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新生特刊 看百年山大数风流人物

2023-04-27 22:40分类: 山西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山东大学作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自建校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与时代革新,期间曾几度更名,历经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等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真正肩负起“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伟大使命。

  “她如今的气质里藏着曾走过的路和看过的风景。”你,真的了解山大么?今天,山小文攀沿历史的藤蔓,带着大家感受彼时的山东大学,彼时的山大人。

  清朝末年,国势日微,内忧外患。有识之士,群起呼吁,变法更张,兴办学校,培育人才,救亡图存。1901年1月,清廷宣布实行变法。9月14日,光绪皇帝谕令全国,各省府州县设立学堂。山东大学堂,正是在此背景下,由山东巡抚袁世凯奏请清廷于1901年创办的,是京外第一个官立大学堂。直到1914年停办,山东大学堂先后培养了770多名毕业生;选派赴欧美和日本留学生59人,其中徐镜心、张伯言等多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为辛亥革命的发动起到重要作用。山东大学堂前身可以追溯到美国北长老会创办的登州文会馆。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 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及光绪皇帝的朱批

  徐镜心(1874~1914),山东黄县人,著名民主革命家。1902年入山东大学堂学习。1905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为山东主盟人。武昌起义后,其与丁惟汾等积极响应,策划山东独立,领导山东革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捕入狱,1914年在北京英勇就义。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并进行国葬。

  孔祥柯(1887~1921),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著名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山东参加革命活动,任山东高等学校教务长。1913年当任山东高等学校校长。1915年任山东法政专门学校校长。(编者按:上述三所学校均为山东大学前身)1919年作为民间代表赴巴黎,向“巴黎和会”和中国专使陈述山东人民要求,据理力争,对废除卖国的“二十一条”、维护国家主权、收复青岛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大学堂停办后,山东省高等教育群龙无首,办学层次和质量明显降低。1924年8月,私立青岛大学正式创立,设工科和商科,学制四年,革命活动家罗荣桓、彭明晶等系该校学生。1926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在济南重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公立商业、农业、法政、工业、医学、矿业六所专门学校合并成立。1928年,两所学校均因战乱停办。

  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是随后创办的国立青岛大学的前身,在山东大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季羡林(1911~2009年),字希逋,山东临清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1926年考入省立山东大学附设高中,1929年转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一年。(编者按:两所中学均为省立山东大学附属高中)。

  王寿彭(1875~1929),字次篯,山东潍坊人,清末状元。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次年任省立山东大学校长。擅长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省立山东大学”校牌即其所书。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12年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抗日战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以身殉职。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周恩来分别为其题写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著名教育家杨振声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黄际遇、沈从文、吴伯萧、傅鹰、汤腾汉、曾省等一大批名家在此执教,开启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第一次辉煌。1932年改称国立山东大学。

  梁实秋(1903~1987),浙江余杭人,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30年到国立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梁实秋是中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写有2000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诗人、学者。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致力于新诗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参加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惨遭反动派杀害。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

  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学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931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讲师一生创作结集80多部,是现代成书最多的作家,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

  杨振声(1890~1956),著名现代教育家、作家。 1930年-1932年间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使山大人才荟萃,名流云集,师生勤奋教学、成就蜚然,成为学界仰重的国内知名高等学府。

  罗荣桓(1902~1963),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24年考入私立青岛大学工科。1927年加入中国。参加了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征。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32年9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将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国立山东大学是山东大学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与国立青岛大学共同创造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四川万县,1938年3月停办。学校停办,师生星散。整整八年,学脉中断。日本侵华战争对山东大学造成的损失无法用数字清算。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学校规模空前,雄风重振。五院十五个系,学科齐全。除原在山东大学执教的名家,还新聘请了丁燮林、王统照、杨肇燫、杨向奎、朱树屏、何作霖、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魏一斋等一大批名师大家前来任教,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山大著名学者闻一多。代表作《难民》、《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等,被誉为“世纪诗翁”。

  王淦昌(1907~1986),著名核物理学家。1934~1936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先后发现了中微子和反西格玛负超子,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61~1978年参与我国、氢弹及核武器研制和组织领导,是“863”计划倡导人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恩师。

  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著名作家、编辑家、诗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1935年在青岛与老舍、洪深、吴伯箫、孟超、臧克家等一起创办《避暑录线年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丁观海(1911~1991),著名土木工程学专家。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1935年去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1936年回国,先后在焦作工学院、国立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等地任教。1946年重返国立山东大学任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其子丁肇中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赵太侔(1889~1968),著名戏剧家、教育家。曾参与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务长。1932年-1936年间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1946年再次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解放后任山东大学外文系教授。是建国前山东大学校长任职最长的一位,为山东大学的发展、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齐鲁大学是一所由美国、英国、加拿大基督教会联合创办的私立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64年的登州文会馆。1917年,广文学堂、青州神道学堂与共和医道学堂合并为齐鲁大学。学校下设文理、神、医三个学院,后设农业、无线电、检验护理等专修科。齐鲁大学是著名的教会大学,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北有燕京,南有齐鲁”之称。1952年,齐鲁大学部分文学院并入山东大学。

