功。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 (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王僧辩最初在北魏政权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随父王神念从北朝投奔南朝,出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以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过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等职,又代替柳仲礼为竟陵太守,号雄信将军。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梁大将侯景与梁宗室萧正德勾持。举兵反叛,进攻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湘东王派王憎辩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赴救建康之危。救援军到建康时,京城已陷落,粱武帝亦蒙难而死。援军军资尽为侯景所有,王僧辫与少数几个将领回到湘东王驻地江陵(今江陵县),于是倍道兼行,向西投靠世祖。世祖以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魏建立后,加位右将军,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左光禄大夫裴仁基次子。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西域时,各国大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所创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
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永淳元年(682年),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累赠扬州大都督、太尉,谥号献 。
裴行俭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他工于书法,尤擅草、隶。有文集二十卷,并著有《草字杂体》《选谱》及兵法秘诀四十六条,今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