  顾颉刚(1893~1980),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1939年、1944年两度出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创办《责善》半月刊、编辑《齐大国学季刊》。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1940~1942年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著有《钱宾四先生全集》54卷,1700余万字。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1930~1936年先后在齐鲁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任教。期间创作了《大明湖》、《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多部小说;并与洪深、王统照、臧克家等一起创办《避暑录话》周刊。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朱经农(1887~1951),著名教育家、学者。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28年后任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国公学代校长。1931年任齐鲁大学校长。著有《近代教育思潮》等。

  作为山东大学前身之一的山东工业大学,创建于1949年,其前身是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改称山东工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和水平显著提高。1983年改称山东工业大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12月28日,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工科大学。2000年,山东工业大学并入山东大学,共同组建成新山东大学。

  刘先志(1906~1990),著名工程力学家、教育家。1933年到国立青岛大学做旁听生,学习机械工程学。1934年先后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哥廷根大学数理系学习,1939年获特许工程师学位,1945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曾任山东工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振动力学、传热学、应用数学和机械工程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著有《机械振动学导论》、《刘先志论文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童第周、陆侃如为副校长。学校设文、理、工、农、医五院十八个系,成为山东大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创办《文史哲》,引领学术潮流,开拓海洋学科,彰显办学特色,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学术重镇和高校领头羊。

  1952年,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政治系、艺术系先后调出。1958年10月,学校奉命迁校济南。海洋、水产、地矿三系留在青岛。山东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文革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1970年被一分为三,济南、曲阜和泰安。

  1974年恢复原建制,1977年正常招生,教育教学走上正规,学科门类日臻完善,科研能力逐步提升,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

  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现今的新山东大学。

  华岗(1903~1972),中共早期职业革命家、编辑家,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曾团结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吴晗等著名人士开展爱国。1949年被聘为山东大学教授。1951年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岗校长尊重学者,重视教学,重视科研;创办《文史哲》,引领学术潮流;整合学科资源,培育山大特色。被誉为“懂政策、有能力、会办学的好校长”。

  童第周(1902~1979),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1934年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重返山东大学任动物系主任。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一生致力于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生物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杨向奎(1910~2000),著名史学家、物理学家,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1946年到国立山东大学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语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文史哲》首任主编。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史、思想史、历史地理等研究,著述宏富,被誉为一代宗师。与赵俪生等其他七名山大教授同称“八马同槽”,共同铸就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风,促进了山东大学在建国后的辉煌时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进入非常辉煌的时期,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其时也,杨向奎等八位先生共同执教于山东大学,为一时之盛。八大教授以中国古史分期、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重大学术话题开端发皇,因切中时代变迁而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并由此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家风,这不仅为山东大学在史学界赢得了一个重要位置,而且也为山大历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当时的历史系还有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卢振华、徐绪典、孙思白、华山、蒋捷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办了著名学术期刊《文史哲》,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文史见长 ” 的盛誉,享誉海内外。为纪念山东大学这一辉煌时期,在 2011年的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山东大学历史学“八大教授”群雕在山东大学文史楼北面落成。

  潘承洞(1934~1997),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师从著名数学家闵嗣鹤。1961年执教山东大学数学系,历任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1986年11月任山东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造诣深厚,专长于解析数论的研究,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为中外赞誉,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王元、陈景润一起被国际数学界称之为中国数论派的代表。

  孙思白(1913~2002),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史专家。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讲师,历任副教授、系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工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文史哲》编委。1973年调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民国史研究室主任。著有《孙思白史论集》等。

  高兰(1909~1987),原名郭德浩,著名朗诵诗人、作家、学者。1951年转入山东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早年从事诗歌创作,后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诗歌理论的研究工作。著有《李后主评传》、《高兰朗诵诗选》、《朗诵诗新辑》等。抗战时期,高兰通过朗诵诗号召人们起来保卫国土,赶走侵略者,被尊称为“钢铁的喉咙”,是抗战诗歌史上的代表性诗人。在上世纪50年代的山东大学,他则和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高亨合称为“冯陆高萧”五位名教授。

  山东大学自创立起,百余年来始终秉承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一路向前。在山大每个发展时期中,都涌现了众多名人大家,山小文所列仅是其中寥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刻苦钻研、不懈探索,为学术界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山大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成果和精神财富。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致敬 公正廉洁执法先进典型(一)

下一篇:原太原市市长曾任省委秘书长57岁官至副部级他是谁?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